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菜單

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編者薦語:

范進,不管他中舉還是不中,都是當時科舉考試下讀書人的一個典型縮影。

以下文章來源於大王和小王的美麗語文 ,作者大王和小王

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大王和小王的美麗語文

Hi,這裡是大王和小王的語文世界,大王和小王分別在蘭州和上海當語文老師。他們是一對父女。這裡將記錄這對父女在教學、讀書寫作、行走中的點滴。

說范進是“考神”,因為他參加了二十多次的過關性考試,但一直拿不到“秀才”的資格證書;54歲那年,周進主持考試,周學道三讀范進的考卷,給了范進的文章極高的評價:“……天地間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當年正好是鄉試年,范進很順利地中了舉,接下來也是一次考試就中了進士。不得不說,范進的秀才證書考得真是難上加難,而中舉、中進士又似乎太容易了。

周學道說范進的文章是“天地間之至文”,稱得上“一字一珠”。那麼,范進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如果說有,為何考到54歲才取得秀才資格?如果說沒有,為何能一次性地透過鄉試、會試,中舉、中進士?

從書中的情節看,范進並無真才實學。

我們來看第四回的一段情節——

去了一時,只聽得吩咐道:“且放在那裡。”回來又入席坐下,說了失陪,向張靜齋道:“張世兄,你是做過官的,這件事正該商之於你,就是斷牛肉的話。方才有幾個教親,共備了五十斤牛肉,請出一位老師夫來求我,說是要斷盡了,他們就沒有飯吃,求我略鬆寬些,叫做‘瞞上不瞞下’,送五十斤牛肉在這裡與我。卻是受得受不得?”張靜齋道:“老世叔,這句話斷斷使不得的了。你我做官的人,只知有皇上,那知有教親?想起洪武年間,劉老先生……”湯知縣道:“那個劉老先生?”靜齋道:“諱基的了。他是洪武三年開科的進士,‘天下有道’三句中的第五名。”范進插口道:“想是第三名?”靜齋道:“是第五名,那墨卷是弟讀過的。後來入了翰林,洪武私行到他家,就如‘雪夜訪普’的一般。恰好江南張王送了他一罈小菜,當面開啟看,都是些瓜子金。洪武聖上惱了,說道:‘他以為天下事都靠著你們書生!’到第二日,把劉老先生貶為青田縣知縣,又用毒藥擺死了。這個如何了得!”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這段情節的背景是,朝廷下令嚴禁屠宰耕牛。這導致高要縣(回民聚居區)從事宰牛職業的人的生計成了問題,高要縣的回民送了五十斤牛肉來走動湯知縣,讓其網開一面。湯知縣就此問題向曾經做過知縣的張靜齋討教,張靜齋以“你我做官的人,只知有皇上,那知有教親”為由,認為絕對不可答應回民百姓的請託。這段情節的亮點是張靜齋在答話中用了劉基的典故,而正是透過張靜齋、范進、湯知縣談劉基這一典故,我們看到了這三人的無知,聽到了張靜齋、范進的信口胡說。

人教版《儒林外史》對“劉基”和“洪武三年”作了註釋——

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從註釋中我們瞭解到,劉基是元統元年(1333)中的進士,洪武三年(1370)封為誠意伯。“洪武三年”只有鄉試,會試始於洪武四年。

另外,劉基在明代聲名顯赫,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

張靜齋、范進、湯知縣生活在明朝中期,但他們好像對大名鼎鼎的劉基其人比較陌生。湯知縣對劉基一無所知,“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張靜齋一本正經地講述著他杜撰的劉基的故事,范進煞有介事地更正著劉基中進士的名次;江南吳王張士誠早在明朝建立前一年就兵敗自殺了。張靜齋、范進的強不知以為知,充分暴露出他們的無知。張靜齋、范進、湯知縣在當時算得上高階知識分子了,但遺憾的是,他們連本朝大名人劉基都不知道,這就是當時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

第四回,范進不知道明初詩文大家劉基;第七回,作者還告訴我們,范進不知道宋代有個大文豪叫蘇軾,詳情見《吳敬梓先生的冷笑話》。

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說,范進其人並無真才實學。

特別提醒:人教版《儒林外史》除了正文下的註釋詳盡,每隔四回的《閱讀規劃進度及自我測評》設計得好!思考、演繹、辯論,設計得都挺有意思。這是《儒林外史》其他版本不具備的優點。下面是前四回的內容,一看便知。

名著研讀|"考神"范進到底有無真才實學

轉自《語文報·九年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