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菜單

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自古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這句話也很好理解,即使古代科舉文狀元,未必就比榜眼和探花的才華高,甚至與三甲開外的進士難分伯仲,充其量是多了一些運氣。武狀元卻不同,靠武藝和拳頭說話,贏就是贏,輸就是輸,技不如人只能屈居人後。縱然如此,在唐代同一時期的詩人當中,如果李白自稱第二,估計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的稱號不是浪得虛名。

有人寫詩需要絞盡腦汁,比如詩奴賈島,為了寫兩句詩,可謂煞費苦心,日夜不停地思考,經過好幾年的努力,才勉強把詩寫出來。更搞笑的是,賈島居然被自己作品感動到流淚,也算是詩人中的極品,從他的那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中就可以看出來。李白彷彿是為寫詩而生,腦子一轉,就可以賦詩一首,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住在旅店,李白推開視窗,看到天上掛著一輪明月,從懷裡掏出毛筆,文不加點寫出通俗易懂的思鄉之作《靜夜思》。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誰會抄不會抄,古代文人之間也相互借鑑、相互模仿,晏幾道在這方面是高手,他《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裡最有名的一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其實是直接抄襲五代文學家翁宏的代表作《春殘》。

化用他人的詩詞,如果手法高明的話,或許能夠起到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合情合理,但直接一字不落抄寫的話就有點過分了。作為天縱奇才的李白,根本不屑抄襲別人的詩句,而且以他的才華,也不需要抄襲,基本每一首詩都是純原創。但是,李白有一首詩比較特殊,是他模仿別人的作品,歲稱得上千古佳作,卻沒有原詩的名氣大。

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這首詩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大概時間為天寶年間。由於受到一些大臣的嫉妒和排擠,當時李白處於人生低谷,灰頭土臉離開長安。為了排解心中苦悶,李白到金陵(今天的南京)遊玩,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全詩共有八句,前六句重在寫景和懷古,看著空蕩蕩的鳳凰臺,傳說中的鳳凰已經飛走,江水卻孤獨地奔流不息。三國東吳的宮殿里長滿雜草,晉代曾經豪華無比的墓地也淪為無人問津的土堆。三座山峰彷彿坐落在青天之外,朦朦朧朧若隱若現,白鷺洲把江水分為兩半。最後兩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李白內心的感慨和憤然。

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解讀完詩的大意後,或許你沒看出有模仿的痕跡,但再看接下來崔顥的這首詩,就會恍然大悟,《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和崔顥年齡只差三歲,同為盛唐時期著名詩人,肯定聽說過彼此的大名,但兩人應該沒見過面,至少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他們之間流傳出一個故事。黃鶴樓在唐代已是聞名天下的旅遊景點,留下許多文人墨客的足跡,李白到黃鶴樓旅遊時,此時此景詩興大發,本打算題詩一首,卻發現崔顥已捷足先登,而且文采斐然、字字珠璣,讓李白無從下筆。

唐朝詩人李白自稱第一,武狀元,為何沒人敢說自己第一,詩仙稱號?

李白不愧為詩仙,他沒有因此埋怨崔顥,反而覺得崔顥是個大才,至少此時他寫不出比《黃鶴樓》更好的詩,並毫不掩飾稱讚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詩人不能有傲氣,但一定要有傲骨,自從讀完崔顥的《黃鶴樓》,李白一直沒忘記這件事,才有了後來在金陵寫的那首《登金陵鳳凰臺》。

從兩首詩的主旨來看,崔顥重在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李白重在表達對自身懷才不遇的感嘆和無奈,而且描寫的景物也不一樣,為何說李白模仿崔顥呢?仔細分析和對比後不難發現,李白很有意思,崔顥的詩中有黃鶴、鸚鵡洲、白雲,李白就在詩中寫鳳凰、白鷺洲、浮雲,崔顥寫鄉愁,李白就寫不得志之愁,所以模仿的嫌疑很大。不得不說,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足以稱得上千古佳作,也入選“唐詩三百首”,但跟崔顥的《黃鶴樓》相比,名氣稍稍差了一點,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