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菜單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居移氣,養移情。”

人活一口氣,氣是生氣,是氣場,是運氣。

自古國人就重視居住環境對“氣”的影響,家宅選址一般要面南背北,避北方陰寒,迎南方陽健。

農村人在自家宅基地破土建宅,講究的家庭還要在地基埋個吉祥物,以圖家人和住宅長久安寧。

2016年,浙江台州黃岩縣礁前村的楊某,建家宅卻差點崩潰。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老宅年深太久,快要成危建,他拿出積蓄推倒重修,又保安全又改善居住條件,本來是一件好事。

可老宅推倒清理完,挖地基建新宅時,挖出一件東西卻讓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一口漆色鮮紅欲滴的棺材,赫然出現在他眼前,他在這口棺材上睡了三十多年!

以前眼不見心不煩,現在見到,心頭堵得慌,後背涼颼颼,腦袋暈乎乎的。

誰和他家不共戴天,要對他家歹毒如斯。

老宅比他年齡大,是不是初建老宅時,有人偷偷把棺材埋在了地基裡?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想想都心驚,也許楊某會在記憶中盤點幾代家人所有的倒黴事,下意識把帳都算在這口棺材上。

很奇怪,這口棺材露出的部分完好無損、漆色如新,像下葬沒多少年,看起來比老宅要年輕得多。

可老宅建好一家人住著,要想把棺材埋到地基根本不可能,這口棺材詭異得讓楊某不寒而慄。

驚恐的楊某認定,自己家裡的長輩一定是得罪了別人,讓人下了“詛咒”了!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在農村,老人們常常認為,在別人墳前屋後埋某些東西,可以起到詛咒這家人的作用。這和古代給人下巫咒,在別人屋裡放置寫著生辰八字、扎著針的小人是一樣的道理。

關於巫蠱,最著名的事件當屬公元前91年(

西漢徵和二年

),西漢發生的

“巫蠱之禍”

此次災禍牽連者達數十萬人,衛子夫及太子劉據等人皆死於此禍。

至此,巫蠱之術在宮中無人敢提,民間百姓也對此嫌惡不已。

不過,在短暫的驚恐過後,楊某和鄰居們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到楊家幾代人與誰結下過血海深仇,逼得別人對楊家下這種惡毒的手段。

這時候,人群中有人說到:

“該不是挖到古墓了吧?”

一語驚醒夢中人,楊某和趕來看熱鬧的鄉親,開始傾向相信可能挖到了老墓葬。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老宅地基挖得淺,沒有挖到老墓葬,新宅擴大居住面積地基挖得深,挖到了老墓葬,應該是對這口血色棺材最合理的解釋。

儘管棺材品相如新,怎麼看都不像古代葬品,不過楊某還是把情況報給了當地文物部門,地基挖掘也暫時停止。

不管是不是挖到古墓,楊某都希望考古學家來做個鑑定,好讓他搞清棺材的來歷,解開心頭縈繞不散的陰鬱。

虧得楊某被驚著了,隨後又有了文物意識,停工沒有繼續挖,文物部門的人來了,棺材還沒有動過,棺材四周的環境,也基本保持完好。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文物工作人員清理掉棺材上的浮土,用專業手段深挖下去,一個完整的墓穴就呈現出來,一塊塊的墓磚清晰可見。

從墓穴的結構、材料,以及棺材的形制,文物專家確認這是一座古代墓葬。

這個結論讓楊某鬆了口氣,雖然農村迷信的詛咒之說屬於封建迷信,但多多少少還是會對人的內心產生影響。

紅棺材的身份搞清楚了,圍觀群眾感興趣的方向又變成了:

這到底是哪個朝代的墓葬,棺材中會不會有珍寶?

文物專家當然第一步也是要斷代,棺材中有沒有珍寶專家也很想知道,只是專家眼中的珍寶,和圍觀群眾的期待有所不同,他們更瞭解一些不起眼的東西,作為文物的價值。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根據墓穴基本情況,文物專家心裡有了大概的斷代, 不過要確認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證據就在棺材裡,文物專家把棺材完整地清理出來,但沒有急著開啟。

很多深埋在地下年代久遠的物品,接觸到空氣產生氧化後會立即毀壞。

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兵馬俑的時候,沒有經驗貿然挖掘,

具有珍貴文物價值的竹簡遇到空氣全成了粉末。彩色陶俑也全部失去顏色,留下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開啟棺材前,文物專家做好了萬全之策,他們先給棺材排水。圍觀的群眾感到奇怪,棺材看上去沒有沾水,而且密封完好塗著油漆,裡面怎麼會有水呢?

