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菜單

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現代史學家們研究歷史,除了會從古籍文獻中找尋蛛絲馬跡之外,還依仗一種手段來輔助查證歷史真相,這種手段就是古墓遺蹟考古。

近些年來,各個時期的古墓出土了不少,專家們根據對墓葬中陪葬品的分析研究,破解了很多之前未解的謎團,對完善中國古代歷史有重要意義。

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眾所周知,現在出土的古墓或是遺址,大多是封建時期的產物,對於史前文明人們還知之甚少,史前遺蹟更是不多見。

不過,在上個世紀末,人們還是在青海喇家村中,發現了一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這個遺址對我國史前文明的考證工作,具有極大幫助。

喇家遺址有些像古羅馬的龐貝遺址,都是大型災難遺址。專家們根據出土的遺骸和其他物品推斷,在四千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場大地震,突如其來的災難讓當地人避無可避,結果都被掩埋在了土地之下,之後在洪水的沖刷下,他們徹底消失。

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經過數年的挖掘,專家們在遺址現場出土了十多具遺骨,從他們扭曲的姿態上可以看出,當年的那場天災有多麼可怕,很多人都沒來得及跑出屋子,就被壓塌在裡面,在驚恐中失了生息。

除了這些遺骨再現了當年的情景外,專家們還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文物,那就是一碗麵。當時人們只發現了那隻紅陶碗,然而令他們驚喜的不是這隻碗,而是碗下扣著的細條狀食物。原來,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會做麵條了!

雖然這碗麵條已經風化得很嚴重,但外形基本保持了下來,還是捲曲的細條狀。經專家檢測後發現,這還是一碗由小米做成的麵條。

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小米居然還能做麵條?想必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個笑話,小米沒有粘粘性,和成面之後根本經不住揉拉,怎麼能做麵條呢?其實,小米也是能做麵條的,只不過需要特殊的工藝,做起來要比小麥麵條難很多。

可能有人要問了,即便是能做麵條,那它又是如何儲存了四千年呢?說來這也是一個意外的產物,本來按照正常的情況,麵條是不可能儲存幾千年的,就是幾年也夠嗆,但這碗麵條的情況比較特殊。

之前我們提到,喇家遺址是源於一場大地震。災難來的太突然,很多人還未反應就被壓在了屋子裡,其中就包括正在吃麵的這位。

堪比“龐貝”的喇家遺址,出土四千年以前面條,還是小米所做

一整碗麵條就這樣意外地被扣在了地上,然後碗中的麵條與泥土相容。經過碗扣和泥土的作用,麵條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密封的空間,隔絕了氧氣。隨後洪水爆發,泥沙覆蓋了整個地區,等同於又加一層密封。

在種種巧合下,這碗麵條被儲存了下來,雖然大部分被風化,但還留有部分痕跡,後被考古專家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