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菜單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築兔園。園中有百靈山。山有膚寸石。落猿巖。棲龍岫。又有鴈池池間有鶴洲鳧渚。其諸宮觀相連延亙數十里。奇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主日與宮人賓客弋釣其中。

——《西京雜記》

七國之亂終於結束了。然而這意味著新一輪權力鬥爭的開始。不過這次可沒哪個敢和當皇帝的搶功。作為最大贏家。劉啟一口氣廢了六個國家的封地。只有楚國的封地得以保留。劉啟任命了楚元王劉交的另一個兒子劉禮繼承這個位子。

可能有人不理解,這不是削藩的好機會嗎?怎麼劉啟心慈手軟?

事實上劉啟真正的目的就不是削藩,是為自己的兒子挪空間。於是他又把拿到手裡的藩國土地分出去了。新設立了幾個藩國,他們分別是皇二子河間王劉德、皇三子臨江王劉閼於、皇四子魯王劉餘、皇五子江都王劉非、皇六子長沙王劉發(光武帝先祖)、皇七子趙王劉彭祖、皇八子膠西王劉端、皇九子中山王劉勝(劉備先祖)、皇十子膠東王劉徹、皇十一子廣川王劉越、皇十二子膠東王劉寄(他這王爵是後來封的,與劉徹不是同一時候)、皇十三子清河王劉乘、皇十四子常山王劉舜。結果這些封國在西漢歷史上繼續發揮影響。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西漢封國

這次分封充份說明了劉啟的眼光並不比劉邦提升多少。他理想的國家並不是千秋萬代的大一統,而是讓他們在自己這一代不出亂子。

當然,這與我們中國面積太大也有關係。分封制和集權制間孰優孰劣也不是短期能看出來的。後來就是到了唐朝,李世民也動過“分封制”的腦筋。何況在他之前七百多年的漢朝?

因此,不僅楚國得以儲存。其他幾個或多或少與叛亂有關的國家也得到了劉啟的寬大處理。比如淮南王劉安、濟北王劉志,皇帝沒有追究,但卻換了種方式來警告。將濟北王劉志改封菑川王,劉安的兩個弟弟衡山王劉勃改封濟北王,廬江王劉賜改封衡山王。這樣,每個王爺面臨的是全新的一個環境,不得不更依賴於國相。而且把這三兄弟分割開來,統治的範圍也有所縮小,更無力對抗朝庭。

比較悲劇的是齊王劉將閭。本來他力抗四國聯軍,是有大功的。但這時,劉將閭在後期與四個弟弟暗通款曲的事被揭發出來。劉將閭感覺自己裡外不是人,心一橫,又自殺了。這次他成功了。但劉啟難得良心發現了一次,感覺他還是立了功的,就把他的後事按“榮譽自殺”處理。這樣齊王的爵位也由劉將閭的兒子劉壽傳下去了。

同樣悲劇的還有一個,就是燕王劉嘉。他幾乎和劉將閭同時去世,但死因不明。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原因。反正燕王的位置同樣傳給了他的兒子。

為什麼劉啟變得這麼好說話了呢?其實還有個原因是他發現,儘管幹掉了幾個從兄弟,自己的危險反而更近了。所以得留下一些人以作為倚仗。

這就是因為他的親兄弟梁王劉武。在七國之亂中,劉武死守睢陽,立下大功。其實本來漢軍主帥周亞夫和他背後的劉啟應該都是把劉武當做棄子來使用的。可沒想到人不可貌相,不管他是官二代還是皇二代。劉武撐到了最後。等統計戰功出來,他殺敵和周亞夫殺敵一樣多。可他是御弟啊!這樣官面上的救國第一英雄就非他莫屬。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梁王劉武

因此,劉啟給了劉武最高的褒獎。梁國得以大大擴充,地居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北到泰山,西到高陽,一共有四十多個城池,都是人口眾多的大縣。劉武一舉成為最大的諸侯。獲賜的金銀珠寶比未央宮裡的還多,武備可以同長安武庫分庭抗禮

