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菜單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後梁(907-923)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它的建立標誌著唐朝的正式滅亡。當時,後梁地區的人們是可憐的。他們原以為終於有了喘息的機會,但最終也只是黃粱一夢。在後梁建立初期,開國皇帝朱溫還是有點一代梟雄的風範。他在政治上做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革除了唐朝的一些積弊,獎勵農耕,減輕租賦。然而朱溫並不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在他的統治之下,後梁沒過多久便戰火連天,民不聊生。在後梁短暫的16年生命中,先後歷任了三個皇帝,而且這三位皇帝都不得善終,其結局讓人震驚。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開國皇帝朱溫稱帝不久,便因積勞成疾而病入膏肓,不得不從前線退至洛陽修養。不料在養病期間,朱溫竟被自己的三兒子朱友珪幹掉了。

朱友珪篡位,成為後梁的第二任皇帝。然而朱友珪連龍椅都還沒坐熱,第二年就被自己的四弟朱友貞逼宮,無奈之下只能自殺。

第三位皇帝朱友貞活得比他的哥哥要久一點,也沒有自己父親和哥哥那麼淒涼諷刺,被至親“大義滅親”。但他其實也好過不到哪去。在他統治期間君臣離心,朝臣紛紛離他而去,並投到他的死對頭晉王李存瑁門下。最終篡位大戲又一次上演,他被李存瑁逼宮,自殺而死。

歷史長河中不乏弒父殺兄的王朝。一方面是因為皇權至高無上,讓人貪戀。另一方面,生在君王家有太多的不得已,有時候在各方勢力的影響下,人們不得不選擇奪權。然而儘管皇室眾人從小在政壇浸染,他們也還是有人性的,也知父慈子孝、手足情深。

那麼為何他們還能做出如此違背倫理之事?一直以來,筆者都相信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他們父子三人的悲慘結果必然有其合理的原因。

先來說說第一代皇帝朱溫。朱溫自宣武鎮起家,於唐僖宗乾符年間投效黃巢,逐漸晉升為大將。中和二年,戰敗投敵,歸在唐僖宗門下,從此與大將王重榮並肩作戰,屢戰屢勝。

人們原以為他將成為人人讚頌的大唐英雄,卻沒想到他在擊敗黃巢之後成了唐的叛徒,將勝利果實收入囊中,自己稱帝。從他早期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出他具有很強的軍事實力,算得上戰場上的佼佼者。但是他的人品存在很大問題,毫無忠信可言。

如果讀者朋友以為他也就為人不實罷了,那可就錯了。草莽出身的朱溫在稱帝之後很快就暴露出他齷齪的本質。後梁建立後,朱溫仍然連年征戰,與晉國(後唐)抗衡。說來也奇怪,一直打勝仗的朱溫,在晉國面前總是翻跟頭。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不少皇子為了爭寵,甘願獻出自己妻子,且毫無羞恥之心。皇子們利用自己妻子入宮侍寢的機會,打探訊息,謀劃奪位。朱溫養子朱友文之妻,貌美靈巧,深得朱溫寵愛。因此,朱溫對朱友文非常寵愛,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親兒子。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如果讀者朋友以為他也就為人不實罷了,那可就錯了。草莽出身的朱溫在稱帝之後很快就暴露出他齷齪的本質。後梁建立後,朱溫仍然連年征戰,與晉國(後唐)抗衡。說來也奇怪,一直打勝仗的朱溫,在晉國面前總是翻跟頭。屢戰屢敗讓朱溫心中異常煩躁,於是他便濫殺無辜,以殺人尋找快感。此外他還縱慾宣淫,經常將大臣之女招入宮中,強迫女子侍寢。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還覬覦自己的兒媳!不少皇子為了爭寵,甘願獻出自己妻子,且毫無羞恥之心。皇子們利用自己妻子入宮侍寢的機會,打探訊息,謀劃奪位。朱溫養子朱友文之妻,貌美靈巧,深得朱溫寵愛。因此,朱溫對朱友文非常寵愛,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親兒子。

這麼看來,朱溫的性情是極其卑劣的。朱溫對自己的子女談不上有什麼真感情,尤其是對他的庶子朱友珪。

關於朱友珪的出生,各種史籍的記載是比較一致的。《新五代史》稱“友珪者,太祖初鎮宣武,略地宋、亳間,與逆旅婦人野合而生也”;《舊五代史》稱“友珪,小字遙喜,母失其姓,本亳州營妓也”;《資治通鑑》稱“郢王友珪,其母亳州營倡也”。不論是“營妓”、“營倡”,還是“逆旅婦人”,都是古代“軍妓”(相當於近代的慰安婦)的別稱。在正史記載中,朱友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生母是妓女的皇帝。從朱友珪母親的身份,我們就能明白,朱溫對他們母子並不重視,朱友珪幼年也活得十分卑微。或許他把這種不幸全部歸結於自己的父親,因而最終選擇弒父。

弒父奪權終究是被世人詬病的,更何況朱友珪還是一個庶子,一個軍妓的兒子。對朱友珪的反對之聲,從未消止,但最初大多數反對的聲音但是無力的。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受詛咒的王朝後梁——立國16年,歷任皇帝都不得善終!

弒父奪權終究是被世人詬病的,更何況朱友珪還是一個庶子,一個軍妓的兒子。對朱友珪的反對之聲,從未消止,但最初大多數反對的聲音但是無力的。直到朱友貞出手,反對者才佔了上風。而最終反抗成功的決定因素,則是楊師厚的加入。

起初楊師厚猶豫不決,對其部下說:“我與友珪君臣之分已定,今無故改圖,別人又會怎麼議論我?”馬慎交勸喻說:“友珪以子弒父,天下人皆知,友貞是太祖至親之子,仗義討賊,名正言順。如果一旦事成,令公又如何相處?”楊師厚醒悟,決意支援朱友貞。

強強聯合,朱友貞成功稱帝。之後,為了獎勵之前支援自己的臣子,朱友貞大舉封賞,以致財政緊張、軍糧不足。更要命的是,他任用貪官汙吏,搜刮民脂民膏,輕信小人讒言。在楊師厚死後,朱友貞強行將楊師厚的軍隊一分為二,但將士大多不想分離,最終縱火掠奪,劫持節度使,請降於晉。朱友貞親小人,遠忠臣,朝廷內部矛盾逐漸激化,許多忠臣心灰意冷,投奔於晉。晉如虎添翼,乘勝追擊,直驅開封府。

深入探究這三位皇帝的經歷後,我們或許不再會為他們的下場唏噓。

唐朝詩人杜牧早就借古告誡後人“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然而這三位皇帝絲毫沒有領悟,一味地獨斷專行,暴虐猜忌,只享受帝王的權力,不履行帝王的使命。俗話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早來與來遲”,所以他們的下場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