等專家在棺材上打了幾個小孔,接上專用的管子,圍觀群眾開眼了,

所有的管子細水長流,完全停不下來,棺材就如同一個大水箱。

既然是古代的墓穴,那少說也有幾百年,雨水、地下水不斷侵蝕,就算是鐵棺也會被歲月鏽穿進水,何況是木材。

這個墓穴的棺材,從品相上看,防腐性已經夠好,棺材裡都是水,棺材本身卻一點沒有腐朽。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棺材選用的木料,一般都會充分考慮到防腐性,比如較貴的沉木,楠木,便宜點的杉木,都有比較好的防腐性。

沉木本身就是在沼澤中浸泡出來的木材,自然不會被水腐朽。

所以很多年代久遠的棺木,不會腐朽還能用來製作古琴。

適合做琴的老料,因為內部結構經時間的塑造更加穩定,不易開裂,纖維也更鬆散,發聲更松透,內部水分、油脂久因埋地下,反而更少,密度降低利於共振,一些愛家覺得比新料做的琴效果要好。

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就有棺木製琴的記述:

“又常見越人陶道真蓄一張越琴,傳雲古冢中敗棺杉木也,聲極勁挺。”

越地就在浙江,沈括是北宋人,看來至少北宋時浙江就有用棺木製琴的喜好。沈括記載的是敗棺,棺木多少已經腐朽,造出來的琴還“聲極勁挺”。

要是楊某宅基地挖出的這口棺木用來制琴,找個好斫匠,說不定能製出一張名琴。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棺材放著水,墓穴的清理還在繼續。文物專家很快有了意外之喜,發現墓穴一牆之隔還有個墓穴,顯然是個合葬墓。

挨著的墓被盜過,棺材被嚴重損毀,屍骸丟到了棺材外,棺內隨葬品已經蕩然無存。

即便如此,文物專家還是在這個被盜過的墓中,有了重大發現。墓中的一個石制墓誌銘,清楚記載了兩個墓主的身份,

而且沒有被盜的這個墓主,身份還很有來頭。

墓穴清理出來時,文物專家測得墓穴長三米寬五米,規格不是什麼大人物。

墓誌銘卻顯示,墓主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七世孫趙伯澐,死於南宋嘉定九年即1216年,距墓穴出土時剛好八百年。

旁邊的墓葬的是趙伯澐的正妻李氏,墓誌銘是李氏親作。墓誌銘記載了趙伯澐一族來臺州黃岩縣的經歷。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南宋初年,趙伯澐的父親、趙匡胤六代孫趙子英,遷居黃岩縣,成了黃岩縣戶籍人。

紹興二十五年,即1135年,趙伯澐當上了黃岩縣丞。縣丞是八品政府官員,相當於副縣長。

宋高宗趙構在靖康之難後第二年(1128年),在應天(南京)稱帝,開啟南宋,年號建炎。

1131年被金軍追到越州,他立志來了句

“紹祚中興”

要重整河山,把年號也改為“紹興”,越州後來也改名叫紹興。

趙伯澐之父趙子英是趙匡胤六代孫,正宗正脈皇室後裔,在宋朝天下為什麼才混個副縣長呢?

沒辦法,聽起來是開國皇帝的嫡系,可趙匡胤之後是弟弟趙匡義繼承皇位,從此趙匡胤之後就成了皇室旁系,淪落到當副縣長的地步。

趙伯澐連副縣長都當不上,只在死後追封了個通議大夫。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很多家族都有家譜,可惜家譜中久遠的記載,不容易找到歷史證據。而趙伯澐之妻李氏撰寫的墓誌銘,和《黃岩西橋趙氏宗譜》的記載完全相符。

連趙伯澐在慶元二年(1196年),主持修建現在的省級文物黃岩五洞橋,墓誌銘也有記載,和史料對接得嚴絲合縫,所以墓主人的身份算是正式確定了下來。

趙伯澐的墓地位不高,卻對研究宋朝皇家宗室很有幫助,文物專家和圍觀群眾,對開棺都充滿期待。

棺材的水放了一天才放幹,文物專家要開棺卻找不到開口。專家們各有強項,文物單位調來棺材結構專家,在棺材上清理尋找到一條極難發現的縫隙。

開棺前要先清場,採取保護性措施。放水時,開的幾個孔相當小,就是怕空氣進入太多,毀壞棺材裡的文物,開啟棺材,更要小心翼翼。

還有,水銀會被墓葬用來防水、防腐,據探測,秦始皇陵就用了上百噸水銀,替代江湖河海,不僅能防水、防腐,還能毒殺盜墓賊。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趙伯澐棺材裡大量積水,有大量水銀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以防萬一還是應該讓圍觀群眾迴避,再說也不知道棺材內,有沒有其他危害人體的物質。

棺材一開啟,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塊玉佩。

經查證,這塊玉佩乃是李煜的祖爺爺——南唐的開國之主李昪的祭天之物。

玉佩是代表南唐皇權的國器,南唐後主李煜降宋之後,趙匡胤收繳了這枚玉佩。

李煜因為對故國的“幾多愁”,被趙匡胤賜御酒“醉”死,南唐的這個玉佩徹底換了主人。

趙伯澐棺材的考古證明,趙匡胤死後這個玉佩沒有認新主,一直留在趙匡胤嫡系後人手中,直到八百年後進了國家的博物館。

這個玉佩材質名貴,用途至尊,年代久遠,內涵量大,真要拿去拍賣,價格一定會高得嚇人。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除了玉佩,棺內還有很多服飾,衣褲、鞋襪、配飾種類齊全,為研究南宋的常服,和皇家宗室的禮服,提供了很好的實物佐證。

