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菜單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東晉忠臣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文/馬學民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崔諒、史曜、陳淮可補吏部郎,詔書可爾。此三人皆眾論所稱,諒尤質止,少華可以敦教。雖大化未可倉卒,風尚所勸為益者多,臣以為宜先用諒,謹隨事以聞。晉侍仲卞壼書。”

去過陝西省西安碑林的人只要留心都能看到這幅現存於西安碑林的一行書壁碑,他是東晉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的卞壼唯一現存書法真跡,《淳化閣法帖》卷三有其草書一帖,六行,五十六字。此碑可為無價之寶。

卞壼不僅是一位書法大家,更是一位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卞壼宗祠位於菏澤市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劉廟社群卞莊村,為菏澤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院內立有《晉代碑記》一處,《三賢故里》一處,清代山東撫提部院常務處、花涓三品衛在任、候補道、特授曹州府知府毓賢,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張花園社群人張星吉等纂額撰文的碑記一處。

德莫大於忠孝,而事莫大於殺身。蓋身者父母之遺體,不可以不愛焉,惟於君父之難,則死之。此所以為忠與孝也。於此,猶愛其身,則非為鉅子之道也。晉卞壼之沒王事也,其子眕、盱皆死焉。壺死於其職宜矣。

眕獨不愛其生哉?誠以父既殞沒,而已不可以自全也,故必捐生以赴之。夫豈知白刃之足畏哉?誠孝之激使然也。於是,父死於前,子死於後。父為君以殺身,既無愧於為臣。子為父而殞命,復不愧於為子,忠孝之道兼全具美。宜其顯膺寵贈,以垂譽於無窮也。

此身本自賴君親,臨難如何可愛身?

縱使糜驅鋒刃下,高風猶得重彝倫。

父將一死報君恩,二子臨戎忍自存?

慷慨相隨同日盡,千秋忠孝表清門。

以上是明成祖寫的東晉尚書令卞壼詩並序。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卞壼(kǔn)(281年-328年),字望之,濟陰冤句(今山東菏澤開發區丹陽街道辦事處劉廟社群卞莊)人。東晉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累事三朝,兩度為尚書令。以禮法自居,意圖糾正當世,並不畏強權。後在蘇峻之亂期間率兵奮力抵抗蘇峻,最終戰死。後追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貞”。

卞壼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卞統曾任琅邪內史,父親卞粹兄弟六人,“並登宰府”,世稱“卞氏六龍”。卞壼成年時已有名譽,得司兗二州和齊王司馬冏辟命,但卞壼都不應命。後父親卞粹被長沙王司馬乂所殺,卞壼回鄉。懷帝永嘉年間,卞壼出任著作郎,並承襲父親成陽公的爵位。後來徵東將軍周馥請卞壼為從事中郎,但不應命。及後於永嘉五年(311年)發生永嘉之亂,都城洛陽被前趙所攻破,晉懷帝被擄,卞壼於是投靠時任徐州刺史的妻兄裴盾。裴盾於是讓卞壼代理廣陵相。

建武二年(公元318年),司馬睿在建鄴建立基地,召卞壼為從事中郎,委以官員選拔之責,深受寵信。後出任東中郎將司馬紹(即後來的晉明帝)的長史。後因繼母死而離職服喪。及後當成為晉王世子的司馬紹的老師。東晉建立後,任太子中庶子,後轉散騎常侍,侍講東宮。後又先後擔任太子詹事、御史中丞等職。卞壼前後居師佐之位,盡匡輔之節,頗為王公大臣敬畏。

太寧元年(323年),明帝即位,升為吏部尚書。次年(324年),王敦意圖奪位而再次起兵,但因病重而交由兄長王含等人領軍,卞壼加中軍將軍防備王敦軍。及後叛亂平定,卞壼因功封建興縣公,不久遷任領軍將軍。

太寧三年(325年),明帝病重,卞壼與司徒王導、車騎將軍郗鑑、丹楊尹溫嶠、護軍將軍庾亮及領軍將軍陸曄一同遺詔輔助太子,任顧命大臣,並任右將軍,加給事中、尚書令。成帝登位後,他與庾亮共掌機要。

