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菜單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18世紀末期,英國政府派遣馬戛爾尼使團訪問大清,卻因雙方利益未達成一致而宣告出使失敗。可即便如此,馬戛爾尼使團中的一位畫家成員,卻畫了一幅描繪北京城盛景的油畫,令當時高傲的英國人大為震驚。英國貴族們如何也不會相信,在世界上居然有比倫敦更偉大的城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畫家所帶回的畫作又描繪了哪一場景?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公元1767年時,在英國一個名為坎特美斯頓的小城之內,有一位不平凡的男孩降生了,他的父親便為其取名為威廉·亞歷山大。亞力山大的父母,是一家造馬車作坊的工匠,雖然家庭收入微薄,但是他們卻沒有忽視對兒子的教育。亞歷山大從小就開始學習繪畫,並在該領域展現出了非同常人的天賦。至其15歲時,亞歷山大就背上自己的畫板遠離家鄉,前往倫敦深造,僅用了2年的時間,他便被英國最有名的皇家美術學院錄取,並在此汲取大量的專業知識,於7年之後畢業。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1788年,亞歷山大便有幸成為了卡斯卡特使團的隨行畫家,成為了英國第一位來訪清國的畫家,同時也令其對清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隔8年之後,隨著馬戛爾尼使團的出使,亞歷山大再次來到清國,並透過自己的畫筆,將一路之上親眼所見的風景全部描繪出來。回國後的10年之間,亞歷山大一直致力於舉辦各種油畫展覽,而在這16次畫展之中就有13次與清國相關。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馬戛爾尼使團出使清國事件,突出了英國對當時清國市場的重視。在18世紀末期,隨著英國資本主義不斷擴張,促使英國國王不得不尋找一個更加有潛力的市場,而作為神秘東方古國的清國,正是一個最佳的目標。馬戛爾尼使團出使清國的名義是為乾隆皇帝祝壽,可是在整個使團成員之中,有近700人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如哲學家、畫家、裁縫、樂師、翻譯、機械專家等等,“刺探情報”的目的,簡直昭然若揭。

馬戛爾尼使團的使命雖以失敗告終,但是此次出訪清國,也令使團中的英國人見識到了清國獨有的魅力。他們一路訪問當時清國的各個城市,並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將其列為機密帶回國內。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亞歷山大堪稱是不虛此行,因為在一路之上,他看到了自己一生都未能想象過的風景。於是,亞歷山大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要用畫筆描繪一幅清國的“眾生相”。在亞歷山大的筆下,不僅有清國的萬里長城、江南風光,而且還有官員百姓的生活狀態。不過最令當時英國人震驚的,還是一幅描繪北京城外城景象的畫作。

畫作之中的整體部分為一座堅固雄偉的城池,青灰色的城牆堅實厚重,並且連綿不絕的將內部整體圍繞起來。在城牆之外,一座石橋架在護城河之上,岸邊與河中都有百姓在匆匆忙碌,似乎是在為生活而奔波。尤為顯眼的是城池內的幾座高樓,其本身高聳巍峨,具有清國古代特色建築風情,令觀賞者不得不感嘆其設計之巧妙。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英國號稱“當時最偉大的帝國”,早在17世紀初,英國便在北美地區建立了大片的殖民地,並以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左右整個歐洲的形勢。至18世紀60年代後,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開始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度,令國力迅速崛起,穩居世界第一的地位。

作為英國的首都,如今的倫敦已經是一座集金融貿易、政治文化、科技傳媒等領域優勢的世界級大城市。在18世紀時,倫敦同樣也是一座工業化的先進城市,無論是佔地面積、人口數量、城市面貌、公共設施,都是歐洲各國城市的標杆,也是英國人心中的自豪與驕傲。

可是當英國人看到亞歷山大油畫中的城市後,便立刻被畫中的盛景而折服,他們不敢相信在世界上還有超過倫敦的城市。甚至英國貴族們還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後在馬戛爾尼多名使團成員的佐證之下,他們才不得不相信這個令其難以接受的事實。此時肯定有讀者會好奇,令英國人難以置信圖中盛景,究竟是描繪了北京城哪一處景象呢?據後來的專家稱,亞歷山大所描繪的景色,正是北京城外城城牆的正門——永定門。

威廉曾畫一幅京城油畫,英國人看罷說:清朝還有比倫敦大的城市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正門中最大的一座,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其兩側分別是左安門和右安門,為北京城南部最重要的通衢要道。永定門始建於嘉靖32年,寓意“永遠安定”,城樓制式為重簷歇山三滴水樓閣結構,由灰筒瓦覆頂,通寬24米,通進深10。5米,樓連臺通高26米,是當時北京城的標誌性地段。

威廉·亞歷山大的畫作,對於後世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雖然其內容不如現代照相技術一般精準無二,可是它們卻生動反映了當時外國人視角下的清國,屬於兩大文明之間交匯的重要產物,能為現代的歷史研究領域提供諸多重要的資料。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