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雄踞亞歐大陸。卻陷入窘境:大明真的"很差錢"

菜單

雄踞亞歐大陸。卻陷入窘境:大明真的"很差錢"

文|郭曄旻

拜美洲 白銀 所賜,整個歐洲(尤其是西班牙)儼然一個吃得腦滿腸肥的暴發戶。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雄踞亞歐大陸東部的大明王朝,卻正在陷入“很差錢(白銀)”的窘境。

隆慶元年( 1567),明廷宣佈:“令買賣貨物值銀一錢以上者銀錢兼使,一錢以下者止許用錢。國朝制錢及先代舊錢,每八文折銀一分,不許任意低昂。” 這標誌著原來嚴禁交易的銀兩正式獲得了明朝法定貨幣的地位。只不過,不同於紙幣(“ 寶鈔 ”)理論上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的情況,市場上白銀數量的多寡取決於銀礦的儲量(及開採量),而中國恰恰是一個銀礦貧乏的國家!

表面上看, 明代 中國的銀礦似乎不少。湖廣、貴州、河南、陝西、浙江、福建、四川、雲南等多個布政司(行省)都有分佈。可惜按照 宋應星 在《天工開物》裡的記載,在其中,浙江、福建的銀礦,有些在大明開國時就已關閉,至於江西的銀礦,乾脆就是“有坑從未開”。至於河南、四川、甘肅等地的礦山雖然也稱為“美礦”,但儲量不豐,“生氣有限”,“合八省所生,不敵雲南之半。”“故開礦煎銀,唯滇中可永行也。凡雲南銀礦,楚雄、永昌、 大理 為最盛。曲靖、姚安次之,鎮沅又次之。”

雄踞亞歐大陸。卻陷入窘境:大明真的"很差錢"

《波龍銀礦圖》

既然如此,雲南的銀礦產量又如何呢?比起新大陸上的 波託西 銀礦,實在可以用“少得可憐”來形容。據記載,天順四年(1460)雲南省的白銀產量為十萬多兩,這個數字已經佔到了全國全部銀產課額(十八萬兩)的二分之一強。十八萬兩是什麼概念?依照明代的度量衡制度,十六兩為一斤,一斤摺合現代596克,十八萬兩也就是區區6。7噸。幅員廣闊的大明帝國,全國的年產銀量,今天用一輛 東風 廂式卡車就可以全部載走了。

之所以會如此,儲量是一方面,煉銀技術是另一方面。從秦漢以後,古代中國就一直沿用從鉛中或用鉛提取銀的“灰吹法”。這種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鉛易於被氧化成氧化鉛以及氧化鉛可被排出或被爐灰吸收的性質,將金銀從鉛中提煉出來。其出銀率不能與“汞齊化法”相比。按照陸容在《菽園雜記》的記載,一籮筐礦石重二十五斤,得銀在三四錢至二三兩之間,也就是說最高也才1。2%左右。

更加雪上結霜的是,長期開採導致銀礦儲量趨於枯竭,而採銀的成本卻在飆升。比如浙江東部的一個銀礦,永樂時期(1403—1424)年產7萬7千多兩,到了弘治年間(1488—1505),年產量已經驟降到1萬兩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