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菜單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長平之戰,是秦國大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大軍發生的戰爭。長平之戰發生時間是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眾所周知,長平之戰之所以爆發,導火索就是關於韓國上黨郡的爭奪。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以防備秦軍來攻。

趙國接受上黨郡,引起秦國的不滿,在此之前,秦國辛辛苦苦攻打韓國,就是為了奪取上黨郡。現在,趙國反而不費吹灰之力,就從秦國手中摘桃子了。因此,秦國決定出兵攻趙,從而最終爆發了長平之戰。那麼,問題來了,引發長平之戰的馮亭,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具體來說,馮亭(?—公元前260年),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寺莊鎮馮家莊)人。戰國時期韓國將領,馮姓祖先。公元前262年,秦國名將白起進攻韓國,奪取了野王邑。原本,野王邑是連線上黨郡和韓國都城的通道。現在,野王邑被秦國佔據,這意味著韓國失去了對上黨郡的直接掌控。在此基礎上,韓國一方面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割上黨之地請和。另一方面,派遣韓陽,通知上黨郡郡守靳黈撤離上黨郡。對於韓國來說,固然保不住上黨郡了。不過,在此之前,韓國希望將上黨郡的百姓和將士都撤回來,這無疑是降低損失的合理策略。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但是,上黨郡的郡守靳黈不肯,韓桓惠王就派馮亭接替他的位置。因此,在公元前262年,馮亭可以說是臨危受命,接受了上黨郡郡守這一燙手的山芋。馮亭到達上黨郡一個月後,和麾下官吏們說:“上黨郡與韓國聯絡的道路已經中斷了,秦國的大軍每天的逼進,韓國不能應付,不如將上黨郡送給趙國。趙國接受了我們,秦國一定會進攻趙國的;趙國被秦國攻擊,必定會與韓國親近的。韓、趙兩國聯手,一定可以對抗秦國的。”

對此,在筆者看來,馮亭的初衷,很可能是希望藉助於趙國之手,以此保住上黨郡。於是,他派遣使者到趙國,對趙孝成王請求說:“我們無法守住上黨郡,而且已經決定割給秦國,但是當地百姓皆不願接受秦國的佔據,而是甘願成為趙國百姓。現在上黨有城池十七座,臣願意全意奉獻給大王,但願大王能酌量處置。”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在這裡,馮亭的意思非常簡單,你趙國只要接受了上黨郡,就需要提供相對應的保護,也即這並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對此,趙孝成王將此事告訴給趙豹,趙豹說:“臣聽說,‘聖人認為,無緣而受祿,必定會招來禍害。’”趙孝成王說:“他們仰慕寡人的千秋大義,怎能算是無緣而受祿呢?”趙豹回答:“秦國為了蠶食韓國的土地,故意切斷上黨郡和韓國的聯絡,認為如此就能輕取上黨郡。韓國之所以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是企圖把戰禍轉嫁給我們。秦國蒙受疲勞,而趙國坐享其利。強秦不能從弱韓的手上得到上黨郡,那趙國又怎能從強秦得到上黨,怎麼能說是意外之獲呢?不如不要接受。”

與此同時,趙孝成王將此事告訴給平原君趙勝,趙勝回答說:“出動百萬大軍進攻,過一年也得不到一座城,如今白白地得到十七座城邑,這麼大的便宜,不能丟掉。”在平原君趙勝的勸說下,趙孝成王就派遣他前往韓國接收上黨郡。於是,上黨郡暫時成為了趙國的疆域。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在得到上黨郡後,趙國封馮亭為華陽君,給予民戶三萬,封其縣令為侯,給予各民戶一千,官吏都加爵三級。因此,非常明顯的是,趙國對於馮亭,可以說是厚待了。不過, 馮亭一聽非常傷心,不見趙國使者,說:“我不忍心出賣韓國的土地而作為自己的俸祿啊!”。按照馮亭的說法,他將上黨郡獻給趙國,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是順從了上黨郡百姓和將士的意願,也是為了更好地抵抗秦國大軍。當然,從客觀結果來看,馮亭此舉,無疑激怒了勢在必得的秦國,從而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數戰連勝,致使趙軍損失慘重,戰場上的局面對趙國極其不利。趙孝成王由於戰爭接連失利,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再加上廉頗固守不戰使趙國蒙羞。秦國發現趙國固守不戰,便派人散佈廉頗投降的謠言並揚言秦不怕廉頗,怕的是趙奢(曾大敗秦國)之子趙括。於是趙孝成王不聽虞卿和藺相如等的諫言,執意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更換將吏,組織進攻。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在得知趙孝成王臨陣換將的訊息後,秦國暗中任命名將白起為統帥,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切斷趙軍糧道,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中,馮亭選擇跟隨趙括一起對抗秦軍,最終戰死沙場。馮亭戰死沙場後,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郡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則留在趙國(今河北省一帶),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朝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等。

馮去疾(?—前208),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時,馮去疾任右丞相。當時,李斯做的是左丞相。秦代尊右,馮去疾名義上尊於李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突然病逝。在秦始皇去世後,趙高和胡亥合謀,矯詔賜死公子扶蘇、蒙恬等人。自此開始,秦二世胡亥和趙高執掌秦朝大權,從而加快了秦朝的滅亡。在秦朝末年,各地的起義風起雲湧。面對這一情況,李斯和馮去疾作為秦朝,自然不能坐視不理,所以就去勸諫秦二世胡亥。沒想到趙高反而誣陷李斯和馮去疾。

馮亭:把上黨郡送給趙國,引發長平之戰,其後代成為秦朝丞相!

值得注意的是,在趙高的陷害下,秦二世胡亥決定逮捕李斯、馮去疾等大臣。彼時,身為右丞相的馮去疾和將軍馮劫在被捕前商量說:“將相不受辱”,即將軍和丞相是不能被人侮辱的。於是兩個人就一起自殺了。最後,李斯也被腰斬於東市。對此,司馬遷《史記》中只記了右丞相去疾,不言其姓。但根據《漢書?馮奉世傳》的記載,馮去疾和馮劫都是馮亭的後代,馮唐、馮奉世的先輩,也即歷史上的馮姓名人,很多都是馮亭的後裔。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