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菜單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完璧歸趙”的故事

“和氏獻璧”見於《韓非子·和氏》,“完璧歸趙”則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而廣為人知。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楚國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塊璞(未經雕琢的玉石),先後獻給楚厲王、武王,結果都被鑑定為普通石頭。

於是,卞和因欺君之罪,被施以刖刑(先後被砍掉左右腳)。

楚文王繼位後,卞和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眼淚哭幹而出血。

文王獲知後便命人剖開其璞,發現是一塊稀世寶玉,便加以雕琢,命名為“和氏璧”,做為國寶。

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和氏璧到了趙國。

秦昭襄王時,提出以15座城交換和氏璧。趙弱秦強,趙國不情願但也不敢怠慢,便派藺相如奉璧使秦。

藺相如獻寶時,發現秦昭襄王有詐,憑著大智大勇,使和氏璧完好迴歸趙國。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卞和三獻玉璞、藺相如“完璧歸趙”,使得稀世寶玉和氏璧蘊含了忠信仁義等道德意義,更為人看重。

當時群雄爭霸,風雲變幻,有傳聞稱“得和氏璧者得天下”,於是它成為天下共知之寶。

但和氏璧後來還是被秦國佔有。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秦始皇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

秦王嬴政時,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隨、和之寶”是當時著名的兩件寶物,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

嬴政(後來的秦始皇)以和氏璧為材料製成皇帝之璽。

同時,命令書法家、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刻在皇帝之璽上,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御璽信憑。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含義是:我順受天命當了皇帝,國運永久昌盛。

從而,秦始皇的這枚御璽成為皇權的象徵、國家最高權力的憑證,成為歷朝追捧、爭奪的神物。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傳國玉璽顛沛流離的命運

此後,圍繞這枚御璽,出現了眾多說法,散見於正史、野史中,莫衷一是。

我經過認真梳理,發現它的命運軌跡比較多的說法如下。

第一階段:“傳國璽”受到歷代的瘋狂追捧,輾轉相承。

秦始皇的御璽傳至三世子嬰時,秦朝已搖搖欲墜。

劉邦攻破秦都咸陽,子嬰被迫獻上玉璽,秦亡。

《漢書元后傳》中記載:“漢高祖入咸陽至霸上,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其璽,世世傳受,號日漢傳國璽。”

這是“傳國璽”一詞最早出現於史冊。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傳國璽”在漢朝繼續代代相傳。

《漢書元后傳》中記載,西漢末年,皇帝劉嬰僅兩歲,“傳國璽”由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時,派北陽侯王舜進宮索要“傳國璽”。

太后怒斥之,並將璽“投之地”。國璽被摔缺一角,後來就用黃金鑲補。從而也就有了“金鑲玉”一說。

王莽敗亡,“傳國璽”先後在更始帝劉玄、赤眉軍、劉盆子手中輾轉,終被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得。

東漢末期,天下大亂,“傳國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

兩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傳國璽”在各政權國主手中頻繁輾轉。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隋滅陳後,“傳國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上,投奔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率軍討伐突厥。蕭太后隨“傳國璽”歸唐。

唐末,“傳國璽”先後被朱溫、李存勖佔有並稱帝建國。

後來,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與皇族集體自焚,“傳國璽”從此失蹤,鮮見於史料尤其是正史中。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第二階段:“傳國璽”的傳聞及贗品時而出現。

“傳國璽”在後唐末期湮沒於世間,但它在此後數隱數現。

正如《遼史》記載:“傳國寶,秦始皇作┅┅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

而且,據說元朝統一天下時,權相伯顏將蒙元所收繳的各國曆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璽”也難保遭此不測。

直至明清、民國時期,時有“傳國璽”現身,鼓譟一時。

但這些最終都被認定是附會、仿造之贗品。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秦始皇“傳國玉璽”的存疑及考證

圍繞著秦始皇“傳國玉璽”的身世和命運軌跡,說法紛紜,撲朔迷離,成為千古謎案。

存疑一:秦始皇是用和氏璧製成國璽嗎?

北魏崔浩的注《漢紀》之作《漢紀音義》曰:“傳國璽,是和氏璧作之。”

五代時前蜀的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載:

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這其中“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的描寫,是現世古代文獻資料中,罕有的對和氏璧外部顏色的具體描述。

《隋書·志第六·禮儀六》明確談到玉璽為白玉所制:

又有傳國璽,白玉為之,方四寸,螭獸鈕,上交五蟠螭。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但是,《晉書輿服志》、唐初徐令信《玉璽正錄》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加之《宋書·禮志五》、《遼史》等,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

上世紀20年代,中國近現代地質學奠基人之一章鴻釗先生在其劃時代的學術鉅著《石雅》中,第一次應用近代自然科學方法研究。

他根據杜光庭《錄異記》中和氏璧雕刻傳國玉璽“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的記載,即和氏璧的色變特徵,提出可能性的八種材質:月光石、拉長石、綠松石、蛋白石、碧玉、軟玉、藍田玉或者瑪瑙。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這八種材質,都具備顏色隨視覺角度不同而發生改變的特徵,而且這種變化是白與碧之間的轉換。