卞壼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維護朝廷綱紀不遺餘力。在成帝即位舉行登基大典那天,元老重臣王導竟以病缺席。卞壼在朝廷上嚴肅地說:“王公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殯,嗣皇未立,寧是人臣辭疾之時!”王導聽說後連忙帶病趕來。皇太后臨朝,卞壼與庚亮值班宮中,共參機要。朝廷下令召南陽樂漠為郡中丞,潁川庾怡為廷尉評。但二人都強調父命,拒不赴任。卞壼當即奏稟太后,其中提到:“如此則先聖之言廢,王教之訓塞,君臣之道散,上下之化替矣。樂廣(謨之父)以平夷稱,庾珉(怡之父)以忠篤顯,受寵聖世,身非已有,況及後世而可專哉!”由於卞壼的奏章很有說服力,因而朝議一致贊成。樂謨、庾怡不得已,只好走馬上任。此後,凡朝廷有命,不得以私害公,不得以任何藉口推延,遂形成了一條永久性的制度。當時,王導與庚亮不和,庚亮掌權,王導就稱疾不上朝。一次王導不上朝,卻私下為車騎將軍郗鑑送行。卞壼得知,毫不顧忌王導的權勢和情面,上奏導“虧法從私,無大臣之節”;御史中丞鍾雅翫忽職守,不按王典辦事,二人應該一塊免官。雖然皇帝將奏章壓下,未予處理,但已引起朝野震肅。

卞壼兢兢業業勤於吏事,以匡風正俗為已任,不肯隨波逐流。有人說他:“卿恆無閒泰,常如含瓦石,不亦勞乎?”他說:“諸君以道德恢宏、風流相尚,執鄙吝者非壼而誰!”由此可見他為國事任勞任怨的博大胸懷。當時貴族子弟多以放浪形骸、清淡不倦的王澄、謝鯤等人為曠達,壼卻認為這些人“悖禮傷教,罪莫斯甚,中朝傾覆,實由於此。”此言大有見地,可謂入木三分。

卞壼後來面部受傷,多次要求辭職。咸和二年(327年)改拜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同時庾亮認為蘇峻屯兵歷陽,最終都會生禍亂,言:“大將蘇峻,素有狼子野心,將來一定會作亂,如果現在不削弱其權力,多年後必不可治,這是漢晁錯勸景帝早削七國兵權的原因。”建議朝廷召蘇峻任大司馬,以收籠絡之效,並藉機釋其兵權。朝廷諸官皆無異議。卞壼固爭以為不可,對庾亮說蘇峻現擁有重兵,且離京邑較近,這樣做將必定激發蘇峻提前叛亂,危及朝廷,應慢慢削其兵權。可庾亮不聽卞壼所言,最終決定要實行。卞壼知道這次此舉必定失敗,更向時任平南將軍的溫嶠表示擔心。司馬任臺亦勸卞壼準備良馬作不時之需,但卞壼笑看回答說:“真到那時,要馬何用?”不久庾亮正式徵召蘇峻,蘇峻於是聯合祖約以討庾亮為名起兵。卞壼便復任尚書令、右將軍、領右衛將軍。次年,蘇峻進軍到東陵口,卞壼再被任命為都督大桁東諸軍事、假節,加領軍將軍、給事中。卞壼後率領郭默和趙胤等在西陵與蘇峻軍大戰,為蘇峻破城而入。卞壼於是撤退,並歸遇符節謝罪。及後蘇峻攻青溪,卞壼又與諸軍抵抗,但仍戰敗,更被蘇峻火燒宮寺。在戰鬥中, 卞壼背瘡未合,但胸懷報國之心,身先士卒,英勇殺敵,終因不支,壯烈殉國,時年四十八歲。其二子卞眕、卞盱,見父殉國,相隨殺入敵軍,亦力戰而死。咸和四年(329年),蘇峻之亂平定,經朝議追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榮銜,諡號“忠貞”,祀以太牢。贈子眕散騎侍郎,盱奉軍都尉。時人讚道:“父死於君,子死於父,忠孝之道,萃於一門。”明成祖朱棣也賦詩稱讚:“父將一死報君恩,二子臨戎忍自存。慨慷相隨同日盡,千古忠孝表清門。”

他抨擊“好色”風氣

卞壼祖上是當官的,祖父卞統曾任琅琊內史,相當於市級幹部。父親卞粹兄弟六人,都在中央做過官,世稱“卞氏六龍”。“八王之亂”時,卞壼可能覺察到危機,婉拒了幾個王的任命,隱居在家。

司馬睿到江南後,任他為從事中郎,這個官職是選拔官員的,可見司馬睿對他的信任。

在風流名士盛行的兩晉,他並不合群:名士談老莊,崇虛無,狂放不羈,生活奢華;他尊儒家,辦實事,為官廉潔,一生簡樸。

阮孚就嘲笑他:你整天地忙工作,嘴裡經常咬著石頭瓦片,不是太辛苦了嗎?

卞壼答:你們都是以風流瀟灑自居,這種在你們眼中卑下的事,我卞壼不做,誰來做?

