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菜單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吃貨新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土城遺址鳥瞰圖

曾為志、謝楊傑 文/圖

四川三臺縣黎曙鎮西南的土城村,一條小溪蜿蜒流過,溪名澗漕河。沿河南下的長河埝灌溉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1970年代以前,這裡曾矗立著一座聞名三臺、中江兩縣的土城,村名也因土城而來。

從留下的遺址看,土城略呈橢圓形,佔地15。6畝,基礎用石條壘砌而成,上築夯土,空中俯瞰,猶如一顆善睞的明眸鑲嵌在大地上。土城的主人姓蕭,他的後代,就散居在土城附近。

據曾居住在城中的族人回憶,土城坐東北向西南。之所以稱為“城”,是因為其格局完全仿照城池的修建格局,城牆、護城河一應俱全。城牆高3米多,護城河寬5-6米。前後兩道城門為二層炮樓式,出入土城,需放下吊橋方能透過。

城牆內,一座長方形四合院瓦屋坐落其中,八字朝門,高大巍峨。上為堂屋,供奉祖宗神位;中間天井,左右兩側廂房深出簷,下有“晾衣柱”支撐,形成寬闊的走廊,廂房各有耳門一道。天井、走廊是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城內糧倉、水井、圈舍一應俱全,城門一關,就是一個封閉安全的小社會。

這座堅固的土城矗立在這一塊平壩中,一枝獨秀。它的消失,讓人扼腕嘆息。那麼,它是何人而建?因何而建?一切像冬季澗漕河上的晨霧,謎團重重。一切,還得從300年前蕭氏輾轉上川創業說起。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建於乾隆年間的蕭氏老宗祠

攜帶幼子,棚民入川

我們把目光投向明末清初的廣東平遠縣上舉鄉,一個叫做蕭明仕的客家人。

蕭明仕的妻子楊氏剛剛去世,留下兩個兒男,一個叫蕭承北,一個叫蕭承能。不久後,在家人的撮合下,正當壯年的蕭明仕續娶謝氏,生下一個男孩,取名蕭承祚。蕭承祚,號廣德公,娶妻吳氏,育有4個男兒,分別叫曰興、曰彩、曰昆、曰立。

康熙四十年(1701),蕭承祚與小自己20歲的妻子商議,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舉家遷往湖南瀏陽,開創新的生活。那一年,他的長子不過12歲,次子7歲,三子4歲,最小的才1歲多,剛學會走路。

我們從家譜中僅能看到“食多俯畜,宜遠慮也”8字。這8個字的背後,是一個年邁父親對於家庭的責任。因為那一年,蕭承祚已經57歲了。可以想見,養育4個孩子的壓力有多大。人多地少、生存的危機,讓年近六旬的蕭承祚備感生活的壓力和對未來的恐懼。

一切為了孩子,讓他做出了破釜沉舟的決定。

蕭承祚夫婦變賣家中財產,用作盤纏,又留下部分田畝、房間,交給二位兄長,作為每年祭奠先祖之用。然後,舉家踏上征程,抵達南楚之長沙瀏陽,小地名大圍鄉落業。

蕭承祚辭家闖蕩的目的地是瀏陽,而非5000裡外的四川平原,這跟“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有很大的不同,可能與明中後期開始大量出現在南方山區的特殊移民群體——棚民有關。

江西、浙江、福建各山縣內,一向有民人搭棚居住,他們以種麻種箐、開爐煽鐵、造紙做菇為業,謂之棚民。棚民往往多為逃難之流民。

清初定後,休養生息,瀏陽一帶需要人口恢復生產。康熙中期以後,政府開始招民墾荒,並把眼光投向閩粵。雍正《萬載縣志》記載:“庚午以後,始招徠閩粵之人,漸次墾闢。”因此,從粵東客家山區形成了新的移民潮,遷往瀏陽。

他們和此前的棚民大為不同,他們不是為了逃難,而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他們看重的,是瀏陽獨特的地理地貌,可以靠山吃山,利用豐富的土地、礦產、木材等資源,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今之瀏陽,許多客家人均是那一時期遷入的。

然而,這些移民也與原先的流民一起被地方官員和土著稱為棚民。

生活的殘酷總是遠遠超出最壞的打算。大量外來人和早期棚民,造成了尖銳的土客對立矛盾。本地土人“以異類視之,嫉妒侵侮”。直到雍正年間,棚民才被編載入冊,實行保甲,允許參加科考。

