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成梁撤六堡,是有意成全努爾哈赤,還是被努爾哈赤的威勢所迫?

菜單

李成梁撤六堡,是有意成全努爾哈赤,還是被努爾哈赤的威勢所迫?

事實證明,有了這三十道敕書和這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努爾哈赤很快崛起,他以十三副鎧甲、部眾三十人起兵,四下殺伐,逐漸吞併了其他建州部落。

李成梁撤六堡,是有意成全努爾哈赤,還是被努爾哈赤的威勢所迫?

有意思的是,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努爾哈赤在古勒山(今遼寧新賓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一帶大敗“九部聯軍”(“九部聯軍”是指由海西女真的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四部及蒙古科爾沁、錫伯、卦勒察三部,以及長白山珠舍裡、訥殷二部號聯合起來的九部軍隊),明朝為嘉獎努爾哈赤穩定邊疆有功,竟封他為“龍虎將軍”。

由此,努爾哈赤的野心更大了,他的下一步,是吞併女真其他各部。

當時的女真共有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東海女真)。

建州女真生活在牡丹江、綏芬河流域和長白山北部一帶,分為建州五部(哲陳部、渾河部、蘇克素護部、董鄂部、完顏部)和長白山三部(朱舍裡、訥殷、鴨綠江)。

海西女真東連建洲、西鄰蒙古,南到遼寧開原,北至松花江一帶,分為扈倫四部(哈達部、葉赫部、烏拉部、輝發部)。

野人女真(東海女真)在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庫頁島一帶,屬於邊遠貧困地區,分為窩集、瓦爾喀、庫爾哈三部。

努爾哈赤為了吞併上述女真,前後用了整整三十六年時間。

這期間,遼東總兵李成梁被彈劾下課,遼東無可勝任之人,“十年之間更易八帥,邊備益弛”。而且自從萬曆二十年(1592年)年抗倭援朝戰爭爆發,遼東大軍的主力一撥接一撥發往朝鮮戰場,斷斷續續地打了差不多七年仗,明朝政府實在沒有太多精力理會努爾哈赤。

應該說,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努爾哈赤對大明還是表現得相當忠誠的。

比如,他得到了龍虎將軍的封號,二話不說,馬上率部入京朝貢謝主隆恩。

當時有很多人認定,努爾哈赤是大明最忠誠不過的馬仔,他忙忙碌碌的這些年,是在替朝廷管理混亂的遼東。

而努爾哈赤利用這次難得的進京機會,還大大地秀了一把:一臉赤誠地向朝廷申請入朝鮮驅殺倭寇“情願揀選精兵,待嚴冬冰合,即便渡江,徵殺倭奴,報效皇朝”(語見《李朝實錄》)。

當然,說是努爾哈赤純粹是在表忠心也不妥當。

要知道,入朝作戰又何嘗不是他、乃至整個女真族人所向往的事呢?

在當時,富裕的朝鮮對於苦寒的建州來說,簡直就是一個美妙的天堂,女真人本來在朝鮮北部佔了一些地盤,後來卻被一路往北趕,現在如果能以抗倭援朝的藉口捲土重來,飽掠一番是肯定的,說不定還有機會裂土封王呢。退一步說,若“朝鮮即被倭寇侵奪,日後必犯我建州”(《李朝實錄》),對女真也存在很大的威脅。

所以說,努爾哈赤這個提議如果能透過,以後的歷史發展可能又是另一個樣子。

可是萬曆斷然拒絕了。

也許他覺得,努爾哈赤插手朝鮮,局勢只會更亂:一旦戰敗,不但朝鮮混亂,遼東也將更難以控制,日本對大明的威脅也會增加。而一旦戰爭勝利,先不說努爾哈赤會不會到處掠奪物資,首先他會在中、朝、日三國建立起極高的聲望,朝鮮對其臣服,女真和朝鮮相互間就會失去牽制作用,不利於大明政府對這兩地的控制。

而從朝鮮方面來說,他們也覺得“若許韃子徵倭,則天朝兵馬多少,朝鮮兵強弱,山川險易,無不詳知,所關非細,決難聽從” (《李朝實錄》),對女真極其排斥,不歡迎他們的援助。

不管怎麼樣,努爾哈赤的意圖泡湯了,他能做的,就是繼續自己的吞併大業。

努爾哈赤回到遼東,對海西女真扈倫哈達、葉赫、烏拉、輝發四部展開攻勢,先弱後強,徵撫並用,逐個吞併。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攻滅了哈達,其部在遼東聲勢日隆,漸有尾大不掉之勢。

而明朝經過七年的抗倭援朝,元氣大傷,無力遙控遼東局勢,蒙古也在這節骨眼上趁火打劫,進犯遼東,李成梁的長子遼東總兵李如松就在與蒙古人的作戰中中伏身亡。

沒辦法,只好又請李成梁出山。

從萬曆十九年(1591年)下課,到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老頭子離開遼東已足足十年,這番歸來,已經物是人非,時勢變易,該如何開展工作呢?

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主動放棄孤山新堡、寬甸堡、新甸堡、大甸堡、永甸堡、長甸堡等六堡。

六堡位於今天遼寧鳳城以東鴨綠江以北地區,明人稱其“南捍衛所,東控朝鮮,西屏遼瀋,北拒強胡,蓋全遼屹屹之巨防,國家永永之大利也”,正是他早年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扼制女真的戰略要地。

現在努爾哈赤的勢力正日益膨脹,你說你要撤出六堡,這到底是怎麼啦?

居住在六堡的很多人不願意搬。

李成梁給出的官方解釋是:寬甸懸邊外,岌岌難守,是個是非之地,必須放棄。

的確,此時的遼東,也已經不是彼時了,建州女真部在努爾哈赤的領導下日益強大,已是各部畏服,難以撼動。而反觀遼東明軍,兵力疲弱,根本無力維持邊境安全。為了降低戍邊的成本,李成梁只得忍痛割愛,改變策略,轉攻為守,放棄寬甸一帶,將當地居民遷入內地,目的一為堅壁清野,二是闢出一片利於攻防的緩衝區,遏制女真的入侵。

百姓還是想不通,不肯搬。

什麼?不願意搬?軍令如山,不搬者格殺勿論。

於是,房舍器物被焚燒燬壞者不計其數,堡民哭聲震天,被驅殺者比比皆是。所謂 “燒人房屋,剽掠人財物生畜,自是驅逼人民,渡江潛避,而溺死者千餘人,飢凍死者萬餘人,餘皆流離殍死,不知處所”。

最終,滾滾人流拖兒挈女在一片血海和淚眼中緩緩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