當時社會上瀰漫著肆意放浪的氣息,荒淫的潮流衝破了男女大防的堤壩,“好色”成了一種時尚。

石崇曾經把沉香屑撒在床上,讓一個個小妾、歌女在床上走,足跡比較輕的,賞賜珍珠;足跡重的,就命令她們少吃,強迫減肥。凡是達到他要求的,才帶出來給客人們表演。

“偷窺”成了樂趣。狂放之士到朋友家裡不打招呼,直接闖到老婆、小妾閨房裡,和她們緊挨著,評點身材和臉蛋,或者坐在一起喝酒。有時,害羞的女人不好意思,嚇得到處躲,男人們像玩捉迷藏的遊戲一樣,把家裡都找個遍,然後拖出來,幾個男人圍著觀看。

貴族們各自帶著小妾舞女參加聚會,喝花酒聽淫曲。喝多了都脫光衣服,當眾交歡,互相欣賞。

卞壼公開批評:這些行為都違背禮教,違背道德。西晉之所以滅亡,就是這個原因。

他主張剎一剎這種社會風氣,王導和庚亮都拒絕。對這種“俗不可耐”的人,主流社會敬而遠之,當他是個怪物。

反對庾亮徵蘇峻入朝

司馬紹為太子時,他就擔任過秘書,兩人私交相當好。司馬紹即位後,升他為吏部尚書。明帝病重時,卞壼與司馬羕、王導、郗鑑、溫嶠、庾亮等都是顧命大臣。

他為人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成帝即位舉行登基大典那天,王導心情很差,因為明帝把司馬羕排在第一位,就請了病假。

卞壼在朝中指責說:王公是社稷之臣嗎?皇帝的靈柩還停在朝堂上,太子還沒有繼位,現在是人臣以病推託的時候嗎?

王導趕緊坐車來參加典禮。

庾亮徵召蘇峻時,對卞壼說:蘇峻素有狼子野心,就好像西漢的吳楚七國,遲早要反。再過一段時間,他的勢力更強大了。所以當年晁錯勸漢景帝要削藩啊。

但卞壼同樣反對,說:蘇峻手握重兵,離建康又近。你這樣做,一定激怒他,會提前叛亂,你應當再考慮考慮,慢慢削他兵權。

庾亮不聽。

隨著蘇峻軍迫近建康,有人勸他準備良馬,已防萬一。卞壼回答說: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要馬又有什麼用呢?

他和兩個兒子都戰死

蘇峻到達城東覆舟山時,中央軍拼死抵抗,但被流民軍打得大敗,死傷千人。蘇峻軍又趁風放火,頓時濃煙沖天,朝廷的衙門官府都燒成了一片瓦礫。

卞壼急在心裡,再次衝入叛軍中,還是無法擊退敵人進攻。他的背上剛長了瘡,還沒有癒合。為了激勵士氣,他死戰不退,力殺數人。最終力氣不支,被亂軍殺死。時年48歲。

他的兩個兒子卞眕、卞盱,見父親戰死,悲痛之極,也跟著衝入敵軍,全部戰死。

事後,卞壼的夫人裴氏抱著父子三人的屍體失聲痛哭,說:父親是忠臣,兒子是孝子,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蘇峻之亂平定後,經朝議,追贈卞壼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榮譽,諡號“忠貞”。

卞壼死後,葬於冶城,現在的朝天宮西邊。到了413年,晉安帝時,有盜墓者挖開了卞壼的墓,開啟棺木,準備偷走陪葬品,一看卞壼的面色如同還活著,還長出了指甲,延展到背部。

盜墓者嚇得逃跑,但墓遭到毀壞。晉安帝派人重修了卞壼墓。

朝天宮有他的墓碑

此後,歷代帝王都多次重修,還建了忠貞亭,修卞公祠。到了宋代,“忠貞亭”改名為“忠孝亭”,意思就是父為忠臣、子為孝子。

卞公墓具體地址在哪裡,已經無從得知,大致就在朝天宮附近。如今只剩下墓碑。

在朝天宮西邊廣場的入口處,有一個文物標誌碑“卞壼墓碣”(墓碣即墓碑),上面寫著“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下面落款的時間為1982年。 反面註明,這裡有塊墓碑,是宋代建康知府葉清臣刻制的,寫了碑文。

這只是一個標識牌,真正的碑在哪裡呢?

