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菜單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最近《大秦賦》的熱播,口碑有點兩級分化。一些人覺得考據嚴謹,非常棒,一些人卻覺得裡面穿越的有點多。

比如秦國王宮裡竟然出現了疑似不鏽鋼勺。

不多廢話,上劇照。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一些細心觀眾可能發現,嬴政媽咪碗裡的這把勺子,確實和現代用的不鏽鋼勺子很像。

雖然戰國時已經出現了鐵器,但是不鏽鋼出現那可很晚了。劇組是不是隻注意把錢花在搞大場面上,而一些小道具、細節之處,就直接隨意湊數?

考據黨不免都有此問。

但是真是如此嗎?答案且不說,咱先賣個關子,從先秦的生活用具和習俗說起。

有的觀眾可能受一些電視劇影響,覺得古人吃飯就會用手抓,沒啥像樣餐具。看到一些不錯的餐具就覺得穿越。

實際並非如此,我們中華先民可不像三哥那麼沒文化,都21世紀了還手抓。先秦時期的餐具其實就已經很多了。

下圖就是一個考古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銀勺,年代正好是戰國晚期,和電視劇裡的年代接近。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看著外形和顏色,再看看款式和今天我們用的不鏽鋼勺是不是很像?尤其在遠距離很難分辨的。

那麼中國人用勺子有多久了呢?具體時間很難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看下文物,下圖是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勺。這把勺子眼熟不,如果不看材質只看形制許多讀者想必用過這種勺子只是材質是鐵的或者瓷的。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凌家灘遺址距今多少年呢?經測定距今約5300年至5600年。

可見在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就已經開始使用餐勺了。

除了凌家灘遺址,河姆渡遺址也發現過骨制的餐勺。良渚文化遺址的反山王陵中也出土了玉勺,反山王陵出土的這件玉勺上半部線刻獸面紋,下半部鑽0。6×0。4釐米橢圓小孔一個,四周遍刻捲雲紋;勺頸收縮,中間凹,弧背凸,厚處0。6釐米;因為年代的緣故勺體有殘損。這精美的工藝說明當時不僅追求實用也追求美學。

所以餐具在中國出現的時間遠遠早於五千年。到了兩週時期,各種餐勺的形制也五花八門。不光有漆勺,還有銅勺,甚至金勺。在曾侯乙墓中就出土過一套組合餐具,一個金盞配一個金勺。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下圖是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盞及鏤空金勺。

歷史:漫說《大秦賦》的道具,秦朝居然有不鏽鋼勺?還真沒演錯

曾國只是一個城邦式的小國,尚且能做出這麼優美的餐具,強大的秦國有形制優雅的勺子,再正常不過了。

除了勺子以外刀叉作為餐具在中國也出現的很早,齊家文化遺址就出現過成套的骨制刀叉,齊家文化年代距今四千年上下。

電視劇《尋秦記》裡項少龍自己做刀叉讓其他人感到好奇,但是導演和編劇不知道的是。

考古工作者發現戰國時期刀叉依然普遍,在洛陽的一個戰國墓裡就出土了50多件多銅刀銅叉,說明戰國依然在用刀叉。甘肅酒泉害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餐刀,同時在山東嘉祥也出土過刀叉,還有專門放置刀叉的竹鞘。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續到宋元時期。《尋秦記》導演不懂這些古代常識,結果鬧了笑話。

前幾年,南歐某國還播過一個辱華廣告,諷刺中國餐具,但是歐洲人的餐具出現的真比中國早嗎?非也。

歐洲餐具以刀叉為主,它們出出的時間很晚有多晚呢?

布羅代爾在《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裡,對當時歐洲的餐桌文化做了精彩的描述:

“在12世紀,法國王后埃莉諾從南方的阿基坦來到宮廷,被國王和貴族們粗魯的吃飯習慣所震驚: 他們用油乎乎的手直接抓肉吃,然後順便在旁邊人的袖子上把嘴擦乾淨。”

所以當時貴族服裝的袖子與肩部的結合處是用釦子連線,以便於清洗油汙的袖子。

用手直接抓,然後用別人的衣服當餐巾。放到今天估計肯定會被當成沒有教養的野蠻人。

那位法國王后怎麼整頓落後習俗的呢?說來更令人忍俊不禁,該王后規定:國王和貴族們只能用自己的袖子擦油嘴,那油手咋辦呢?可以在身邊的貓和狗身上擦去油膩。

估計看到這一頓人得吐。

直到16世紀時以後,義大利人才開始用刀叉,再傳入法國、德國和英國。在此之前,西方地區長期都是用手來抓食物吃。而且刀叉剛開始傳入歐洲是被抵制的。

不少人依然是手抓比如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聖西門稱讚國王善於用手指把雞塊啃得乾乾淨淨。真正刀叉普及歐洲都不超過四百年。

說偏了說偏了,不扯歐洲人了。

中國的餐飲文化真的是淵源流長,在文明之初,便發明了各式各樣精美的餐具。這可不是瞎擺譜窮折騰,用餐具的直接好處是衛生,可以避免手上的細菌病毒沾染食物。

話說回來,《大秦賦》真的製作的很不錯,尤其這一部,耽擱了許久才上映,雖然加了很多宮廷權謀戲,但是對大多數喜愛先秦歷史的劇友來說,真對得起咱們那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