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人能養上千頭!雲和這個“數字豬場”不簡單

菜單

一人能養上千頭!雲和這個“數字豬場”不簡單

在雲和縣緊水灘鎮金水坑村,80後雲和小夥劉孟寧透過數字化改造提升技術,辦起了雲和第一家集約化規模養豬場。背靠綠水青山,數字化不僅為深山裡的畜牧業賦能,也擦亮了劉孟寧養豬事業的生態底色。近日,記者來到該養豬場,透過數字管理平臺,雲和縣鎧源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孟寧向我們一點點揭開了“數字豬場”的神秘面紗。

一人能養上千頭!雲和這個“數字豬場”不簡單

“母豬懷孕144天之後開始產豬仔,產完小豬、過完月子假期後將離開這個既寬敞又明亮,24小時定時定量投餵、實時遠端監測的分娩室,重新等待人工配種。而小豬21天左右開始斷奶,斷奶之後轉到保育室……”在這個佔地5000多平米的數字豬舍,從出生到出欄,一頭豬的全生命流程一目瞭然,實現了自育自繁自養的閉環,建立了食品安全保障和可追溯體系。

一人能養上千頭!雲和這個“數字豬場”不簡單

據劉孟寧介紹,他先後投入1100多萬元,引進自動化通風、空氣過濾、環境監測等設施裝置,實現環境控制 、精準飼餵、無害化糞汙處理的全自動化。得益於“數字轉型”,生豬存欄量能達到1萬頭,集約規模化使得管理更高效、品質更好把控的同時,也大大節約了成本。“以前一個人只能養500頭豬,但透過數字化管理後,一個人能養1000至1500頭豬。以前傳統人工養殖,需要用到十六七個人,現在只要六至八人,透過這套裝置一年還能節省10%的飼料。”劉孟寧告訴記者。

前不久,劉孟寧利用廠房的空地,修建了植被景觀,讓豬場的門面裝扮一新。經過美化、綠化和潔化,“數字豬場”與周圍的綠水青山更加相得益彰。而在大門外的小山坡上,劉孟寧流轉來的3000多平方米土地已經完成平整工作。

結合美麗牧場建立,劉孟寧的下步構想繼續升級,豬場的“數字轉型”之路將向著農旅融合的未來大步快進。“我計劃建一個農旅融合的放養型牧場。在這3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放養中國本土的地方豬品種,如‘兩頭烏’‘藏香豬’‘黑豬’等,讓大家品嚐到純天然、高品質的豬肉同時,也能領略到美麗牧場的獨特魅力。”劉孟寧說。

藍媒聯盟·雲和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