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菜單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眾所周知:1871年普法戰爭,普魯士最大功臣就是著名的老毛奇將軍,在他的統率下,戰前根本不被看好的普軍卻將法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最後法國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簡直就是“喪權辱國”。但這也讓後來的德國和法國更加“勢不兩立”,最終雙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再次大打出手。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我們不得不先提及另一個德國名將: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伯爵。他20歲就在普魯士軍隊從軍,在1866年普奧戰爭時,當時施裡芬也還只是騎兵團參謀長,而普法戰爭中,施裡芬伯爵因為戰功卓著,獲得了一枚勳章,無疑他當時也是“老毛奇”的得力下屬。

在德皇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後,當時的施裡芬因為一直得到了“老毛奇”的器重和支援,1891年“老毛奇”病逝於柏林後,施裡芬升任為德意志帝國的總參謀長。作為一名同樣從戰火中走出來的將軍,施裡芬被認為是“老毛奇”的軍事繼承者,施裡芬伯爵的指揮天賦當然也是出類拔萃的。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但在德國強勢崛起中備受摧殘的法國,當然是心有不甘,他們於是聯合俄國共同對抗德國。1892年,法國和俄國正式簽訂了軍事合作協定,而施裡芬伯爵當然不會無動於衷:法俄聯合將讓德國腹背受敵,陷入兩線作戰的困難境地!於是他開始為即將開始的戰爭,準備了一系列的詳細作戰計劃。

施裡芬認為德國要想改變不利於自己的歐洲戰局,必須先集中兵力先打敗其中一個國家,隨後再利用發達的鐵路網,再迅速集結兵力去打敗另一個國家。說得直白一點,施裡芬的計劃,就是打算利用時間差,並藉助先進的鐵路網,德國要先擊敗法國。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於是他在1897年正式提出一份名為“施裡芬”的作戰計劃:如果戰爭爆發,法俄聯軍採用東西夾擊方式進攻德國,不過俄軍完成軍隊動員至少需要40天,德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快速投入重兵對法決戰。德國集中優勢兵力在4至6周內成功圍殲西線法軍後,再透過鐵路去進攻東線的俄國。

而“施裡芬計劃”的核心就是透過極端削弱德軍東線左翼集團,使西線右翼集團獲得最大可用兵力,施裡芬計劃用79個師約120萬人沿海岸線經比利時直插法國北部,佔領巴黎後,繼而迂迴東北,再和左翼集團9個師和中路集團9個師一起夾擊法軍主力,將法軍完全殲滅於德法邊境。

而“施裡芬計劃”的重中之重還是要絕對保證西線右翼的優勢兵力,對此施裡芬1913年臨死前仍一直念念不忘,還諄諄囑託身邊同僚:“戰爭如果爆發,切勿削弱我軍右翼兵力”!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和著名的“老毛奇”將軍相比,我們先來看看“”小毛奇”在施裡芬伯爵心中是何許人也?其實施裡芬伯爵還在世時,其實就對小毛奇極不感冒,雖然對方是施裡芬十分仰慕敬重的“老毛奇”將軍的侄子。

這位老伯爵最願意做的就是把小毛奇叫進自己的辦公室,然後老伯爵用手敲打著桌子和地圖,對著小毛奇就是一通訓斥,就像一個嚴厲長輩在訓斥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一樣。因此,小毛奇在面對功勳卓著,聲名顯赫的施裡芬伯爵時,常常有一種莫名的自卑感。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而施裡芬伯爵之所以“恨鐵不成鋼”,是因為他實在是無法忍受小毛奇了,他始終無法理解自己撰寫的戰爭備忘錄,要知道這個備忘錄是自己十五年總參謀長生涯裡的所有心血結晶。施裡芬伯爵甚至認為,小毛奇從小就生活在自己叔叔“老毛奇”的耀眼光環下,同時也得到了德皇的絕對信任。

可是小毛奇的真實軍事指揮才能,至少在施裡芬個人看來,完全就是“爛泥扶不上牆”。在小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為德軍總參謀長時,施裡芬就曾公開表示對於這項任命的不懈,並說了一段著名的話:“統帥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但即使這樣,他還是選擇把備忘錄都交給小毛奇,施裡芬在完成了最後一份備忘錄後,於1906年親手交給了繼任者小毛奇,誰叫人家是自己“老上司”的侄子,而且備受德皇器重呢?此時施裡芬心裡也許只能祈禱小毛奇要好自為之。施裡芬伯爵死後戰爭爆發,小毛奇卻只會“和稀泥”?

