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菜單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對著名的“朋友”。舉例來說,戰國時期的俞伯牙與鍾子期一個善撫琴,一個則善聽琴,因此關係極好,以至於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因為世上再無知音而寧願為之絕弦。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此外,像“管鮑之交”中的管仲、鮑叔牙,“聞雞起舞”的祖逖、劉琨,“二鬼戰荊軻”的羊角哀、左伯桃,都因為友情深厚被後世紀念。到了東漢末年,也曾經出現過一對好友。不過,和上文所說的那幾對不同的是,這一對朋友原本關係很好,但卻因為觀念不同而分道揚鑣,最終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他們就是管寧和華歆。

漢桓帝永壽三年(157),華歆生於平原郡高唐縣。一年後,管寧誕生在了北海郡朱虛縣。因年紀相仿,出生地相隔不遠,華歆和管寧得以在青年時期一同學習,據《三國志》記載,他們曾經“俱遊學於異國”,甚至同吃同住,關係不錯。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關於華歆和管寧的分道揚鑣,《世說新語》中有所記載:一天,他們二人一同鋤地種菜,結果發現田裡有一小塊金子,管寧見到後就如同看見瓦片石頭一樣不予理會,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而華歆則先是將其撿了起來,而後才扔掉。

不久之後,他們又一起看書學習,結果門外有達官貴人乘著豪車經過,管寧依舊毫不在意繼續認真讀書,可華歆卻放下了書本跑去觀瞧。經過這兩件事,管寧認定華歆和自己有著不同的觀念,於是將二人共坐的草蓆割開,以示斷絕交往。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分開之後,管寧為了躲避中原地帶的動盪而動身前往了相對和平的遼東,住在那裡的山谷中繼續研究學問。因名氣和才學,管寧所居住的地方很快聚攏了大批仰慕他的人,僅僅一月時間之內就形成了一個小村落。後來,曹操聽聞他的名聲,曾經想讓他為己所用,但遼東太守公孫康卻不願交人,於是扣下了徵召的文書。

另一邊,華歆在單飛後則是被當時的東漢朝廷徵辟,前往洛陽當了尚書郎。後來董卓進京,華歆勸說袁術出兵攻打國賊,在遭到拒絕後又前往徐州,結果半途被獻帝下詔封為了豫章太守。擔任太守期間,華歆勤政愛民,收穫了百姓的愛戴,以至於當時揚州刺史劉繇去世,全州百姓都推舉華歆擔任新刺史。只不過,華歆雖然熱衷於高官厚祿,但還是以朝廷沒有任命為由拒絕了請求。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後來,華歆被孫策、孫權以上賓之禮相待,但曹操卻也以獻帝名義召其至許昌,一番思考之後,他離開江東前往了曹營,並被曹操任命為了議郎。在曹營當中,華歆可謂是官運亨通,他步步高昇,還在荀彧去世後代其擔任尚書令,地位幾乎僅次於丞相。曹操進位魏王后,華歆被封為御史大夫,而曹丕代漢稱帝后,更是將其加封為了司徒。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黃初四年(223),曹丕下令讓大臣們舉薦天下隱士,華歆立刻想起了當年的好友,於是上書推薦已經在遼東隱居了三十多年的管寧。對於華歆的傾力推薦,曹丕當然非常重視,於是專門派人駕車去迎接管寧,封其為太中大夫,但管寧仍然是不願意出仕,堅決不接受任命。

三年後,曹丕去世,新君曹叡改封華歆為太尉,但華歆卻上書表示自己願意把太尉的官職讓給管寧。儘管曹叡沒有同意這個請求,但也明白能夠被華歆以及朝中其他大臣所舉薦,這個管寧一定有極為突出的才華,於是多次派人請他出山,但都無一例外遭到了拒絕。

太和五年(232),七十五歲的華歆以高齡去世,而管寧則於九年後也壽終正寢,離開了人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管寧去世之前不久,曹魏政權的第三位皇帝曹芳還專門派人以“安車蒲輪,束帛加璧”的規格來邀請管寧出山。直到八十多歲都仍然被皇帝邀請出仕,可見管寧儘管年老卻依然被視為重要的人才。

割席斷交後管寧與華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斷交之後,管寧歸隱山林終身,他堅持對學問的研究,而不願意被世俗的事務打擾內心的清淨。相比之下,華歆則是積極投身政壇,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亂世走向終結。

其實,他們二人並沒有高低之分,管寧清新脫俗,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了個人修行當中,而華歆則貫徹了儒家思想中“學而優則仕”的精神,不但位高權重、地位尊崇,也幫助天下離統一更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