其中的絲織品,更是研究宋朝絲織工藝不可多得的材料。

南宋是我國絲織品的一個巔峰。我國的絲織業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出現。明清以來,說起絲織都會想到南方。

江南織造名垂青史,不管是嘉靖皇帝把江南織造當成私庫揮霍,還是《紅樓夢》靠著江南織造,建起富貴奪人的大觀園,給人的感覺都是絲綢太來錢了,那個時代要發財,就要到江南搞絲綢。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其實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我國的絲綢都出自江北,江南的人甚至都不會造絲綢,更不會有江南織造這種機構。

西漢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纖維密度僅僅11旦,重49。5克,那時的絲織工藝高超得令人髮指,不過是北方的技術,南方人只能羨慕嫉妒恨。

最初的轉折發生在三國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南遷把絲織業帶到了南方

。隋朝開建京杭大運河,進一步增強了南北溝通,絲織技術在南方又有了一定發展。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不過到了唐朝,絲織業在南方都還不流行,南方掌握絲織技術的人還相當少。《唐國史補》有這樣的記載:

“初越人不工機杼,……”

這和明清時期,江南遍地繡孃的景象大相徑庭。

安史之亂又是北方最遭殃,為了財政,唐朝在局面較穩定的南方發展絲綢業,於是

“密令北地娶織婦以歸。”

這不是娶愛情,是娶技術、娶富婆,掌握絲織技術的“織婦”就是富婆。

娶要悄悄娶,不然北方會和南方幹架,或者獅子大開口要聘禮,所以是“密令”。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不過唐朝這波操作,雖然讓“越人”織出了很多花樣,但還沒有造成絲織業的南北反轉,北宋時期絲織業仍然以北方為主。

靖康之難北方的絲織工匠基本都留不住了,紛紛逃到南方。

南宋建都應天(南京),又遷都臨安(杭州),圍繞這兩個中心,江蘇、浙江的絲織業空前繁榮起來。

有種專業統計算出,

大唐的GDP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五十八,南宋的GDP卻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五

,而唐朝的領土面積是宋朝的四倍多,比半壁江山的南宋更不知大到哪兒去。

南宋恐怖的GDP,有絲織業巨大的貢獻。

南宋海運興盛,海上絲綢之路造就出很多超級富豪,中產階級水平也大大超過北宋。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北宋晁蓋等智取生辰綱,十萬貫就是潑天的富貴。北宋中產階級家產,上限也就一千五百貫左右,十萬貫確實算“潑天”。

南宋中產階級家產,上限達到一萬貫,十萬貫八個人分,每個人也就是中產水平,算不上“潑天”。

就算南宋米價比北宋貴三倍,中產家財也遠超北宋。消

費能力的提升,對南宋的絲織業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絲織品儲存下來不易,趙伯澐棺材中所遺存的衣物都是中國絲織業巔峰時期的絲織品,件件都彌足珍貴。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不過文物專家在取趙伯澐身上的衣物時,卻遇到了麻煩。

細緻剝開覆蓋在屍體身上的絲棉被,文物專家發現衣物和屍體已經粘連在一起,在墓中沒有取下衣物的技術條件。

當地的文物專家想起,浙江大學為杭州絲綢博物館研發了一套考古天眼。

這套裝置,包括房間頂上二百零八盞LED燈,為文物成像提供無影環境;房間牆上環繞二十四臺工業照相機,可對文物進行3D成像;內嵌式的軟體系統,智慧控制光源、照相、3D成像等環節,在天眼下剝離屍體身上的衣物,能夠最大限度留下文物的資料。

聯絡杭州絲綢博物館,當地文物專家卻得知,天眼系統還要經過一個月的除錯才能使用。

一個月等不了了,在給棺材放水時,文物專家儘量把孔打小一點,就是為了防止進入棺材內的空氣太多,對文物造成損害。

這時棺材已經開啟,如果不對紡織類文物及時處理,包括屍體身上的一些織造物,很快就會氧化成粉末。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

怎麼辦?一條路堵了再找一條路,技術時代不會眼睜睜看著文物消失。

文物專家決定將趙伯澐屍體連同一些織造品,放進恆溫冰櫃儲存,等待杭州絲綢博物館的天眼除錯完成,再對屍體身上的衣物進行剝離,

甚至可以等到確保剝離成功的技術出現,才將文物從冰櫃中取出。

文物都在趙伯澐的棺材內,一口棺材,卻出土了

“宋服之冠”

以前出土的宋服,從來沒見過種類和花式這樣齊全,很多關於宋服的實物空白,都被這次出土填補,絲織技術和經濟發展的脈絡,從這樣文物中,也顯示得更加清晰了。

六十六件文物,大多是趙伯澐的服飾。

有了這些服飾樣本,以後拍南宋題材的歷史劇、穿越劇,南宋員外的角色,服裝就能更好地真實帶入,觀眾欣賞也有了可信的依據。

農民翻新老宅挖出一具紅棺,以為有人咒他,專家來後挖出多件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