每天資訊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菜單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隋唐》是小時候的回憶,裡面塑造人物形象十分精彩,有大名鼎鼎的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等一大批的英雄人物。《隋唐》裡面最濃重的當屬瓦崗群雄投奔李唐朝廷,輔助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最終奪取天下。故事裡面“牛鼻子老道”,整天穿著一身道袍,拿著一把鵝毛扇子,跟諸葛亮一樣算無遺策,決勝千里之外的本事,關鍵時刻總能想到好辦法,他就是徐茂公。他在瓦崗寨是軍師,跟隨唐太宗也是軍師,天下天平了他還是軍師。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徐茂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也是軍師謀士嗎?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徐茂公原名叫徐世勣,字懋公,可能是同音的原因,到了後來文學藝術渲染就叫徐茂公了。他起先在瓦崗寨效力,魏公李密失敗後面投靠李唐立了大功,被唐高祖李淵賜國姓叫李世勣,唐太宗登基後避諱李世民的名諱,改名李勣。他可不是道長,也不是神機妙算的軍師,而是實打實的戰將,而且他打仗非常勇猛又穩重,唐太宗晚年的時候評價天下三位名將:薛萬徹,李道宗和李勣。李勣的軍事能力在李唐開國功臣裡面屬於頂級的存在,戰功可以說是僅次於唐太宗,李孝恭和戰神李靖的軍事家,和蘇定方薛仁貴不相上下。李勣、蘇定方和薛仁貴三人包括程咬金(程知節)都是唐高宗李治時期一等一的名將,頂樑柱,都是滅敵國的高手。

李勣不僅生前功勳卓著為李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出將入相,封英國公。死後享受陪葬唐太宗昭陵的殊榮,還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李勣出身豪門大族,史載其“家多僮僕,積慄數千鍾”,他父親徐蓋就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救濟他人不分貴賤親疏,他也從父親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從小就有志向。隋煬帝大業末期天下大亂,李勣投奔佔據瓦崗寨的翟讓。因為翟讓是本地人,李勣就勸他說這是你家鄉不要侵擾相親們,收買人心,到富裕的宋、鄭兩州去劫掠過往商旅,翟讓聽取李勣建議,很快就集結一支隊伍。聲勢一大,朝廷就派人來清剿,來的還是名將張須陀帶著兩萬人馬來的。這可把翟讓嚇壞了,準備逃跑,李勣極力勸說,接著排兵佈陣,讓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將隋軍全部殲滅,連主將張須陀都戰死了。

蒲山公李密參與了楊玄感造反,亡命天涯。李勣知道後就和瓦崗寨早期另一位英雄王伯當一起勸說翟讓,說李密是天下英雄,我們奉他為主,收買人心,擴大影響力。於是在大業十三年(617年),李密自稱魏公,大封官爵。李勣被授為右武候大將軍,統領本部。同年,還是隋朝臣子的王世充派兵討伐瓦崗寨,李勣出謀劃策,在洛水兩岸大敗王世充,因功被封為東海郡公。李勣又給李密出主意說拿下黎陽糧倉,可成大事,李密覺得可行。於是讓李勣帶著五千人攻打黎陽糧倉,然後開倉放糧,救濟窮苦百姓,這招果然厲害,十天時間就召集二十多萬人馬。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沒過多久,瓦崗軍就出現內亂,翟讓李密火拼,被李密在宴席上所殺,李勣在混亂中被砍成重傷,幸得王伯當及時制止。李密為穩定人心,派大將單雄信前往撫慰翟讓舊部,將其分別歸屬於李勣、單雄信、王伯當麾下,才沒有釀成大禍。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密被王世充擊敗,率眾投奔唐高祖李淵。李密原先的地盤被李勣接手。李淵當然希望李密把地盤交給新建的李唐,於是李密寫信給李勣說了這事。按理來說李績完全可以把管轄區內的土地人口直接交給唐高祖李淵,這是多大的功勞啊!可李勣沒有這樣做,他跟長史郭孝恪說:我們是魏公的臣子,他現在已經投靠李唐,我不能直接把土地人口直接獻給朝廷,這樣做雖然立功但是太不地道,我不能這樣做,我應該全部登記在冊,轉交給魏公,這樣我盡力臣子本分,功勞也是魏公的,於是派人轉交給李密。李淵聽到李勣只寫信給李密就感覺奇怪,問了使者才知道原委,大讚李勣不忘舊主,不搶救主公勞,實屬純臣。李淵下詔封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又加授右武候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國姓李,“附宗正屬籍”,再賜良田五十頃、上等宅第一所。不久後,李淵命李勣統領河南、山東的軍隊抵抗王世充。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李勣不僅是對舊主和朝廷忠誠,對自己的父親也是非常孝順,河北軍閥竇建德從相州就擊敗淮陽王李神通,一路追擊李神通到黎陽,結果黎陽也被攻陷了,李神通,魏徵,同安公主等人都成為俘虜,李勣的父親,已經被賜國姓的李蓋也在其中。本來李勣已經撤出來了,準備帶著部屬去投奔朝廷,看到自己的父親被俘生怕被竇建德給害了,只能返回來替竇建德辦事。李績又跟郭孝恪商量,準備找機會行刺竇建德。總之想了不少辦法都沒有成功,結果事情敗露了,只能和郭孝恪帶著親隨十幾名騎兵投奔李唐。所幸的是後來李唐擊敗竇建德後,他父親李蓋安然無恙的回來了,李淵非常高興,李勣被授為通漠道重用李蓋。

