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菜單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是人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本文由法老三叔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魯迅先生曾經對《史記》這樣評價過,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算是給予了很大的肯定,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首創的紀傳體編史的方式為後代正史所傳承,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史記》本身並非是完全科學正確的,他也存在著很多疏漏。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史記》的野史傳說

《史記》中出現很多的野史傳說,司馬遷是漢代人,對於三皇五帝時期已經很久遠了,史料本來缺乏。再加上焚書事件,秦始皇焚書將其他六國和民間藏書都付之一炬。秦國宮內還保留著大量的經書子集主要是依據秦國統治需要而保留下來的,因此到了漢代,手裡可以查閱的資料主要就是《秦紀》和《戰國策》,這裡都是正史而正史往往為統治者服務,記載的很是簡略。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然而民間總有滄海遺珠和野史傳聞,也不是說這些野史傳聞沒有價值而是諸如此類半真半假的事件就需要多加考證研究。而司馬遷在這一方面卻有所不足,對於無法確定正誤的史實,都將其保留了下來,在文中就會出現自相矛盾的點。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為秦異人的親生子,而在《呂不韋列傳》中又說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司馬遷將秦始皇為呂不韋兒子這個民間傳聞也當成正史寫了進去。而眾所周知的“烽火戲諸侯”也被證實是司馬遷的藝術加工,歷史上就沒有這回事。還有古代帝王出生的時候的異象,如“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這類神話故事在史記中比比皆是,《春秋》就十分簡潔明瞭,絕沒有半句廢話。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時間線的錯誤

在時間線上面出現紕漏,在《蘇秦張儀列傳》中兩位縱橫家四處遊說,在權謀之間翻雲覆雨可謂是精彩異常。在這裡司馬遷將張儀和蘇秦劃為同一個時代的人,根據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提供的資訊說明,張儀是在蘇秦之前就已經名滿天下了,而蘇秦是在張儀死後才在諸侯國之間活躍起來,那麼《史記》中張儀被蘇秦激怒的故事就不可能發生。除此之外,三皇五帝的記載也比較混亂。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故事的藝術加工

《史記》的故事性很強,按理說,史書都是十分枯燥無味的,因為史書要做到客觀公正,私人感情最好不要帶太多。而司馬遷的《史記》夾帶了太多的私貨了,他自創紀傳體卻第一個打破規則,將項羽歸到本紀中,一代霸王自刎烏江,卻是讓人惋惜。而對於漢高祖劉邦,《史記》中將他描述的十分流氓氣,看完會想這種銀為什麼會成為一代開國君主,難道就是運氣好,找了一堆的得力助手。在《史記》中一個優點就是司馬遷透過他深厚的文學修養和高超的藝術手段將人物事件都井然有序的結合在一起。但是問題就出自這,司馬遷大概是個細節控,人的動作表情都描寫的太詳細,他好像開啟了上帝視角。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鴻門宴中,出現很多小細節。比如“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這種位次排列就算了,古人講究多。而范增多次看項羽,還舉玉佩示意這種小動作都寫的明明白白,這不知道的還以為司馬遷就在現場看著他們搞事情呢?

魯迅高度評價的《史記》,卻出現了多處錯誤,誤導了人們幾千年

還有,樊噲衝入宴會內,“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而項羽的反應是“項王按劍而跽”,就是項羽雖然還是跪坐著但已經有警惕心按著劍,這是一種下意識的自衛,一般人還真的注意不到。司馬遷卻寫出來了,所以在看《史記》的時候就特別有意思,可讀感很強。按照文學的說法就是,故事都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總是要進行一些藝術的加工。

雖然《史記》也會出現一些疏漏,還是無法磨滅它在中國史學上面的重大意義,它建立了史學的獨立地位,影響深遠。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