因此,初到瀏陽的蕭承祚生活是非常不如意的。一家6口耕種5年後,63歲的蕭承祚生病去世,遺下妻子吳老太君。好在大兒子蕭曰興已經17歲,能夠獨當一面,統理家政,兄弟同奮。在吳老太君的諄諄教導下,又耕種了15年。

一天,吳老太君召集家庭會議,對4個兒子說:“觀此處風土人情,非我母子久留之地,不如適彼樂園以安身家。”(謝祖婆墓誌銘)

眾人應道:“我亦有他志久矣。”蕭曰興時年32歲,最小的蕭曰立也21歲。一家人都覺得瀏陽土客矛盾大,而且又陸續得到入川鄉親反饋的好訊息,再次決定搬家,去往四川。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建於道光年間的蕭氏宗祠

農商兼顧,家族繁榮

康熙六十年(1721),蕭家盡數變賣財產,賣得吹絲銀70兩,從湖南瀏陽經常德、恩施,翻越神農架,渡長江過凱江,始遷於西蜀。一家人初到中江縣牌樓埡,後移縣南清溪河,以當佃農耕地為生。

誰知,生活剛起步,卻屋漏又逢連夜雨。那時,中江3年乾旱,一家人將所剩的吹絲銀拿來度日,吹絲銀含鉛重,成色遠不及足色銀,不多久全部用盡。於是,再度搬家到中江縣南25公里的清溪河,租佃曹家土地。

清溪河土地多溼,不利早糧。蕭家眾兄弟商議改為田耕,又積極開荒拓寬,種糧三載,積穀數百石。那一年適逢秋季,陰雨綿綿,許多未來得及收割的稻穀都爛在田間,收回的新谷因無日曬,米價快速上漲,每鬥可賣銀一錢。

眾兄弟開動腦筋,在家中發明炕床,將稻穀烘乾,碾成米,運上中江販賣。這兄弟4人,外出只隨身攜兩個飯糰,帶在身邊充飢,不敢亂花一文錢。

經過10多年開荒拓地,農商兼顧,晝夜忙碌,弟兄同奮,妯娌並勤,終於積攢得銀兩,到三臺西路澗漕河,在趙家手上買得田產,從此落業黎曙鎮。隨後,又買冷家溝,楊家溝兩處田產。至此,家族繁榮昌盛。

乾隆元年(1736),承祚公子孫在現旗山村7組修建上房36間,其正廳、後廳作為祭祀祖宗的最早祠堂。

乾隆十年(1745)初,吳太君膝下子孫41人,4個兒子分家立戶,另排字輩。五月,吳太君病逝,享年82歲。

吳太君去世後,子孫感念承祚公葬在瀏陽,和吳氏天各一方,於是由其孫去瀏陽取回祖父遺骸,又回廣東平遠縣,偷偷挖走謝祖婆金骨,帶回四川。

謝祖婆葬於黎曙鎮長興村一組松林子,墳塋保留著典型的廣東客家樣式。墓碑為6柱5間牌坊式,左右兩側為橢圓形八字擺手,雕刻精美,前有拜堂,佔地約40平方米。蕭承祚、吳氏合葬墓在三臺縣金石鎮,形制與謝祖婆類似。

也就是在此之後,蕭家族人開始著手修建土城。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謝氏祖婆墳塋

堅壁清野,築建土城

關於土城始建的時間,族譜、縣誌並無隻言片語的文字記錄,我們僅能從口傳中瞭解到城內四合院竣工的日期。蕭氏後人蕭勇從曾居住在土城中的長輩口中瞭解到,四合院大梁上有“乾隆十七年臘月二十八竣工”的字樣。乾隆十七年,也就是1752年。

我們推測,當初的四合院可能並沒有修建堅固的城牆和寬闊的護城河。因為乾隆時期,四海昇平,蕭家剛建好祠堂,又大興土木,沒有必要大費周折修建堡壘,更沒有用堡壘來保護鉅額財產。

城牆和護城河的修建,極有可能是嘉慶、咸豐年間後續擴建的。

嘉慶年間,湖北、四川、陝西爆發了白蓮教起義。白蓮教起義於嘉慶元年正月到二月爆發,主要集中在襄陽以北地區,後擴散到四川,甘肅等地,對三臺、中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民國版《三臺縣志》卷十四記載:“白蓮教匪寇三臺,是時邑令邵公良奉令籌辦三、中兩縣糧臺,欲為堅壁清野之計。因相西路觀音場負山帶河,交通便利,遂役土人憑險建築,保障用護軍糧,於生命財產,全活甚眾。”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白蓮教攻入三臺,知縣邵良籌辦軍糧,堅壁清野。觀音場一帶交通便利,於是驅使百姓借地勢修建牢固的建築,用來保護糧食和百姓財產。這項措施,救了很多百姓的性命。