再往北走,就會發現一座亭子,裡面有塊墓碑,上面的字已經模樣不清,依稀寫著“有晉父子忠孝卞公之墓”,這是清代道光年間、兩江總督陶澍立的卞壼墓碑。

在朝天宮內的一個花壇裡,還有一塊“卞壼墓碣”,這才是真正宋代葉清臣制的碑。由於它實在太珍貴,平日並不對遊客開放。

如今的朝天宮一帶曾有卞公祠。傳說到了明代,朱元璋覺得朝天宮旁邊有墓、祠不吉利,想全部遷走。晚上做了個夢,一個白衣女人指著他罵:難道你就容不了忠孝之人的七尺墳墓?

傳說這個女人就是卞壼的夫人。朱元璋聽大臣講述卞壼的故事後就不再遷移。朱棣感於卞壼父子的“忠孝”,就在祠堂附近特意鑿了一口“忠孝井”。

朝天宮西側的廣場就是原來的卞公祠,廣場上有個小亭子,亭子裡有座井,就是“忠孝井”。已經荒廢,用鐵絲網覆蓋保護起來了。

附件:

重修卞忠貞公父子祠碑記

東晉迄今千三百有餘年,人之嘖嘖於卞忠貞公父子者,雖婦人、孺子未嘗不欷歔流涕而不能已,於以嘆節我之,感人深忠孝之流澤遠也。況誼屬桑梓者也。

祠創建於前明萬曆年間,郡人戶部主政何公應瑞紀其事,迨國朝康熙中,州守楊公文乾重修祠宇。道光中郡守王公廷睿踵而修之,迄今50餘年矣,廟貌漫漶,門垣頃汜,同治十三年,其裔孫克和、鴻 等族人醵金重修神祠二門。郡守趙公新額之曰:“世篤忠貞至光緒十三年垣牆照壁次第繕治,工既竣,適餘讀禮家居倩,記其事。”

嗚呼,忠貞公之芳烈,邑垂載之詳矣。茲不具論,獨思其成仁取義視死如歸,非浩然之氣養於中者,有素不能然也,曠觀歷代史冊全 保 子,臣不可屈指計所謂大節,無愧者有幾人哉?廣夏細旃之,上雍容諷詠,人人自謂:熊羆不二心之臣,一旦逆賊犯闕,大駕蒙塵,而向所謂:熊羆不二心之臣者,乃奔走駭汗慄聲嘶,俯伏草間以求旦夕活平居之,自命者何如?而大節凌夷一至於是也。兩晉士大夫以放遠為高,王謝風流舉 趨之若鶩,而執鄙吝者,獨卞忠貞公一人,當其遇事切直辭色不少,假彼揮塵尾,尚清談之輩,未嘗不目而非笑之也。而青溪柵之役,孤軍無援,猶復古哉,手刃十數人,捐軀以報天子,而公二子亦奮膺大呼,喋血罵賊,以從公於地下。

嗚呼,一門之內忠兩全,真史冊中不可多見者。與迄今 石頭訪遺蹟未嘗不涙瀌而, 陵發為指而皆為烈也,吾曹為公湯沐鄉風俗多質而少,文草莽之大,往往重,然諾好義輕生而士之通仕者,又皆以 道相慕悅,故立朝多蹇直,不為時輩喜,蓋執鄙容之風,曠千餘年如一日也,吾人讀聖賢書,夢朝廷知遇,一命之榮皆得以自效,幸而海宇晏同,富殫竭赤城為民為國報答涓埃。非循循供職而已,一有不幸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必克完大節,而此心始安,而此身乃可,立於天地之間,古人云: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卞忠貞公父子者殆無愧邑。與詩曰:“高山仰止,景行景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山東撫提部院常務處、花涓三品衛在任、候補道、特授曹州府知府毓賢

欽加同知衛、特授曹州府教授蘆樂煥

菏澤縣儒學正堂 李佑戌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張星興吉

辛茂科舉人、誥授中憲大夫、名軍機章經、工部主事曹垣纂額

大清光緒十九年八月上浣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作者簡介:

馬學民,大學學歷,曾任中共菏澤市開發區工委機關報《今日開發區報》總編,山東省散文學會、菏澤市作家協會、菏澤市民俗學會、菏澤市儒學研究會會員。2012年主持編寫《丹陽志》,著有《春華秋實》《菏澤開發區史話》,主修10卷本《開濮曹徐馬氏族譜》,參與編寫《曹州國考名士集傳》《曹州文壇集傳》《曹州知名將士集傳》《菏澤開發區社群概覽》《百村記憶》《菏澤市開發區志》等十多部。作品入選《膠東散文十二家·馬學民卷》。2021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未了副刊簽約作家”、首屆“青未了散文獎”獲得者。

「青未了」卞壼:三代皇帝倚重 父子三人戰死

壹點號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