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菜單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鹿鼎記中,江湖勢力無論正邪,都不敢大聲說話。少林寺乖乖聽話俯首稱臣,神龍教不敢叫板遠遁海外。大清的鐵桶江山裡,可以說是再無以前的快意江湖。這時候的六大門派倒也不是不存在了,只不過再無哪一個門派能在江湖上肆意舞刀弄劍。快意恩仇的江湖旗幟被清廷鷹爪子一把扯個粉碎,這就是江湖的斷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下面一起聊一聊。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江湖不會消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江湖會變,沒有了張三丰痛打元兵,也沒有了少林武林大會,江湖就沒有了味道。在鹿鼎記中仍有江湖好漢,卻是少的可憐。英雄似乎更多存在於說書人的嘴裡,韋小寶長到十一二歲,才在偶然中遇到茅十八這樣的現實英雄,心中頓時無比敬仰。

麗春院是匯聚三教九流的地方,最具江湖氣息,但是生活在這裡的韋小寶所見的頂多也就幾個毛賊或鹽梟,都算不上英雄。儘管茅十八武功一般般,在這時候的江湖上卻也算得上鳳毛麟角。茅十八是一個獨行俠,少見也就罷了。而想要見到成群結隊的江湖俠客,也幾乎是不可能。丐幫算是人很多的門派了,可是學術達人査繼佐在聽到吳六奇說到丐幫時,竟然一臉迷茫,不知丐幫為何物。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再看一點。五臺山清涼寺的主持是由少林十八羅漢之一擔任,這一聽就很奇怪。不過,這並非少林寺強悍到能把手伸到五臺山,而是因為這是朝廷指派的。對於這樣的安排,清涼寺沒有異言,少林寺也是無話可說,只有遵命而行。既然清涼寺主持能被朝廷隨意指派,那麼少林寺主持的人事任免權多半也由朝廷牢牢掌控。少林寺如此,那麼武當峨眉等自然也不能例外。門派扛把子都不能自主選舉,可見江湖勢力在朝廷面前已經是軟趴趴。

鹿鼎記中也有一些厲害的江湖人物。海大富海公公是崆峒派的高手,他卻成了順治皇帝最為忠實的狗奴才。一劍飆血馮錫範是崑崙派頂級劍客,他雖然不是清廷鷹犬,卻是鄭成功的小隊長。這兩人所代表的並不是一小部分,而是江湖的冰山一角。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江湖上的絕頂高手也不能自立,只能選擇依附於一方有軍權的勢力。遼東的金頂門,其弟子多半被吳三桂收編,還有一部分則投奔了神龍教。至於江湖上風頭早就蓋過丐幫的天地會,其背後大老闆正是灣灣鄭氏。

凡此種種,都是江湖衰微的具體表現。江湖與廟堂之間只有一道門,門一開,廟堂就可以對江湖吆五喝六。那麼江湖勢力為何會衰微至此呢?原來的桀驁不馴就不能再回來了嗎?有一種說法,認為此時的江湖之所以會突然衰敗,就怪袁承志帶著一批中原豪傑去了南洋。有沒有道理呢?

袁承志帶著一批江湖精英退出江湖,確實會減弱江湖的勢力,但是遠遠不到影響江湖雄起的程度。那批江湖精英的離開估計會把華山抽空,但是對於少林武當是沒有任何影響的。而武當和少林一直都是江湖上的中流砥柱。既然不怪袁承志,那麼就只能說是時代不一樣了,大勢所趨。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明朝末年,農民起義比較猛,窮人都去當兵了,想必這會極大地影響丐幫的生意,生源嚴重不足。丐幫是底層,他們都人才儲備匱乏了,那麼更高階的少林武當能肯定也吃不飽。這時候,天下大亂,各門各派面臨的不僅是青黃不接,也是生死存亡。窮人去當兵,“六大門派”也會變成窮人,然後會流向兵營。也正是這種情況下,各大門派也只能找各自的靠山金主去了。畢竟不是誰都能像袁承志那樣有人送一個海外小島,出海關門過日子。

隨著清兵入關,天下一統,本來各大門派的腰桿子可以再次硬起來,但是清廷很會玩,他們不允許各門派再獨立自主搞生意,而是選擇了控股。像少林寺那樣曾經的武林泰斗,最終成了皇家的外包“綠營軍”,康熙隨便一道聖旨就能讓韋小寶帶著少林十八羅漢去清涼寺公幹,少林方丈也只能乖乖配合。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按理說清廷也是韃子,跟蒙元差不多,為何元朝之時能有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而清朝只能看見八旗兵跑馬圈地呢?這應該是因為蒙元太笨蛋,他們對漢人欺壓太嚴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就造成江湖勢力的迅猛發展,因為行俠仗義的地方太多了。而清朝卻是吸取教訓,一手拿鞭子,一手捧孔孟,這樣就使得民心漸漸穩定,尤其是到了康熙朝,基本上已經是大局已定。

看到這樣的情況,陳近南也是感慨無限,以後反清復明越來越難了,因為民心思安,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在經歷戰亂後不願意再折騰了。而清廷韃子貌似也沒有特別兇殘,在其治下不僅能活著,還能活得有些滋潤。你看麗春院火爆的生意就知道了,江南富足之地已經早就恢復了生機。這也就給江湖所留的空間越來越小。像茅十八這樣的人被關進監獄裡,普通百姓可能都會拍手叫好。

鹿鼎記:江湖斷層,六大門派服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清廷不失時機地馴服了江湖,此後的江湖也不再是以前的江湖。金庸寫武俠,第一部《書劍》寫的是清朝乾隆年間,之後就開始往前朝寫,寫到明朝,寫到元朝,寫到南宋,寫到北宋。為什麼不寫到民國去呢?或許他也是覺得之前的江湖才過癮,才更能快意恩仇。設想一下,你剛一拔劍,就有一堆警察圍過來了,這哪裡還能快意江湖?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堅持原創,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