也即,這八種材質中必然存在白和碧兩種顏色的個體。

因而,章鴻釗先生認可和氏璧的兩種特徵:一是白與碧的外觀顏色,二是白與碧色會隨視覺角度不同而發生改變。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另有人根據多種史籍中記載可知“和氏璧出自楚國山中”。

楚國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湖南、湖北、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陝西的部分地方。

那麼符合出產地條件的準和氏璧,只有獨山玉、拉長石、綠松石和荊楚瑪瑙。

但是,這些材質與和氏璧及秦始皇傳國玉璽的相關描述並不相符。

可見,自古至今,對和氏璧及秦始皇傳國玉璽的顏色及材質,說法不一,尚無定論。

另外,有人根據和氏璧的大小規格,認為將它雕琢為御璽不可能。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許多史書記載,玉璽是個長寬四寸的立方體。

如三國韋昭在《吳書》中記載:

(孫)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

這個四寸,無論是按秦朝還是三國的標準,都超過9釐米。而和氏璧的“璧”當是中間有洞的圓環。

以圓環的玉璧雕琢出一個9釐米見方的玉璽,是難以想像的事情。

因而,秦始皇用和氏璧製成國璽的說法尚需考證。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存疑二:秦始皇制了幾個國璽?

一說兩枚。

據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遊,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

國不可無璽,於是秦始皇命玉工用藍田玉製作了一枚傳國璽。

八年後,秦始皇巡遊,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

於是,第一枚“傳國玉璽”復歸。

唐初學者徐令信的《玉璽正錄》中說:秦始皇取藍田玉刻成御璽,李斯書小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迴文排列;另制一枚御璽,上隱起為盤龍文,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方四寸鈕五龍盤。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另一說有多枚。

東漢應劭、衛宏、蔡邕等人所著的有關漢朝廷官制禮儀的書籍如《漢官儀》、《漢官舊儀》、《獨斷》等,都說漢代所用的璽有六方:皇帝信璽、皇帝之璽、皇帝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

東漢末的《漢獻帝起居注》中也記載“皇帝六璽”。

晉朝時,虞喜的《志林》中把“傳國璽”和“皇帝六璽”合在一起,稱“七璽傳國璽者,乃漢高祖所佩秦皇帝璽,世世傳受,號曰傳國璽。”

《宋史》中記載:“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秦始皇用和氏之玉造了多個璽,傳至西漢還是西漢劉邦並未得到秦始皇的國璽?

根據史料及考古發現,首先可以肯定,秦始皇時已開始實行印璽制。

秦時,設定有符節令及丞,屬少府,掌管璽及虎符、竹符及授節等事。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目前考古發現的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是南越王趙佗(曾為秦始皇時期將軍)在稱帝野心膨脹的情況下,自制的“文帝行璽”。

這枚璽更多承襲秦印的規制,例如用龍作為鈕,而且有田字格或日字格等特點。

它與之前發現的“皇后玉璽”玉印、“皇帝信璽”封泥,共同印證了史書所記載的秦漢實行的印璽制。

所以,秦始皇用和氏之玉造了多個國璽(即組璽),從理論上說也並非不可能。

後世遍索秦始皇國璽不得。國不可無璽,只有自制國璽,這已是史實。

而且在漢朝時就已有多種場合應用的數枚國璽:

“皇帝行璽賜諸侯王書,信璽發兵徵大臣,天子行璽外國事,天子之璽事天地鬼神。”

所以,假設西漢劉邦並未得到秦始皇國璽,那麼自制“皇帝六璽”也在情理之中。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存疑三:秦始皇國璽的印文

據說秦始皇國璽上刻有李斯的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魏本紀》、《吳書》、徐令信的《玉璽正錄》、《遼史》等中都有同樣記載。

但是,《漢官儀》、《皇甫世紀》中記載“漢傳國玉璽”字跡為“受命於天既壽且康”。

晉朝虞喜的《志林》中則說:

漢官傳國,文曰‘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且康’、“永昌”二字為錯,未知兩家何者為得……吳時無能刻玉,故天子以金為璽。璽雖以金,於文不異。

也即,劉邦所受之“傳國玉璽”與秦始皇國璽的字跡有差異。

另外,《隋書·志第六·禮儀六》記載:

又有傳國璽┅┅隱起鳥篆書。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凡八字。

可見,對秦始皇國璽上的印文內容,說法很多。

和氏璧、秦始皇傳國玉璽:已不在江湖,但江湖流傳著各種傳說

僅從以上三點就可以看出,自秦始皇制國璽時起,就已有了諸多疑點。

那麼,其後所謂的“傳國璽”,不可盲信,值得謹慎考證。

所以,本文結合正史、野史、傳說演義,綜上所述,至此可以歸納總結:

其一,史料及傳聞中所說的秦始皇國璽,幾乎都是後世未見過其真容的人的記述,甚至是秦始皇之後幾百上千年的記述,顯然是口耳相傳,難免以訛傳訛。

其二,秦始皇用玉製作皇帝璽,是可信的。至於是用和氏壁還是藍田玉或者其它材質所制,以及製作數量,尚有存疑。

其三,秦始皇的皇帝璽是否傳至西漢劉邦,乃至後世,存有更大的歷史疑點。後世出現的所謂“傳國璽”,必須謹慎考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