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菜單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說到清朝的服飾,首先要提的自然就是長袍馬褂瓜皮帽。雖然很多喜歡漢服的人對於這套服飾深惡痛絕,但實際上,這種經典的清朝大三樣,可以說基本就是從漢服中演化而來。首先來說瓜皮帽,其實這種帽子最早在明代就應興盛起來。明代這種帽子被稱為“六合一統帽”,據說是明初時,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欽定設計的幾種帽子之一。當然,這一說法只能說是據說,因為這種帽子其實在元代時期就已經出現,因此很有可能這種帽子的是由當時蒙古人所戴的氈帽演化而來。到了明代,這種帽子也確實非常普遍,主要的佩戴者一般都是市井庶民,而一些士人則較少佩戴。不過和後來清代的瓜皮帽相比,元明時期的圓帽明顯帽神要高,這則是和當時漢人留有髮髻有關。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元《太平風會圖》中就已經出現了後來的“瓜皮帽”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清代老照片中的瓜皮帽

另一個出身於漢服的,其實就是常被認為是清朝特色的馬褂。實際上,馬褂與當時士兵所穿的號衣,乃至清代的一些官服,其實都是源於明代計程車兵軍服。在明代的《太平抗倭圖》中,就出現了和清代一樣的號衣,這種服飾應該是從鎧甲演變而來計程車兵軍服。其於後來號衣的極大相似性,很有可能這種服裝並不侷限於東南地區,而是在當時明代的基層士兵中,有著大量配置,並最終透過明清戰爭,傳給了滿人,最後成為清代的一種經典服裝。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明代《太平抗倭圖》裡的明軍號衣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清代馬褂

那麼清代常見的長袍,是否也是起源於漢服呢?答案則是否定的。雖然清代長袍看起來與漢族的圓領袍有些相似,但是傳統的滿族長袍,其實是起源於蒙古服飾。不僅僅是長袍,清代的涼帽和暖帽,其實同樣也是從蒙古服飾中起源而來。其中,暖帽其實就是傳統的遊牧氈帽,不僅僅是蒙古人,在明代時期,明朝皇帝也時常會佩戴這種“胡帽”。不過明代的這種“胡帽”和清代暖帽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帽身的高度上。與明代六合一統帽一樣,明代胡帽也因為髮髻原因,帽身加高,而清代暖帽帽身則大大減小。而清代滿人在這兩種帽子上的一大改變,就是在帽頂上,有了大量裝飾作用的紅絲,這在明代和蒙古帽子上倒是並未發現,因此應該是滿人自己滿化結果。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清代長袍也是同理。在明代一些關於蒙古人的繪畫中,可以看出已經有馬蹄袖這一後來清代長袍特色的服飾部件。不過清代的一大改變,就是出現了“廠”字領,也就是在交領的基礎上,用盤扣對領子進行固定。這種廠字領結構在元明時期的蒙古畫像中,基本沒有蹤跡,但是在北亞和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這種領口結構在許多民族服飾中都極為常見。甚至是西伯利亞地區的韃靼人,很多服飾上也帶有廠字領。這種結構的產生,可能是因為這些地區氣溫普遍較低,為了更好的保暖,因而出現的結構。也因此,這也算是滿人少有的特色服裝結構。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明《羌胡出獵圖》

明《羌胡出獵圖》中,頭戴涼帽,穿著長袍的蒙古人形象,此圖中的蒙古人袖口便是翻起的馬蹄袖。這種袖口設計,其實也是為了手部的保暖,在寒冷時將袖口翻下,保護手背。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明《明宣宗宮中行樂圖》中頭戴胡帽的明宣宗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18世紀俄國人繪製的北亞通古斯人形象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身著長袍,頭戴暖帽的清代經典形象

除此之外,還有清代官員和皇帝在正式場合佩戴的披須。這一部件究竟是從何而來,目前還有待探討。極有可能的一個情況,就是這一結構,應該是和女真人冬季保暖所使用的披肩有一定的淵源。不過在滿人入主中原之後,其實在這些服飾強制推廣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大程度上的漢化。最典型的是女性服飾,就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原漢服的一些特色。除此之外,清初時,很多文人所穿的清式長袍,其實也多是在明代道袍之類較寬鬆服裝進行修改。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清初文人裝束

還有一個相當有趣的情況,就是清代長衣套小衫的服裝搭配,在元明時期,多是女性的打扮方式。這種打扮為什麼到了清代變成了男性所用,這個問題還沒有最終說法。既然說到了易服,最後還得提一下剃髮的問題了。首先剃髮這一習慣,從宋代契丹人開始,其實就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常見的髮式。但是滿人的那種被很多人所痛恨的“金錢鼠尾”獨辮,卻是比較少見的。因為無論是契丹還是後來的金代女真、蒙古,他們的辮式更多的是複數以上。從清代繪製的一些蒙古人造型來看,他們大多也已是獨辮,但是這種辮式究竟是滿人收到了蒙古人的影響,還是反之蒙古人受到滿人的影響,就不得而知了。

為啥瓜皮帽和馬褂成了中華服飾代表?說說清代"剃髮易服"的背後

▲清代蒙古人

總體來看,與靠屠刀推廣下去的“剃髮”政策相比,“易服”更多是統治者族群,對被征服者的服飾發展,透過強勢地位所進行的一種控制性引導或者說扭曲。即不同於辮子那樣的無中生有,而是在已有服飾上的再“改造”。畢竟僅就馬褂而言,在清朝之前就屬於中國人的服飾了。換個說法是給你加個新東西,你可以排斥或未來摒棄。可要是把你現有的東西加入對方想要的元素,久而久之,你想改回原來的也不知道怎麼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