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菜單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花木蘭從軍,是流傳很久的民間傳說,這個故事,雖然在北朝民歌木蘭辭中,寫的很清楚,但花木蘭的故事,可能要比木蘭辭更久遠。因此,花木蘭也成了民間的偶像。

如果從歷史角度來看,花木蘭是存在的,但她的故事,大量出現在演義和傳說裡,而正史上的記載,極為稀少,甚至花木蘭的姓氏,也存在極大的爭議。並且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也讓很多人感到費解。

如果從大量演義傳說,以及零散的史料記載看,花木蘭活躍在北魏時期,並且參加過北魏對抗柔然的戰爭。

一、如果從這個時代背景中,確認花木蘭代父從軍的真實性,那就需要看一下,當時有沒有這樣的可能。

首先就是徵兵問題,從木蘭辭可以看出,皇帝的徵兵,不是抓壯丁,而是有公文的合法招兵。

在古代,老百姓除了賦稅以外,還要服兵役,一般服兵役可以減免一部分的賦稅。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而徵兵和服兵役的區別在於,服兵役只是為了保持常規的國防力量,屬於防禦性質的。這時候服役時間不會過長,而且國家一般會三丁抽一或者五丁抽一,很少因為服兵役影響生產。

徵兵基本上就是大的戰役,甚至是舉國之戰。這樣的戰役,也就無所謂人員,根據戰爭的程度,比如長平之戰,秦國曾經徵招十五歲以上的男丁進入戰場。在杜甫詩中甚至誇張到把老太太抓到軍中。

十二卷朝廷公文,可見這次徵兵是多麼著急,這樣的徵兵,一定不會像普通兵役那般的溫和,只是沒有動粗抓壯丁而已。各級官員也一定會有指標,為了完成指標,稽核的流程,就會松很多。甚至不會在意參加招募的到底是不是本人,只要人數夠,能交差,那就可以了。誰也不願意節外生枝。

二、如果說年齡問題可以解釋為官員為了完成指標,稀裡糊塗的讓花木蘭矇混過關,那麼,性別問題,又該如何解釋呢?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這個問題,也好解釋,那就是,花木蘭生理發育,在一群男子中,並不顯眼。

這個問題,並不是抹黑花木蘭,而是在古代,不同朝代成人會有所不同,一般年齡都在14-16歲,但北朝多是胡人政權,一般12歲以後都能騎馬打仗,如果能在一群男人中做到不顯眼,只能說明,花木蘭當時並沒有完全發育。

這個也並不難理解,比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女孩,理個小平頭,穿著和男孩一樣的衣服,是很難被認出來的。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而木蘭辭中可以看出,花木蘭是有一個弟弟的。在十二年之後,她的弟弟已經是家裡主要勞動力來分析,當時她弟弟可能只有五六歲,因此,可以推測,花木蘭從軍年齡,應該剛剛到了胡人的從軍年齡,也就是13歲左右,她的弟弟,可能只有四五歲。

如果這個解釋比較牽強,另一個故事也可以從側面進行解釋,那就是,皇帝見了花木蘭,知道花木蘭是女子,而且長得很漂亮,想納她當妃子,被花木蘭拒絕。

如果花木蘭真到了發育成熟才從軍,當時至少也要三十多歲,皇帝未必會著迷。

三、那麼問題又來了,女孩子就算髮育的晚,也會發育的,一年兩年看不出來,十年八年,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花木蘭從軍十二年,沒有被發現,只有一種解釋,她身體明顯發育之時,已經不需要和士兵在一起生活了。

這種可能合理嗎?其實是合理的,戰爭是非常的殘酷,會到處出征,天天死人,很可能導致,昨天還是一個營帳的弟兄,第二天就生死兩隔,因此,在戰鬥過程中減員和流動非常大,一直和花木蘭並肩作戰的可能性很小。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而剛剛知道姓名,還沒來得及瞭解,就成了一具冰冷屍體的情況,太常見了。在這樣的緊張戰爭中,人們怎麼會在意身邊一個普通士兵呢?

從演義以及大量野史,文藝作品,以及少量正史中,可以看出,花木蘭很能打,古代人講究斬首立功,那麼花木蘭升遷一定快,當她成長為一個軍官,就不會和士兵生活在一起。

一個女孩,十六七歲就會發育成熟。這時候花木蘭可能已經是軍官,而且有自己獨立營帳,不會受到打擾。白天,在重甲保護下,也很難被人們發現。

花木蘭參軍那麼多年,為什麼沒有人發現她是女兒身?怎麼隱瞞的?

一些文章記錄,也可以看出,花木蘭最後活了下來,還被授予將軍軍銜,從一個小孩子,經過十二年的征戰,就當上了將軍。可見花木蘭戰鬥力之強,並且這是在打勝仗之後,皇帝封的。

而能夠有資格凱旋之後見皇帝,可見,花木蘭在軍中已經有了很高地位。

以上的分析,可以解釋,花木蘭為什麼從軍十二年,沒有人發現她是個女子,這種可能性雖然不大,但的確是可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