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菜單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苻堅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見機。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勸以勿伐晉耳。不然,以堅之強,而欲取晉,夫又何難之有!

苻堅乃前秦第三位國君,在很多人心目中,他都是一個反面皇帝,後人從他身上學到的成語非常多,比如: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垂韁之義等。

其實大家對他有誤解,苻堅誅殺暴君,基本將中國北方統一,提倡學習漢文化,促進文化與民族融合,平定西域,興修水利等。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苻堅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戰役就是洛澗之戰和淝水之戰,乃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戰役,特點以少勝多、以強勝弱。

最終結果不用多說,前秦敗北,從此秦土分崩,北方又陷入到分裂的局面。

《資治通鑑》記載:“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於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當時苻堅帶領97萬軍隊出征進攻東晉,不到一個月抵達河南項城,而涼州軍隊當時才到咸陽一帶,苻融前鋒營已經到達潁口,前後千里遠。

除此之外還有兩路軍隊,他們分別在東西兩路,東路從幽州和翼州出發,西路從蜀、漢出發,人馬眾多,順著江流而下。

前秦軍隊非常分散,各個地方都有軍隊,戰線極長,上面說到除苻堅親自帶領的一支軍隊外,其他軍隊速度非常慢,尤其西路,毫無作戰積極性。

如此一來,前線只有苻堅弟弟苻融那25萬軍隊投入到戰鬥中,他首先將壽縣攻破,擒住守將,後又派出5萬大軍駐紮到洛河一帶,為阻止東晉援兵支援。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東晉當時派出的主帥是謝玄,此人乃東晉丞相謝安的親戚,此次出戰一共帶領8萬大軍抗拒外敵。

除謝玄外還有5000水軍,由胡彬當領隊,帶領士兵們沿著淮河來支援壽縣。

只可惜派出的水軍還未抵達目的地,壽縣就已經被苻融攻下,所以這5000士兵只好在禹王山旁暫時駐紮。

謝玄一共有8萬人馬,而漯河一帶阻擋援兵的軍隊只有5萬人馬,雖然人多勢眾,但謝玄還是很畏懼他們,所以便在距離他們25裡的地方暫時按兵不動。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01洛澗之戰

大戰一觸即發,苻融將對方派出請求支援的使者擒住,他認為東晉已經失去抗衡能力,所以便產生輕敵的想法。

隨後苻融派人向苻堅彙報,稱敵軍已經彈盡糧絕,支撐不了多久,苻堅得知後將大部隊脫離,帶著8000騎兵趕來壽縣與弟弟會合。

苻堅認為此戰必勝,輕敵之心愈加強烈,他又派原來東晉一位守將勸謝玄投降,但他看錯人了,這位守將雖然是個俘虜,但他非常愛國,乃烈士也。

守將不僅在襄陽城堅守一年之久,他母親也曾修建城牆抵禦外敵,全乃忠誠之人。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所以苻堅派他去勸謝玄投降,可以說他不僅昏了頭腦,還屬於放虎歸山。

守將對前秦內部情況瞭解得非常清楚,他見到謝玄後就將情況全部告知,還出主意讓謝玄出兵,稱苻堅百萬大軍還未集結,先打他個措手不及。

謝玄聽後認為言之有理,便派人帶領5000軍隊攻打前秦50000大軍,其實不難看出,謝玄沒有很大把握能取勝,只是用這5000士兵當煙霧彈,打探一下虛實。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02淝水之戰

此次領兵之人名叫劉牢之,歷史中一位赫赫有名的名將,為人足智多謀,性格深沉剛毅,帶領的5000士兵也很出名,乃“北府兵”,所以勝算很大。

劉牢之果然不負眾望,深夜帶領士兵們偷襲,以少勝多打敗前秦50000大軍,並將對方將領斬殺。

此次戰役東晉軍隊跟前秦軍隊兵力對比為1比10,後來淝水之戰則1比3。3,一個為一打十,一個為一打三。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洛澗之戰後東晉大軍士氣高漲,前秦軍隊則氣勢削弱,後來東晉士兵分為兩路向西方進攻,駐紮在東淝河一帶。

前秦士兵從壽縣退出,駐紮在東淝河一帶,隨之大戰一觸即發。

謝玄提議讓自方軍隊向後撤離,等東晉軍隊進軍到東淝河後再出兵,苻堅認為此計可行,便下令撤退。

士兵們不明所以,聽到東晉降將大喊“秦軍敗了”後引起極大恐慌,此時謝玄下令渡河進攻,可軍隊士兵已經內亂,最終結果可想而知,晉軍大獲全勝。

苻堅因淝水之戰被嘲諷千年,帶領氐族崛起的領袖,究竟失敗在哪?

其實淝水之戰並非有百萬大軍,粗略計算大概只有30萬人左右,再加上洛澗之戰時前秦軍隊受到重創,所以真正參戰之人並沒有很多。

苻堅失敗的原因有兩點,一為輕敵,二為對降將過於信任和仁慈,雖然苻堅在歷史上名聲不好,但他也為國家作出了諸多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