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菜單

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不同於六朝等割據政權定都於建康,南宋乃將行在設於臨安。自古在臨安定都的只有兩個王朝,一是南宋,另一王朝(國)則是五代時期的吳越國。吳越國勢力範圍只在越地,建康城並不在其勢力範圍內。

但南宋幅員遼闊,自淮河以南都在其勢力範圍內,舍建康而選擇臨安的原因何在?

其實,南宋定都選擇無非兩個城市,一是建康,一是臨安。二城相去不過五六百里,一瀕長江、一瀕錢塘。一是六朝古都,一是東南形勝。

關於建都的問題,南宋君臣進行過多次討論。君臣討論的定都地點也是圍繞著建康和臨安。樓炤等臣僚主張定都臨安,“今日之計,當思古人量力之言,察兵家知己之計。力可以保淮南,則因長江為險阻,權都吳會,以養國力”。

此時還是高宗出海逃避之前,樓炤便已主張升格臨安的行政地位。高宗每次駐蹕臨安,均有反對的聲音,刑部侍郎衛膚敏、福州知州張守等人屢次力諫定都建康。孝宗時期,陸游等人反對臨安為都城的論調依舊非常激烈,“某聞江左自吳以來,未有舍建康他都者……”臨安和建康雖相去不遠,但實際情況則千差萬別。

宋高宗趙構的歷史評價雖不高,但其能在國家飄搖之際於江南建立並穩固南宋王朝,也非泛泛庸才。他力排眾議選擇臨安作為臨時都城,有四方面原因。

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一)魏晉至南宋臨安經濟的迅猛發展

魏晉時期,北方戰亂頻頻。雖然南方的開發不太完善,但卻相對穩定。晉代衣冠南渡,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給南方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及先進的生產技術,再加上六朝在江南數百載的經營,江南得到了全面開發。

隋朝統一中國後,統治者廢除錢塘郡,建制杭州,州治為餘杭縣。

唐代時,杭州隸屬於江南東道與浙江西道,出現了“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的盛況。到了五代吳越時期,臨安的發展則更進一步。錢鎦定都於吳越國,成為吳越國主。五六十年間,吳越國雖偏安一隅,但江浙一帶少有戰亂,經濟得到穩定發展,才有了“錢塘富庶,由是盛於東南。

北宋時期,臨安發展更為迅猛。歐陽修評價:“四方之所聚,百貨之所交,物盛人眾,為一都會”,“今其民幸富完安樂,又其俗習工巧,邑屋華麗,蓋十餘萬家。

。自魏晉以降,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臨安的繁盛一日勝過一日。到了北宋,已成為東南地區的大都會。

(二)便捷的交通

在政治考量方面,臨安城的位置對於統治者來說更為安全。南宋剛剛建立時,政權並不穩定,金軍數次兵下江南,高宗泛舟出海才得以逃脫,他對金軍的心理恐懼是可想而知的。臨安城位於江南腹地、錢塘江北岸,若金軍攻破南宋淮河、長江防線,那麼南下進攻都城尚有一些緩衝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足夠讓南宋君臣出海躲避。

建康的地理位置就沒有太大優勢,只要金軍能夠渡過長江,金陵城破就如探囊取物。即便金軍不直攖南宋正面,只要佔據長江中上游的優勢地帶,幾路進攻,也能順利東下,如隋滅陳之戰。

另外,金軍不時南下騷擾南宋邊境,騎兵是其優勢,適合在平原地區作戰。“女真族素以弓馬見長,武將們所率騎兵極具快速機動性,使其有較強的正面衝鋒和兩翼迂迴包抄的能力。

金初期在攻打城池時,多以騎兵為主,並運用‘集中優勢兵力’‘出其不意’‘先打外圍,後擊中間’等攻城戰術,使金朝能在短短的數年間攻下遼、宋的眾多城池。”

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杭嘉湖地區水網密佈,金人南下不善水戰,且有天目山山脈作為天然屏障,不利於金人展開進攻。但是建康城就不一樣了,四周多是平原,若金人能渡過長江,建康也就無險可守了。

在經濟地理方面,臨安位於江南中心腹地,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臨安城是對外貿易的大城,在北宋時期便設立市舶司。《淳祐臨安志》中有“道通四方,海外諸國,物資叢居,行商往來,俗用不一”。

臨安北面是自唐朝便設立市舶司的對外貿易大城秀州,南面是與東亞地區貿易頻繁的明州。臨安還是兩浙中心,商賈往來貿易頻繁,南有錢塘江之交通便利,北有太湖魚鹽之富,東濱大海。還值得一提的是大運河。臨安是大運河的南起點,不管是南宋中央向淮河邊界軍區運送物資,還是南北雙方進行貿易,都是極為便利的,物資可從政治控制中心直接到達南宋境內的大部分地區。

向北可沿著江南運河到達長江,再從長江經山陽瀆到達淮河與金國的邊界;向西可透過江南運河到達長江,再逆流而上到達川蜀地區;向東、南可由錢塘江出海到達浙、閩、粵沿海地區,水運極為便利。

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三)符合宋朝北方官僚士大夫的文化認同

在社會風氣方面,臨安城更像北宋都城汴京。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官民皆形成奢靡享樂之風。唐朝時在時間、空間上嚴格限制的市到了宋朝都已放開了。

宋代坊與市相雜而居,曉市、草市、夜市更加普通,也出現供城市居民娛樂的場所瓦勾欄。北宋汴京工商業之發達,可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管窺其貌。臨安城富麗堂皇、繁榮熱鬧,其繁華絕不遜於汴京。

“臨安城的商業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坊市制度,自大街及各個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沒有一間虛空的房屋,可以說沒有一家不做買賣的。

北宋中期,歐陽修在《送慧勤歸餘杭詩》中寫道:“趣俗僭宮室,傾資事雕牆;佛層尤其侈,耽耽似侯王,文彩丹漆,四壁金火輝煌,上懸百寶蓋,宴坐以方床……煙霏四面起,雲霧什芬芳;豈如車馬塵,鬢髮染成霜。”

他認為臨安與汴京相比,東南的奢靡之風更甚。

南宋為何選擇定都杭州而不是六朝古都的南京!

在宋朝奢靡享樂之風下,宋朝士大夫自然而然選擇了與汴京極其相似的臨安城作為其都城。相對於建康來說,那些保守的君臣在臨安可以繼續享樂,在建康卻要隨時面對南下的金軍。當然,臨安城畢竟是江南城市,在飲食風俗、娛樂愛好等方面不可能與汴京無二致、甚至可能大相徑庭,於是南宋君臣們便主動興建一個與汴京相似的城市,以此來懷念舊都。

“當時城中的許多建築都是仿效汴京而建,比如南宋臨安的皇宮,不僅規模和汴京的皇宮相仿,而且連宮殿的格局也和汴京相同。再如臨安大內麗正門前的宮廷廣場也是仿照汴京而建,並在廣場的四周設有紅漆杈子,限制行人透過。

在文化背景方面,臨安與汴京也非常相似。唐代雄渾萬方的詩到了宋朝則變為了婉約柔美的詞,且宋詞在意向上更多柔美清婉之物。臨安位於西湖之畔,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是個風景絕佳的城市,自然得到宋朝士大夫的青睞。

宋朝是一個文人的時代,自太祖以來文人地位極高,他們能夠擔任武職,也有“不殺士大夫”為依仗。於是北宋便產生了宋代所特有的文人文化,這種文人文化促使宋代士大夫選擇了臨安作為都城。這座城市給予了他們更多的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