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菜單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彭懷文

接著昨天的話題。

六、費用支出的計稅基礎如何確定?是否需要確定遞延所得稅?

在知乎上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計稅基礎為什麼不是2400-600呢?

遞延所得稅負債=賬面價值-未來可抵扣。但是答案中的1800是本期抵扣的。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截圖

截圖中老師的解析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容易理解嗎?——我估計能理解的人看一眼就理解了,不能理解的還是不容易理解。

對於該問題,老彭發揮一貫熱心的作風,給出了一個另類的回答,大家是否妥當:

廣告費支出,既不是資產也不是負債,所以要單獨理解它的計稅基礎是困難的,因為會計準則或教材裡面只說明瞭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而沒有說明損益類科目和權益類科目的計稅基礎。

我們要這樣理解:廣告費支出從何而來?是不是從資產而來的?--用銀行存款支付的嘛!

所以我們先把損益類的支出,想象還原回去就是--資產,然後在看資產的計稅基礎。

案例中支出了2400萬元,銀行存款2400萬元的計稅基礎就是2400萬元。

根據稅法規定,案例中廣告費支出可以稅前扣除1800萬元,這個計稅基礎是不是已經就耗用了,好比一項固定資產計稅基礎是100萬元,當年折舊稅前扣除10萬元,是不是計稅基礎就減少了10萬元,我們不能再說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還是100萬元。那麼,廣告費支出是不是就剩下600萬元了呢?因為稅法規定,以後年度還可以繼續稅前扣除,所以這個計稅基礎就可以繼續保留下去,如果不能稅前扣除了,當然就沒有計稅基礎了。

不管是否妥當,先說說我的思維邏輯,還是用流程圖來說明吧。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6

大家覺得老彭的解釋,是否說的過去呢?您有什麼好的解釋,主要是指通俗和容易理解的解釋,歡迎留言分享。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廣告費支出,雖然我們可以確認它的計稅基礎,但是卻不一定要確認它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原因還是在於“謹慎性原則”。因為以後年度是否能得到扣除稅前扣除,屬於一個未知數,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只有在能夠繼續扣除的機率非常高的情況下,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與廣告費支出類似,包括職工教育費支出、業務宣傳費支出(應和廣告費合併)、公益性捐贈支出等可以跨年度結轉扣除的,都是存在類似的問題,不再贅述。

對於這類支出,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我們一定要牢記“謹慎性原則”。對於“謹慎性原則”,老彭的理解就是儘可能少的確認資產,同時要儘可能多確認負債,最終達到儘可能少的確認利潤的目的。

同樣的道理,企業發生虧損的話,如果完全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話,應該確認負數的“所得稅費用”,從而也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但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原因還是在於“謹慎性原則”,要充分地考慮虧損在未來是否能夠得到彌補從而實現抵稅而少繳稅的可能性。

所以,有時“權責發生制原則”也要屈服於“謹慎性原則”!

但是,也有二者工作作用的,比如:

對於直接計入權益類科目“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等,會計上也基於“謹慎性原則”(主要是避免上市公司用來操縱利潤),直接計入權益類科目,而不準計入損益類科目。計入後,也要考慮到這些收益在最終實現的時候,也是要交稅的,而且交稅的原因和對應的會計期間是計入的當期,所以在“謹慎性原則”和“權責發生制原則”的共同作用下,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所以,才有我文章開篇說的,遞延所得稅就是會計核算原則的集中體現!

七、遞延所得稅與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扣除額之間關係

在前面的敘述中,反覆出現了“計稅基礎”與“可稅前扣除額”,那麼與遞延所得稅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由於資產、負債等計稅基礎計算方式並不一樣,還是分別說明。

(一)資產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與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扣除額之間關係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7

不多說,仔細看圖。搞不明白的,或者有不同看法的,歡迎與老彭探討交流。

(二)負債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與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扣除額之間關係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8

(三)費用或支出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與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扣除額之間關係

由於部分費用或支出,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繼續在稅前扣除,因此也可能存在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情況。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9

八、虧損導致的遞延所得稅

由於虧損可以結轉以後年度繼續在稅前彌補,導致抵扣而少交稅,因此也可能存在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情況。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10

九、稅務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的收入導致的遞延所得稅

會計上確認收入,是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確認。而稅法對應稅收入的確認,雖然大部分也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但是也有部分不是,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表《A105020未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納稅調整明細表》就列舉了很多種情形。

遞延所得稅很難嗎?我給你最通俗和最全的解釋(三)

圖11

由於“所得稅費用”需要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確認,因此對於稅務上未按照此原則進行的就必須“糾偏”,其結果就是確認遞延所得稅。

先休息一下,明天繼續。

明天應該就能結束了,明天主要講述實務中如何確認:所得稅費用以及遞延所得稅的後續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