縣誌記載,觀音場,通中江大道上,離城40公里,大方向正是黎曙鎮。蕭家土城的高牆,極有可能是在“堅壁清野”這一特殊時期修建的。

之後的咸豐九年,李永和、藍朝鼎攻入四川。咸豐十年十二月初十日,藍朝鼎擁眾十萬合圍遂寧後,被四川提督唐友耕多路軍隊夾擊。李藍起義軍由涪江轉攻射洪、鹽亭,轉戰川北。失敗後,又朝三臺、中江一帶逃奔。

縣誌記載:“賊渡潼河,紛竄中江,攔入三臺之景福院、石板灘大石岡、並三中交界之大磉磴、黃鹿鎮等。”黃鹿鎮,離土城的直線距離,不過5公里。

由此可見,蕭家土城的修建,一定跟這兩次起義有關,它在很大程度上也保全了蕭氏族人。在蕭氏後人口中,也一直流傳著祖輩們為防止戰亂匪禍,但凡蕭家人等,都可將貴重物品、糧食等物放到土城中保管。

這更印證了土城的修建目的,它是戰亂時期多次擴建的產物。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牌坊銘文

節孝牌坊,蕭氏榮耀

蕭氏族人生長於斯,留下諸多古建築。除了土城、宗祠,還有兩座牌坊和一座字型檔石塔。

兩座牌坊中,一座建於同治年間為蕭曾氏修建的貞節牌坊已毀,另一處道光十六年(1836)為蕭羅氏修建的貞節牌坊尚存。該牌坊為四柱三間屋簷式牌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中上半部分被毀,2013年補修重建。

該牌坊的主人羅氏,17歲嫁給蕭學敏,3年後,丈夫辭世,獨留下羅氏和一歲多的孩子蕭秉鈞。羅氏矢志不嫁,俯育仰事,孝順雙親。羅氏守節30多年,其孫蕭善倫後在陝西邠州做官,任吏目。羅氏既將兒孫培養成才,還供養哥嫂,鄉鄰稱為楷模。道光十六年,受朝廷旌表,在洋坪橋修建蕭羅氏節孝牌坊,民間稱為老牌坊。

蕭羅氏的事蹟在民國版《三臺縣志》上也有記載:“邑人蕭學敏妻,年十九夫亡,有一子,甫四月遂誓自守,笑語不苟,鄉黨以為幽閉,貞靜稱之,壽五十餘。”

自道光年間開始,作為族長的蕭秉鈞就主持修建蕭氏大宗祠,請來能工巧匠,建成宗祠,並與牌坊連成一片,牌坊也成為山門的一部分。

在三臺縣黎曙鎮字型檔村與中江縣黃鹿鎮五龍村交界的要道上,也曾經聳立著一座高大的蕭曾氏節孝牌坊。該牌坊修建於同治四年(1861),為表彰曾氏守節57年而建。民間稱為新牌坊,今已不存。

蜀地史蹟|三臺縣土城之謎與蕭氏家族的移民遷徙發展史

道光十六年(1836)為蕭羅氏修建的貞節牌坊

1928年,時在軍部民政處任科員的蕭韻和與三臺教育局長鄭蘭商議成立初級小學校。蕭韻和將祠堂周圍地方七八十畝,及雲同鄉白廟子廣德公墓田30多畝一併捐入學校,立有捐贈契約。

後來,蕭韻和任黎曙鄉長,為鼓勵弟子讀書,縮減春冬二祭開支,用以資助族中學生。家境清寒者,從初中起,每期試驗考試,獲得甲乙丙等無留級者,每年放無息貸款二石,高中每年四石,大學八石。

此外,蕭氏族人還曾修建字型檔塔一座。字型檔又叫惜字宮、焚字爐等,是專門用來焚燒字紙的建築,塔龕中多供奉倉頡、文昌等神位。蕭氏族人建此字型檔,一是宣揚文教,二為獎掖後人。此舉與辦學宗旨一致,充分證明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優秀家風。

(作者單位:曾為志,成都資訊工程大學;謝楊傑,綿陽南山中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