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菜單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曾有皇帝說過一句話,向天再借五百年,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不管是誰當皇帝,或者是統治者,只要是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在如何雄才偉略,文治武功,也抵不過時間的侵蝕,終究有一天要離開人世。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就算皇帝能傳位給別人,但哪怕是自己的親兒子,也終究不如自己親自管理,在各種不信任的情況下,為了保住穩定的統治局面,不得已只能殺害臣子,或者說遭殃的大部分都是臣子,其中原因有許多,但事實確實如此。

這是封建制度的環境背景下,與此有關的流血事件是必然發生的,其一皇權需要集中的原因,其二功臣的原因,其三庸臣的原因,其四時代與制度的原因。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當然,皇帝殺身邊的人,是不止這些問題的,筆者僅是粗略的,給大家分析一下。

因為時代背景的侷限,古代以封建制度為社會主流制度,不管是什麼國家是否統一,都以君主為王,皇帝就是最高領導人,皇帝要管理整個國家,就必須擁有足夠的權力,所以需要集權,但集權過程中,就像一輛汽車行駛一樣,不可避免的會傷害到某些東西。

同時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因為制度的不完善,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且古代的制度環境,發現問題遲鈍,解決問題的效率又極低,在國家臃腫不堪的時候,要麼直接滅亡,要麼一刀切,但如果直接變法改革,又會引起陣痛。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就像明朝的朱元璋一樣,他並非純粹濫殺,有私心亦有公心。當然,也並非每位皇帝,都喜歡殺功臣,殺身邊親近的人,就像始皇帝就不殺立過功的臣子,或者是宋朝的趙匡胤,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實施仁政減少殺戮。

而功臣方面,最明顯的是功高震主,比如一起打天下時,經常打打殺殺,養成了不好的性格,加上功勳郝郝,容易滋生自滿的心思,導致行為上非常猖狂,且居功自傲不服管教。

若是在戰爭時期,皇帝還能忍受,因為需要用他們,但如果國家進入穩定時期,卻會擾亂朝廷秩序,影響社會風氣,會與皇權發生衝突,讓皇帝不得不除掉他們。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又或者是功勞太高,皇帝賞無可賞,但不得不賞的時候,你說皇帝應該怎麼辦?總不能直接把皇位給功臣吧!這一點都不現實,皇帝也不可能這樣做。

如果需要封王賞地,就算臣子忠心耿耿,但皇帝也會本能反應下去猜忌,怕這位功臣是個野心家,萬一掌權後謀朝篡位怎麼辦?

但如果不給封賞,又不能服眾,還會引起朝堂動盪。皇帝在兩難的時候,不得不用些帝王心術,耍些權謀手段,其中大部分自然是不光彩的,甚至傷害到某些人或利益。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在古代的官僚體系中,比較兩極分化,大多數有才能的臣子,不是忠心耿耿剛正不阿,對人情世故不懂變通。就是野心勃勃以權謀私,欺上瞞下,對人情世故玩得很溜,這就很容易形成黨派。

有爭鬥自然會產生利益,這也給了庸臣機會。只要幫助自己一方,扳倒另一方勢力,空出的官位,庸臣是不是有更大的機會上位?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在古代官僚體系中,一個蘿蔔一個坑,沒能力又沒功勞,想要上位是很難的。加上庸臣的底線很低,有的是因為野心,有的也許是想自保,有的是想榮華富貴,而拋棄節操做些違心的事情,比如向皇帝讒言。

雖然皇帝不一定相信,但總會引起猜忌,進而影響皇帝想法,可能一時怒氣,皇帝就下旨把人斬了,雖然對當事人來說很冤枉,但這種事情時有發生。

其實做皇帝也很難,在政治需求下,皇帝也身不由己,但不得不說,這就是封建皇權的弊端,皇帝可以決策所有事情,還有臣子的生死。

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因此才會有兔死走狗烹的典故

但只要是人總會犯錯的,皇帝也比例外,掌權者的錯誤抉擇,會傷害、連累到許多人,在古代封建制度中是無法改變的,而天子犯法與庶民,也只是說說而已。

也因此歷史上,才會有伴君如伴虎的俗語,兔死走狗烹的典故,其中原因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