少年得意,劉武自然抖起來了,他開始給自己建大花園,方圓三百多里,名叫“兔苑”,也叫“東苑”,奇花異木數不勝數。很多有學之士受劉武邀請遊覽這裡,成為他的賓客,或是為其出謀獻策,或是為其歌功頌德。劉武又把國都,也就是七國之亂中的斯大林格勒睢陽城擴充了七十里方圓。擴充套件這些的面積就是給自己修宮室,在裡面還模擬長安建起了複道,連綿三十多里。他甚至得到了批准,可以使用同皇帝一樣的儀仗隊、旗幟。在睢陽,劉武的內待陣容幾乎和長安的宦官沒什麼區別。到了長安時,劉武和劉啟入則同輦,出則同車。可以說,到達了人臣的極點。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梁王兔園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園林之一,所謂“兔園”未必是養兔,而是指東方的隱語

如果僅僅是皇弟還好說,可劉武時刻想把自己這個“弟”換成“帝”。今天我們看來可能感覺他有點貪心不足,但事實上我們就是比他還要多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教育。而站在漢初的那個時間點上,其實“皇弟嗣位”這種事也不太稀罕。本來從某種意義上。皇弟多少就有點“副總統”的意味,預防皇帝死時因為兒子太小撐不了局面。

從商到秦都有不少皇弟嗣位的事例,這不說了。就漢朝來說,漢文帝就是做為漢惠帝的弟弟來嗣的位。這讓劉武的理想不是那麼虛無縹渺。特別當劉啟一次酒醉後說出死後要傳位於弟弟的話後。這完全就成為了可落地的現實。

雖然劉武馬上誠惶誠恐地表示拒絕。但不可否認,他內心深處對這事充滿渴求。更要命的是,兩兄弟的老媽竇太后也在場,親自見證了這一事件。老太太是很樂意促成這件事的。因為這證明了兩兄弟的友愛。可惜權力本身就具有排他性。所謂“唯我獨尊”。往往“兄終弟繼”這事都是在特殊條件下才成立的。那就是皇弟嗣位這件事往往是建立在他哥哥,也就是現任皇帝早死的基礎上的。但這一點被很多讀史人常常忽略。劉啟是知道自己要早死嗎?

很有可能。

有人比較了漢文帝父子兩人的年齡,驚訝地發現,父親只比兒子大十五歲。於是感覺不正常。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漢文帝、漢景帝父子

可是在古代卻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各種環境的壓迫。哪怕是帝王之家,也要及早留下子嗣,以防不測。而且婚姻不光是為了肉體的需要,更多時候是政治的需要。漢文帝的第一個妻子就是呂氏族人。依靠這樁婚姻。他得以在呂雉的手中生存了下來。在生劉啟前,他已經生有三個兒子。

但人的身體結構並不因為故意提前婚齡而會立刻適應。事實上,如果生育時間太早,往往造成孩子早夭。劉啟的三個哥哥都沒活下來,死因撲朔迷離。有可能漢文帝本人就帶來了什麼遺傳上的疾病。劉啟雖然活下來了,身體也不會太好。就是當了皇帝,劉啟的身體依然時好時壞,有時甚至做了交待遺言的打算,放言傳位給劉武很可能只是其中一次。而後一次更是導致不幸的後果。

這裡得介紹下劉啟的後宮。他本來早就有皇后的,姓薄。是的,是他奶奶薄太后的包辦婚姻。但不幸的是,薄皇后沒有生育孩子。這讓她在後宮競爭中處於劣勢。相對而言,劉啟更喜歡一位慄姓妃子,她為劉啟生下了三個孩子,其中包括皇長子劉榮。這樣慄姬就是實質上的皇后。那位有名無實的薄皇后後來也被廢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為誰讓路。

在七國之亂平定後的第二年,劉啟就趕緊封了劉榮當了皇太子,這樣也是某種意義上對弟弟的回答。但是沒多久,就出事了。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劉榮(影視形象)

劉榮的事不是出在他自己身上,而是他母親慄姬身上。據說,有一次,劉啟感覺身體快被掏空了,就對慄姬說:“我百歲之後,請你善待(我的其他老婆)。”很有點託孤的味道。

沒想到慄姬卻生了氣,說了很難聽的話。這讓劉啟心裡很不高興。後來,他的身體康復了,但心裡總有一個疙瘩。這時,他的姐姐長公主來說慄姬的壞話,說:“慄姬這個人啊,很陰險。她經常在陛下你其他寵愛的妃子會面時,找來一個待從對別人背後吐口水,使用巫術控制陛下你對他人的寵愛!”

劉啟聽了這番話後,當然對慄姬更沒多少好感。

這時,長公主又說:“其實要立太子的話,我感覺膠東王劉徹這小子挺不錯的,聰明伶俐。他媽王娡有身孕的時候,還夢見一輪太陽進入自己的肚子,這是大吉之兆啊!”

