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菜單

《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但讀到仁宗皇帝,真真見識了大宋之慫,慫無止境:花最多的錢,養最能打敗仗的軍隊;無限搜刮百姓,養最沒用的文官;只要夏爹遼爺不打我,花多少錢都願意。

《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趙禎是個老好人。

他親媽是李宸妃,本來是劉妃的侍女。後來,宋真宗趙恆看上了李氏,就收了她做妃子,而劉妃則晉級為皇后。但是劉皇后一直沒兒子,倒是李妃給趙禎生了個兒子。

但很遺憾,李妃有命生,沒命養。在趙恆的默許下,趙禎被劉皇后收養。這種事兒倒也時常發生,但這裡稍微獨特,因為趙禎直到親政才知道李妃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所以,到後來趙禎親政時,一度對劉太后極度仇視,直到確認生母是正常死亡才罷休。而這一出,經過《三俠五義》演義,最終發展為著名戲曲《狸貓換太子》。

《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1022年,趙禎十三歲,繼位。1033年,24歲,親政。當一個人,在生命的前24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父母決定,這一刻,忽然輪到他自己做決定了。

他能一直為帝國做正確的選擇嗎?

先看幾件小事兒反映的風格。

第一件,廢后風雲。

他24歲之前,娶老婆都得劉太后說了算。他本身有相好的,但出身太低,被老太太否了。老太太另外給他找了兩個高階官員家庭的供他挑。

趙禎可能也是個顏控,憑眼緣看中了張美人。但老太太說來讓他選,卻偏偏做主讓他立了郭家的女兒為後。

趙禎當然很憋屈,但憋屈歸憋屈,劉老太太把他攥得死死的,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不過,好在,劉老太太能決定他立誰為皇后,不能決定他跟誰睡,所以,日子照樣過。

後來,劉太后殯天了。山中無老虎,趙禎很輕鬆,於是他想廢后。廢后當然有壓力,但藉口很容易找,嫉妒、口舌、無子,前朝的教科書多得是。

但你猜宋仁宗趙禎怎麼做的?郭皇后和張美人倆人從宮鬥轉為WWE美少婦版,然後趙禎去拉架,混亂中被郭皇后打了一巴掌……

於是,趙禎找到了藉口,他馬上去找到宰相呂夷簡,指著紅通通的巴掌印給呂老相公看……

這事兒後續不細說,廢后到底還是成功了,但張美人卻也沒活著當上皇后。朝中的大臣不同意,最終趙禎窩窩囊囊地娶了滅南唐的領兵元帥曹彬的孫女兒當了皇后。

第二件,小事不計較。

蘇軾弟弟,小憤青蘇轍,在科舉考試考卷中直接攻擊仁宗皇帝花天酒地、紙醉金迷、天天就知道在宮裡泡妞。這可了不得,但趙禎並沒拿他怎麼樣,還誇了他直言敢諫。

四川還有一個老秀才,不知名,大概是老糊塗了,給成都太守獻詩,寫道“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煽動分裂。這絕對大逆不道了。但當成都太守把這事兒彙報給趙禎時,趙禎就很體諒這個老范進式的人物——考了一輩子試,沒考中,心有不滿也正常——最後給老秀才封了個小官,讓他進了編制。

所以,仁宗是個很能納諫的皇帝,這毋庸置疑。反映在朝堂上,還有一例。

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也主要活躍在仁宗時期。有一次仁宗皇帝想讓張美人的伯父張堯佐當三司使(北宋最高財政長官,三相之一),包拯不同意。於是,仁宗退一步,想讓張堯佐當節度使(杯酒釋兵權之後,宋朝的節度使基本都是虛職),包拯還是不同意,只好作罷。

順便,包拯作為御史,口沫橫飛是常事兒。據說有一次諫言,把吐沫星子都噴到了仁宗臉上,仁宗一邊塗勻了當面膜,一邊繼續認真聽。

第三,節儉體貼。

以上,趙禎是個怎樣的人呢?直言納諫、勤儉節約、體諒下情、寬仁慈愛,好像沒問題。

但這些事兒,細琢磨,起碼反映了以下三點:

1、做好事愛留名,演的成分居多,你看我都餓著肚子了,還不夠嗎?

2、或者是無限為他人著想型人格,怕麻煩別人。這種人格寄人籬下長大、早早練就察言觀色的人常有。

3、反對的人多了,他就沒法堅持相信自己,他很搖擺。

顯然不是。

《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仁宗時的宋朝面臨的是什麼問題?

其一,科舉擴招與貴族恩蔭(就是貴族子女包分配,而且不止一個,像宰相這種級別,可能分配20個子孫家臣),導致宋朝的官僚體系極其龐大,而眾所周知,宋朝官員的待遇又極好,因此消耗很大。

其二,宋朝兵制導致戰鬥力不足,戰鬥力不足又用人數來湊。隨著連年擴軍,到宋仁宗時期,宋朝的常備軍隊一度達到125萬。軍費開支,根據相關文獻,每年甚至能達到財政收入的70%。

其三,貴族特權支援土地兼併,無數百姓失去土地,淪為貴族和士大夫階層的家奴。

其四,西夏日漸強大,到1038年,李元昊乾脆稱帝,對宋帝國西北邊境不斷侵擾,戰爭壓力驟升。

內憂外困之下,真正雄才大略的首席統治者,最正確的做法當然是銳意改革。

宋仁宗確實也推行改革了。

《清平樂》裡的聖君,歷史上原來是個窩囊廢?

在帝國西線,韓琦冒險主義損兵折將、范仲淹守成策略見效,終於將西夏耗到談判桌上之後,宋朝拿錢買平安,與西夏簽訂了“慶曆和議”。

范仲淹、韓琦在宋廷眼裡建立了不世奇功,因而聲望日隆。和議之後是和平,仁宗皇帝重用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等人開啟了“慶曆新政”。

但很遺憾,也許范仲淹在變革上是商鞅,是王安石,但宋仁宗不是秦孝公,也不是宋神宗。

變法只堅持了3年,以範、韓、富、歐陽等人被排斥出朝廷為標誌,終止了。

大宋那些吸血的貴族和士大夫,哪是宋仁宗這種軟麵條一般的君主能動得了的。

大宋很慫,聞名已久。

但我讀宋史,讀到太宗兩度北伐失利,還覺得勝敗兵家常事,沒什麼大不了。

讀到真宗,雖然不怎麼敢動刀兵了,但好歹被忽悠著親征渡河去了澶州北城,多少有點年輕皇帝的血氣之勇,而西北邊境北宋的經濟封鎖好歹有點效果。

史家說,“仁宗盛治”,啊,呸!更絕望的,這或許還是宋朝最好的時代。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