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菜單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1000多年前唐玄宗在位之時酷愛鬥雞,因此許多擅長鬥雞之人都受到了他的寵幸,這些鬥雞之人往往都倚仗著背後的權勢,為虎作倀、欺壓百姓,由於得到了玄宗的愛戴他們也愈加的無法無天,詩人的這首詩就是為了諷刺此時奢靡成風的社會和無所作為的皇帝。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神雞童謠》

唐代:佚名

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這首詩並非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而是流傳與當時社會的一首民謠,在我國古代最能反映人民生活現狀的就是民謠,這首民謠也因此流傳至今。它主要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唐玄宗在位時期,在長安出生了一位訓雞能手,他的名字叫做賈昌。在他七歲時便向世人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能聽懂鳥語,理解鳥有想表達的意思,也因此成為了一名訓鳥能手。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他酷愛鬥雞,有一次看到賈昌正在擺弄著木雞,於是便將他召入宮中為自己訓練鬥雞。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賈昌把雞訓練的非常好,唐玄宗高興之餘便封他為500個訓雞小兒的頭頭,由於訓練成果十分顯著,很快賈昌便成為了唐玄宗眼前的紅人,賈昌幾乎每天都會受到皇帝的賞賜,更是跟隨皇帝東巡,一路上風光無限,賈昌父親死後,靈柩經過的地方官員們為了討好賈昌,竟然不遺餘力的徵用民夫,沿途一路護送。也正是這個時候,一首這樣的民謠就此誕生了,這也是人們為了諷刺唐玄宗而創作的。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這首詩的諷刺意義極其深厚,生了兒子的不用著急去讓他學習知識,因為在當今社會學會鬥雞,要遠比讀書寫字有用的多。你看看賈家的小兒子,今年剛滿13歲,家中的奢華程度連許多大戶人家都比不了。賈昌也是技藝高超,能號令群雞,提前知道其中的勝負,他指揮鬥雞時常常穿著繡著花紋的白色衣衫,後面還跟著一個富麗堂皇乘輿。賈昌的父親在距離長安城1000多公里的泰山中死去,賈昌奉旨回去安葬父親,沿途的官員們也是無限的巴結著。

唐無名氏一首經典,看似寫鬥雞,卻句句諷刺,為民發聲太解氣了

這首詩雖然講述的是一個鬥雞神童的故事,這詩中所諷刺的物件顯然不是賈昌,畢竟他只是一個13歲的少年。人們想要諷刺的便是喜愛鬥雞的皇帝。像這種直面諷刺,大膽直率的用如此辛辣的語言嘲笑在位皇帝的,在我國古代詩歌歷史長河中可是少有,也就民謠能有如此大的膽量。

當我們在被這首民謠的藝術魅力折服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想到了當時社會的某些不良風氣,高高在上的皇帝卻喜歡整日的鬥雞,為國家和諧立下汗馬功勞的文武百官,也不及一個13歲的鬥雞神童。據史料記載,賈昌剛剛進入唐玄宗的鬥雞場為他訓練鬥雞時,待遇就已經超過了一個禁軍士兵,唐玄宗如此這般的玩物喪志,怎麼能讓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安心的臣服與他,但是他畢竟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百姓們也只能從這首民謠中抒發自己憤憤不平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