這下劉啟動了些心。說起王娡來,他是很喜歡的。雖然他倆只生了劉徹這一個兒子,但王娡卻還給他生了三個女兒。

但是一日夫妻百日恩,立嗣是大事,不能草率行動。劉啟還是想思考一下。可就在這關頭,一個外事官員居然給他來了個提議,說要立慄姬當皇后。這可徹底激怒了劉啟。他嘶吼道:“這是你應該管的嗎?”就把這個倒黴傢伙殺了。立即把劉榮的太子位給廢了,改封為“臨江王”。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慄姬(影視形象)

劉啟的這一通騷操作,讓劉武看到了機會。其實他是早就對皇位有野心的。就算沒有,哥哥這樣又是換太子,又是許諾言。就象在飢餓的獅子面前賣小鮮肉一般,早激起對方的貪念了。因此劉武的皇帝夢一天比一天熾熱。

不過劉武的努力與其他人不一樣,因為他有個最好的盟友,也就是他的母親竇太后。竇太后是最疼愛小兒子的。劉武就想透過老媽讓哥哥正式立自己為儲君。

結果有一天,劉武剛上京不久。竇太后就對劉啟說:“我聽說‘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實含義都是一樣的。安車大駕(皇帝的御車),應該放在梁王那裡。”

劉啟見老媽說得一臉莊重,當面答應了。可一回宮,就找到袁盎這幾個懂得古經書的人商量,問他們:“太后這樣說是什麼意思?”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竇太后和劉啟

這裡得解釋下時代背景。前面說過,漢代政府是一個在摸索中前進的政府。從劉邦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斷探索治國之道,取求可以讓國家長治久安的方略。但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政策,使中國文化出現斷層。皇帝治國除了早就被罵得狗血淋頭的秦法可依外,就只有依靠一些傳說和想象。當然,很多大臣自己本人或者師承是從秦始皇之前的時代度過來的。知道一些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他們往往成為皇帝的重要參謀。

大家聽皇帝這麼一說,就說:“太后是要立梁王為太子啊!”

“怎麼會這樣解釋?”

袁盎就說:”所謂‘殷道親親’就是兄死弟繼。‘周道尊尊’就是父死子繼。殷朝之道質樸,質樸就是效法天然的情況。親近你的親人,所以要立弟。周朝之道以文明為特色,文明就是遵照實際情況。“尊”就是敬愛的意思。敬愛是其出發點,所以要立長子為繼承人。‘周朝之道’就是太子死了,以嫡孫為繼承人。而‘殷朝之道’則是太子死了的話,就立他的弟弟。”

劉啟又問:“你們怎麼看?”

大家都說:“現在我大漢朝是以周朝為效法物件。周朝是不立弟繼位的,應該立子。所以《春秋》上就對宋宣公持批評態度。因為他死時不立子而把國家給了弟弟。弟弟接受了國家,後來死時,又反過來把國家給哥哥的兒子。但是他自己的兒子卻來爭奪王位,都說‘我應該繼父親的位’,結果把哥哥的兒子刺殺了。這就引起了宋國的內亂,禍亂不絕。所以《春秋》上說;‘君子應該是在大事上居於正道,宋國的禍亂是宣公造成的。’讓下臣見一見太后告訴她吧。”劉啟當然求之不得。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宋宣公(?—公元前729年)宋國十三任君主,做為商人之後他傳位於弟其實是依照祖制

袁盎等人就進見太后,對她說:“太后說想立梁王為嗣,那麼當梁王要去世了,那想立誰繼位?”太后說:“我就再立皇帝的兒子。”袁盎等人就用宋宣公不立自己的兒子生出禍亂,這內亂連綿五代都沒有停止的事例來告誡太后,說這是‘小不忍則害大義’的例子。

說起來袁盎是對竇太后有恩的。竇太后年老色衰之時,眼睛也瞎了。而漢文帝卻喜歡上了新來的妃子,把老婆晾在這邊。幸好袁盎據理力爭,才為竇太后保住了地位和麵子。所以現在聽了袁盎的話,太后便同意了,就讓梁王打道回府,意思是:皇位你就不要多想了。

這事可讓劉武失望透頂,後來他打聽出讓太后改變主義的是袁盎他們,於是就更氣了。原來,之前他已經為了讓大臣們支援他而做了很多工作。袁盎這些人都是收了他錢的,怎麼能這樣做。當然,袁盎也未必不是想支援他。只是沒找到機會。但甲方就是不聽你找的任何理由的。劉武於是尋思著要報復。

