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這位將士,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張良,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菜單

古代這位將士,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張良,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中國古代王朝的開國之君,以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二人對功臣殺性最重,張良身賦高才,為漢高祖爭奪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本應是“兔死狗烹”的“標竿”,但事實上他是得了善終的。

古代這位將士,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張良,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漢朝建立後,“狀貌如婦人好女”的張良身體一直柔弱,雖多次獻計安定漢初的江山,但多數時間置身於核心權力之外,後來修習辟穀之術,不問政事,得以善終。

張良(?-公元前186年),字子房。張良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是劉邦得以爭奪天下的基石。張良祖上是韓國貴族,他二十餘歲時,韓國為秦所滅,遂傾盡家財,得一力士,於公元前218年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始皇震怒,號令天下“大索十日”,張良這才改名換姓,在下邳(今江蘇境內)“潛伏”下來。

古代這位將士,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張良,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張良作為中國古代最為傑出的政治家之一,在興漢一事上可說居功至偉。劉邦入關滅秦之際,張良諫之“今不下宛,宛從後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避免了腹背受敵的境況;建議劉邦以重寶引誘秦將,在納降秦將後,建議劉邦襲擊降將部,確保了勝利果實;在直擊咸陽後,張良勸劉邦不入秦宮,“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

古代這位將士,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張良,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

漢朝初立時劉邦封賞功臣,但張良從未帶兵征戰過,因此沒有戰功,劉邦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這就是張良張子房的功勞。讓他自己從齊國挑3萬戶作封地。”張良說,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於是封張良為留侯。

而張良並沒有因為這樣沾沾自喜,張良的祖父與父親做過韓國五朝的宰相,他的目標就是行刺秦始皇,在秦末起義裡,他最開始的目標是支援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