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菜單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在舊道德、舊禮教封建時代,大家還是很看重血脈的,兩家都會不待見這樣一位身份尷尬之人。但從結果上看,曹操既利用了曹家“漢相國參之後”的歷史聲望和曹騰歷侍漢室四君的影響力,又慧眼識珠、把夏侯本家的一眾猛將提拔起來。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常理來說,過繼出去的孩子,不應該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這種狀態嗎?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曹操身上雖然有太多缺點,但他的識人用人能力真的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不管是曹姓、夏侯姓的本家猛將,還是以“五子良將”為首的外姓武將,亦或者是曹操的五大謀士都是令群雄諸侯驚羨的存在。

曹家的勢力和聲望以及夏侯家的武將二選一,曹操選擇全都要。

《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記載:

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徵拜議郎。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世人眼中本該上演的兩家狗血劇,在曹操這裡並不存在。甚至曹家、夏侯兩家都成為了曹操的身份背書和政治籌碼,助力曹操霸業初成。

家族身份您別當是小事兒,袁紹袁術都是一方霸主,沒有處理好家族身份問題也成為了他們敗亡的緣由之一。或者做個假設,漢室宗親劉皇叔突然有一天碰到一個什麼家族說,你不是漢室宗親,你是我家過繼過去的,他的政治影響力會打多大的折扣?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精講三國志之1,曹家勢力和夏侯血脈之間的抉擇

我們從《三國志》的記載中得知,曹操走的是舉孝廉這種內部推薦當官的制度,所以曹家還是給曹操崛起鋪墊了一條相對輕鬆的道路。不管是洛陽北部尉、頓丘令、議郎都能看到他背後曹家勢力的影子。

曹魏霸業初成,不管是鎮守西部的夏侯淵還是吞眼力戰的夏侯惇,這樣的夏侯族人都成為了曹操的左膀右臂。看看袁家,一直在內鬥。再看看劉備家,能打的幾乎全是外姓人。雄踞江南的孫權家,也是不管地發生自家人內鬥。

他們都是一家人啊,曹家、夏侯家可是兩家人。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