梁國的一些臣下也支援報復行為,只有一個叫鄒陽的反對。梁王也不跟他客氣,把鄒陽關了起來。接著一些刺客被派遣入長安,目標就是袁盎他們。可就是在殺袁盎時出了事。袁盎對他們說:”我就是袁將軍,你不要誤會了吧?”刺客說:“殺的就是你!”於是把袁盎殺了,但走時卻沒有來得及把劍拔出來。偵辦袁盎遇害案的人員仔細一看這劍,是新鑄造的。於是他們就詢問長安城中的鑄劍師傅,就有人說了:“梁國的郎官某人來鑄的這把劍。”因為這條線索而順藤摸瓜,把劉武的陰謀給揭露了。這些刺客也統統落網,一查,他們已經殺了十多個大臣。有關部門大挖特挖,追根溯源,這明明就是一起謀反大案。這可把劉啟氣得怒髮衝冠,於是派人進入梁國去調查。但這事也被竇太后知道了,於是老太太就不吃飯了,整日整夜地哭鼻子。劉啟害怕老媽哭壞身子,又不知道這事該怎麼解決,就詢問其他公卿大臣。大臣們都明白這關鍵點,認為必須要派一個懂經術的官員去梁國才能處理這事。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袁盎與晁錯是政敵,因此害死了對方,但另一方面,袁盎也是個博學忠正的大臣

原因很簡單,這事如果是其他人,判個滿門抄斬也不為過。但偏偏是梁王,又為天下所知。所以不懂得儒家經典中那些厚黑大法的人還真難以辦理。還好這樣的人最後還是找到了倆,一個叫“田叔”,一個叫“呂季”。這兩人到了梁國,與梁王一交流,好的。首先梁王交了兩個替死鬼出來,讓他們自殺。然後兩位專案組人員回到長安,剛一出在長安城西霸昌的馬廄,就要來一把火,把收羅來的梁王造反證據給燒了。可你要說為什麼不在梁國燒?那樣又怎麼能讓梁王害怕?

兩人空手來向皇帝覆命。劉啟問:“怎麼回事?”回答說:“據說梁王不知道這事,這麼做的,是他的倖臣羊勝、公孫詭乾的。現在都已經認罪服誅了,梁王沒有事。”

劉啟於是很高興,就說:“快點去告訴太后!”太后聽到這話,立刻坐起來吃飯了,氣也順多了。

司馬遷寫到這裡,都不由得讚歎不已,認為儒家經術真是治國的關鍵。

本來事情到這都應該了了。梁王也感覺到了後悔,沒多久就把鄒陽放出來。不過鄒陽在獄裡抽空寫了一篇文章,叫《上樑王書》,結果成了千古名篇。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鄒陽的著作成為千古名篇

可梁王偏偏還要整些妖娥子。說到底還是沒膽子,要他反,不敢真反。要他規規矩矩當個王爺,又擔心哥哥會報復。沒過多久,感覺還是要向皇帝做一個交代,於是帶人上京。申請報告打上去後,批了。朝庭派專車來接他。他卻早帶著幾個隨從,輕裝過去了。於是專車沒接到人。接待人員回報:“梁王失蹤了。”

朝野上下頓時和炸了鍋似的,所有人都在找他。竇太后反映最激烈,邊哭邊罵:“皇帝殺了我的兒子!”劉啟有苦說不出,只好乾生氣。

劉武呢?他躲在姐姐長公主的莊園裡好幾天,看了看大家的人反映。感覺事件鬧大了,這才出來,表現了一招“負荊請罪”。見他安然無恙,老媽和哥哥都破涕為笑,差點開心壞了。一段時期內,兩兄弟的感情又恢復到了從前。

然而好景不長。說到底,劉啟已經瞭解弟弟的心機了。儘管看到他平安無事很高興,但也只是一時感動。雞湯文中兩個人可能會盡棄前嫌,但現實不會,因為人是要幾年幾十年的相處的。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劉武再次疏遠。

當然,這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說立嗣的問題。儘管梁王已經出了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會成為劉啟煩惱的根源。

兄弟暗戰,梁孝王劉武的進取皇位之路,骨肉親情能否戰勝慾望?

館陶公主(長公主)劉嫖對皇位影響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