武德三年開始,李勣跟隨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再敗王世充,擒拿竇建德,徐元朗,杜伏威,尤其是盤踞兗州的徐元朗是他做主將擊殺的。武德六年,朝廷又派李勣協助李孝恭和李靖平定南方的輔公拓,武德八年,在太谷擊敗突厥,將其趕走。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繼位,拜李世勣為幷州都督,原本賜國姓叫李世勣,因避諱李世民的名諱,改名李勣。李勣從投奔李唐以來一直南征北戰,對李唐建立和鞏固政權功不可在貞觀朝打的第一場打仗就是滅東突厥,當年逐鹿中原的沒少被突厥欺負壓榨,現在天下統一,李世民又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該收拾收拾這個突厥老冤家了。於是在貞觀三年聽從代州都督張公瑾的建議,時機成熟,決心攻打突厥。任命李靖為統帥,張公瑾為副,李勣被授為通漠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華州刺史柴紹等名將率領十幾萬人馬,統歸李靖節制,共同攻擊突厥。李靖親率三千精騎連夜突襲定襄,由於來的太突然有如天降神兵,突厥頡利可汗以為是唐軍主力到了,急忙往北撤退到戈壁沙漠邊緣去,導致眾叛親離,不少部落叛逃。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同時李勣從雲中出發在白道大敗突厥,打的突厥大軍逃往鐵山,頡利可汗遣使求和。朝廷已經派外交家唐儉前往突厥進行安撫,這時李勣也跟李靖會師,他跟李靖說:頡利可汗雖敗,兵馬還有不少,要是穿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支援,對我們就更不利了。現在唐朝派唐儉到突厥,頡利可汗肯定放鬆警惕,我們趁機殺過去,然後一戰可成。李靖大喜握著李勣的手說:將軍的計謀如同韓信滅田橫的計策。於是連夜出發,最後將帥齊心協力下,活捉頡利可汗,徹底解決東突厥問題,李勣功不可沒。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勣被改封為英國公,世襲蘄州刺史。朝廷所封的世襲刺殺只是掛名而已,根本不到州郡任職。由於唐太宗讓自己的九皇子晉王李治,在貞觀七年的時候遙領幷州都督,李勣是大都督府長史,所以實際是李勣在處理幷州事務,這一干就是十六年,頗為稱職,深得唐太宗讚許。到了貞觀十五年底,朝廷將李勣調回朝廷讓兵部尚書,尚未赴任就遇到薛延陀部聯合回紇、靺鞨等部攻擊已經歸附朝廷的東突厥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退到朔州,並向朝廷告急。唐太宗任命李勣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軍聯合其他將領援助東突厥,最後戰勝薛延陀,得勝還朝後,唐太宗因功封李勣一子為縣公。

