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菜單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大家好,我是駿馳。

前段時間有藏友去參觀天津博物館,其中一件器物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官方是這樣描述的:

瓶高18。5釐米,口徑5。2釐米,底徑2。5釐米,腹徑11釐米。盤口,單頸,雙腹相連,連線處有兩個環形系。肩左右兩側各塑一條修長的龍形柄,龍頭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著瓶中的玉液瓊漿。雙龍柄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簡單幹練,形象卻生動逼真。雙平底刻有銘文:“此傳瓶,有並。”由此得知,這個瓶子的名稱應為傳瓶。

“有並”又作何解呢?可以理解為此瓶瓶身雙腹相連,也可理解為此瓶成雙。相同造型的瓶子還有一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所藏瓷瓶尺寸相若,國博那件出土於隋李靜訓墓,然而卻無刻款,因此天博這件更顯珍貴,瓶子本身透露的資訊更具有直觀的說服力。這件傳瓶,造型新穎別緻,既具北朝和隋代瓷器所特有的渾厚凝重,又不乏靈秀活潑,其線條剛柔相濟,是隋代創新的器型,代表了當時白瓷製作的最高工藝水平,成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我告訴這位藏友,這件傳瓶是天津博物館的鎮館藏品之一,2013年8月19日,這件館藏列入國家文物局釋出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3-079),其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天津博物館館藏“傳瓶”及底部“此傳瓶,有並“銘文

的確,目前此型別白釉傳瓶僅見三隻。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隻,無銘文,卻有確切出處:隋大業四年(608年),由西安李靜訓墓出土;另外一隻現藏江蘇連雲港市博物館。我們綜合這三件器物的館藏資訊,其名稱、年份有了確鑿依據,得知這種極具異域風情的“傳瓶”全稱應為「隋代 白釉雙龍柄聯腹傳瓶」。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天津博物館館藏“傳瓶”

國家博物館館藏“傳瓶”

江蘇連雲港市博物館館藏“傳瓶”

三件雖都是白釉,窯口卻有不同。天津博物館這隻傳瓶器型挺拔俊秀,制式工整,雙龍柄修長生動,手法幹練;器身施釉均勻,釉面光亮、細微開片,胎釉結合緊密,胎質堅緻;器物肩腹位置左右各四道弦紋,有序排列,以及器物底部銘文的刻劃,均符合隋代邢窯白瓷特徵。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隋“大業”年號款邢窯模具與“有並”銘文

國家博物館這件館藏同樣具備邢窯特徵,卻好似前者的“簡化版”,器型端莊渾厚,卻不乏靈動,裝飾也相對簡單。另因埋藏環境原因,導致釉面受到土沁,品相稍不如前者。

江蘇連雲港市博物館這隻器型最大,高26。5釐米,其釉色白中泛黃,腹有垂釉;釉層較薄,口有剝釉現象;胎質細膩,但泥性較重,應無透光功能。其工藝風格與隋代時期的邢窯、安陽窯、鞏義窯、準南窯等北方窯口具有較大差異,更符合隋代南方地區地方窯口的特徵,卻又與南方主流窯口越窯、洪州窯、湘陰窯等存在差異,具體窯口需要在之後的窯址發掘中尋找論證了。

一切事物都不是憑空出現的,如此特殊風趣的雙聯設計,並不是隋代初創,早在新石器時代,其理念就已得到呈現;到春秋、戰國時期,不單是陶器,漆器中也創制出同樣精巧的器物;從隋代“傳瓶”的出現,至唐宋演化出“雙魚抱瓶”,到明代風靡一時的玉合巹(jǐn)杯和清代流行的合歡瓶,各時期器型大有不同,但附著的意義卻是一脈相承。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隋代 白釉雙龍柄聯腹傳瓶」出現在白瓷歷史上的第一個成熟期,白瓷與獨特器型的首次結合,更顯得珍貴難得;用複雜的工藝呈現出極強的藝術表現力,燒製難度之高可想而知。我們觀察到這件傳瓶的器型扁寬,小平底,裝飾別緻,容量也較小,難發揮日常實用功能。加上面世數量極其有限,由此推斷,此器物並非一般生活用品。從名稱“傳瓶”的釋義推測其功用,無論是喜結連理,還是喝酒助興;是訂立條約,甚至兩國結盟,這件器物的意義一定是“傳遞”、“傳輸”,是在某種儀式中增進相互間信任感的禮器。

若“此傳瓶,有並”銘,意為此傳瓶成雙的話,很明顯天津博物館與國家博物館兩件並不是所說的“完全相同”。同樣,與連雲港博物館那件也有明顯差異。

那,另一件在哪裡?

巧合往往就是天意,北京邢定文物商店收藏這隻,無論窯口、尺寸,還是裝飾工藝都與之如出一轍。

2013年冬,一位上海藏家因為工作關係,要在日本定居,就陸續釋出三十多年來從日本淘來的藏品。透過經紀人的交流,第一次順利購得兩件邢窯和一件定窯,其中的一件唐代邢窯勸杯彌補了我多年的收藏缺憾。雖未能與這位藏家謀面,但一直心懷感激,希望能夠進一步認識,交流更多的藏品。經紀人傳達了我的意願,兩個月以後,我如願與這位藏家見面,便得到了這隻「隋代 白釉雙龍柄聯腹傳瓶」。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傳瓶”細節圖

後經臨城、內丘隋代邢窯遺址層出土的白瓷標本對比,以及文物保護中心多方權威論證,這件“傳瓶”與天津博物館館藏“傳瓶”為同時期、同窯口產品。在流傳和儲存環境的不同情況下,其品相稍有不同,邢定文物商店這件有明顯傳世痕跡,釉色更加瑩潤,儲存狀況良好。

於今,這種特殊型別器物的具體用途和意義在學術界還未有準確定論,一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等待揭開。毋庸置疑,在歷史長河中,每一件美的器物都承載著美好的傳統和吉祥的寓意,自古至今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著無數趣味和自信。

作者簡介/腰駿馳

天博和國博所藏“雙龍柄聯腹傳瓶”是同款嗎?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的主理人之一,負責藏品的徵集與鑑定,參與古陶瓷研究與窯址考察工作十餘年,國內研究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的學者之一。上手古陶瓷瓷片數十萬枚,古陶瓷真品精品近萬件,卻始終保有敬畏之心,更對唐宋古陶瓷有著獨到的觀察視角。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