施裡芬伯爵死後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在意料中爆發了!德國宣佈參戰後,德軍就按照施裡芬的計劃進行軍事調動,但是讓施裡芬伯爵“死不瞑目”的是,當時的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雖然是“老毛奇”將軍的侄子,但在實戰中,小毛奇根本沒有得到叔叔的“家族遺傳”。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德軍正在和法軍決戰時,但意外還是發生了:東線俄軍兩個集團軍卻率先發動進攻,這當然出乎了德軍的預料,俄國方面為了緩解西線法國的壓力,雅科夫·格里戈裡耶維奇· 日林斯基將軍統率的率先向德軍發動進攻,從而德軍的東線開始吃緊。

但其實俄軍雖然提早發動進攻,但他們並沒有做好戰前動員,當時俄軍裝備很差,士氣不高,各個俄軍部隊間的彼此配合更差,因此他們的推進速度很慢。而當時保衛德國東部地區的德國第8集團軍,其實已擬定好圍殲俄軍薩姆索諾夫集團軍的計劃細節,只等司令官批准。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而總參謀長小毛奇還是決定從西線抽調兵力,並撤換了第八集團軍普里特維茨和他的參謀長瓦德,接替者就是重回德軍的興登堡將軍和魯登道夫。興登堡到來後,他沒有做絲毫改動就同意了這一作戰計劃,這就是後來經典的“坦能堡戰役勝利”,興登堡可以說“撿”了個大功。

坦能堡之戰兩週後,德軍又在東線取得了馬祖裡湖戰役的勝利,俄軍被逐出東普魯士並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權。但小毛奇卻因為

從右翼挖走了26個師,讓西線右翼戰局出現決定性扭轉。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和東線的勝利相比,西線卻因為兵力嚴重不足,德軍在進攻時的缺口已經無力填補。9月初,德國第一集團軍已經進抵巴黎東面,甚至可以看見埃菲爾鐵塔,但其右後方側翼卻遭到法國第6集團軍持續襲擾,而老對手法國第5集團軍開始向東面撤退。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西線的缺口讓小毛奇非常不安,最終他決定德軍開始後撤,就此德意志第二帝國速勝法國的夢想已經破滅,英法聯軍趁機發動反攻,他們逮著德軍右翼猛打。在馬恩河200英里的戰線上,100餘萬英法聯軍對90萬德軍,展開激烈的廝殺,德軍傷亡慘重。

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失敗後,施裡芬計劃其實已經完全化為泡影,9月11毛奇無奈向德皇報告:陛下,我們輸掉了這場戰爭!

隨後小毛奇被免職,德國為了抵消這件事的消極影響,小毛奇被免職的1914年9月14日當天晚上,報紙都在以整版篇幅宣傳“坦能堡的勝利者”。小毛奇徹底隕落了,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一夜之間被推到前臺,成為赫赫有名的德軍“

英明統帥

”。

“小毛奇”的悲涼施裡芬伯爵敲桌子訓斥,為何“恨鐵不成鋼”

隨後德國國內掀起了“興登堡熱”,柏林率先修建了興登堡紀念碑,許多街道廣場以興登堡命名,許多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的稱號,市場上甚至出現了種種以興登堡命名的商品。而另一邊備受冷落,鬱郁不得志的小毛奇,於1916年6月18號抑鬱而死。

他死後卻留下了一本小冊子,名為《戰爭的責任》。

結語

小毛奇雖然身為德軍總參謀長,但其行事更像是個標準政客,而不是職業軍人。他自認沒有能力去改變施裡芬伯爵的計劃,而他也不希望因此和整個德國總參謀部對立。於是小毛奇“聰明”地採用了一種“和稀泥”的辦法,這也符合他那自卑而軟弱的性格。

事實也證明,小毛奇對於施裡芬伯爵的戰爭備忘錄理解幾乎為零,老是想著要用德軍士兵的生命去硬碰法軍主力和法軍要塞區,而且還計劃在巴黎附近擊潰所有法軍,一舉拿下法國首都巴黎。

“施裡芬計劃”毫無疑問是非常大膽的,也被認為是後來二戰德軍閃電戰的雛形,而計劃的總決策實施者當然要有過人的膽魄和決斷。但小毛奇卻被施裡芬的大膽給嚇壞了,楞是從右翼挖走26個師,去加強左翼和中翼,強化對法軍正面和俄國邊境的防禦,從而大大削弱了右翼的攻擊力度。

只是小毛奇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卻給德國的這場戰爭結果帶來多大的破壞性。實際上小毛奇也是施裡芬計劃的崇拜者,但可能正如施裡芬伯爵說的那樣:他根本無法理解備忘錄。實戰中頂多只是部分借用了一些備忘錄思想,而施裡芬伯爵的絕大多數戰略構想,小毛奇至始至終都放在檔案庫裡吃灰。

《歷史雜談驛站》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