到了貞觀十七年,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唐太宗和李勣、長孫無忌、房玄齡等重臣商議立晉王李治為儲君。朝廷改授李勣為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李勣本來就是李治遙領幷州大都督府長史,如今又在太子府管事,這是唐太宗有意安排李勣輔佐太子,對其非常信任。同年,唐太宗追憶當年跟隨高祖和自己打天下的那幫出生入死,為大唐做出功傑出貢獻的臣兄弟們,建立凌煙閣,李勣位列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三位。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御駕親征高句麗,李勣隨軍出征。雖然此戰沒有滅高句麗,但是給於高句麗不小打擊,還朝後論功行賞,唐太宗封李勣一個兒子為郡公。貞觀二十年,大將執失思力打破薛延陀多彌可汗,薛延陀內部大亂,唐太宗趁機收拾薛延陀,派李勣進行安撫,招降不少部落。薛延陀還在搖擺不定,李勣趁機襲擊薛延陀,斬殺五千級,俘獲男女三萬餘口。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重,突然調李勣為疊州都督,李勣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冷靜一分析,連家都不回,直接風塵僕僕的奔赴疊州赴任。這就是唐太宗高超的帝王心術,唐太宗在病榻上跟太子李治說:李勣是個大才,雖然一直是你的長史,但是你對他無恩,我貶他為疊州都督,他要是不肯去,我替你處理好他。他要是去了,就明白我的意思,將來你登基後再提拔重用他,他會對你死心塌地,成為你的股肱之臣。果然李治即位當月,召他入朝拜洛州刺史。接著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書門下,參與執掌機要事務。同年,冊拜為尚書左僕射。李勣此時出將入相,成為高宗朝重臣。李勣覺得自己責任太重了,跟高宗申請免除自己的尚書僕射職位,李治不同意,跟李勣說,我還要重用你呢,李治還任命他開府儀同三司執掌政事。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李治對李勣的重用信任還不止這點,到了永徽四年(653年),李勣還被冊拜為司空。李治命令為他畫像,還親自為畫像作序。李治又下詔,特許李勣乘小馬出入三省,每日由一名小官奉命迎送。李治從各個方面都做到對李勣無微不至的恩寵。李治對李勣的榮寵在兩年後的永徽六年的“廢王立武”事件中得到回報。李治想廢王皇后,立武則天,又怕朝堂反對。於是召集李勣、于志寧、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顧命大臣來商量,李勣不想捲進去就拖病不去,褚遂良以王皇后無錯不能無辜被廢為理由明確反對。高宗想快速解決這事,就暗中派人問李勣說:褚遂良是託孤重臣,他極力反對,我到底要怎麼辦。李勣說:這是天子家事,何必過問外人。等使者回復高宗後,大喜過望。因為高宗廢王立武是一種政治較量,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是代表關隴貴族和世家門閥,對李治有很大的掣肘,李治想掌權就必須要鬥贏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門閥。李勣的態度代表著軍功集團的態度,他起碼是支援高宗的,最少不反對。這讓李治下定決心,以雷霆手段奪回大權。李勣在這次事件中對李治和武則天來說是雪中送炭,以後高宗和武則天對他尊敬有佳。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李勣在高宗朝立的第一次大功就是滅高句麗,這是從隋煬帝到唐太宗以來一直困擾的問題,到了高宗一朝徹底降服,將高句麗版圖直接歸納到大唐。這是李勣真正的獨自掛帥,高宗任命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名將契苾何力和薛仁貴等名將。以前的大總管都是皇室成員擔任,像唐太宗,李孝恭等人才有資格擔任的,李勣任大總管是高宗對他的五比信任和對他軍事才能的認可。

總章二年(669年),一代名將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歲。李治聞訊後為之悲哭,下令輟朝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到下葬當日,李治親臨未央宮故城,登上宮樓為他送葬,望著靈車痛哭。太子李弘跟隨李治送葬,悲痛到極點,使隨從都深受感動。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舊城西北,所築的墳依西漢名將衛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建築,以此表彰李勣擊敗突厥、薛延陀的豐功偉績,唐初得到相同待遇的,只有戰神李靖。

雖然後來在光宅元年(684年)受他孫子徐敬業反武則天,恢復李唐江山起兵反武失敗的影響,被武則天奪了爵位,掘墓砍棺,恢復本姓徐。過了兩年武則天念其功勞,又跟馬周,許敬宗等重臣一樣陪葬高宗陵寢。等到神龍政變,中宗李顯復位後又起墳改葬。上元元年(760年),李勣成為武成王廟中配享的十位歷代名將之一,他和李靖同為武廟十哲。到了唐德宗時期評定前代功臣,李勣等二十四位功臣被評為第一等。到了北宋徽宗時期為歷代武將立廟,李勣又位列七十二功臣。

徐茂公的原型不是軍師,而是一員統帥型的名將,他人生軌跡如何

縱觀李勣一生,立下赫赫戰功,為李唐江山立下不世之功。早先投奔翟讓的時候頗有妙計,為李密效力的時候也多有謀略,投奔大唐之後甚至得到高祖李淵賜國姓的殊榮,給唐太宗也出了不少主意,滅突厥的給李靖也出了關鍵性的謀略。文學作品裡面把他刻畫成神機妙算的軍師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不僅是統兵打仗的將軍,還是個深通韜略的軍事家,更是一個智商極高的政治家。李唐王朝統一過程中的時候從北方打到江南,太宗時期又兩擊薛延陀,高宗朝滅了高句麗。一生都在征戰,出將入相。生前深得三位帝王信任和敬重,入凌煙閣,死後陪葬太宗和高宗陵寢的殊榮,歷代武廟都有他的一席之地,後人將他跟李靖尊稱為雙李,李勣不管生前身後都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