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漢雄風中的孝道政治

菜單

大漢雄風中的孝道政治

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春節不僅是一個標誌時間季節的自然節日,也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節日。將春節的文化內容做一概括,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吉祥喜慶,如祭天地、貼春聯、吃餃子、舞龍燈等;二是孝親尊祖,如祭祖,拜年、吃團圓飯等。換句話說,春節文化是由福文化和孝文化組成的。

孝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孝道思想和孝道文化也是治國的重要理念之一。而孝道大行的時期,也往往都是非常繁榮強盛的時期。

大漢雄風中的孝道政治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之一,社會、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各個領域都在這一時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巨大的成就,其中一部分直到今天還足以令中國人引以自豪。這些成就的取得,與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和諧的社會政治局面是分不開的,而這種局面的形成和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於“以孝治天下”。漢朝從劉邦開始,就非常注重孝,為了表現自己的孝道,劉邦甚至不顧自然條件,在西安為自己的父母仿造了江蘇老家的生活環境,並從老家遷來了不少百姓入住其中,以便讓父母感到熟悉和真實(當然後來這種做法還是失敗了)。惠帝(劉盈,前213—前188)和呂后(?—前180年)執政期間,曾多次表彰“孝悌”,並授以官職。漢文帝(劉恆,前202—前157年)曾公開頒詔指出“孝悌,天下之大順也。”並正式設立了專門主管和從事《孝經》研究和教化的“孝經博士”。漢武帝繼位後,儒家思想逐步被確立為官方思想,“以孝治天下”也隨之從治國輔助思想上升為主要治國原則。漢武帝曾多次下詔宣揚孝道,要求各級官吏“舉孝廉”(起初是孝和廉分舉,後來合而為一),並最終將“舉孝廉”作為一種用人制度固定下來。官吏對此如有懈怠,或弄虛作假,則會視情節輕重分別受到撤職直至處死的刑罰。此外,漢武帝還多次下詔“表彰孝”,優撫老者(如元狩六年,即前117年)。劉邦統一全國後,出於對形勢的考慮,在國家體制上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建立了分封制與中央集權制相結合的國家體制,這給後世留下了很大的隱患:如果對各諸侯王放任,就會威脅中央政權,如果限制各封國,就會造成對立局面,導致國家動盪。漢景帝時就因削藩而爆發了“七國之亂”。武帝執政後,這一問題的解決變得尤為緊迫。

大漢雄風中的孝道政治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了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議,頒佈了著名的“推恩令”,號召各諸侯王行“仁孝之道”以國土分封子弟。結果不僅大大宣揚了孝道,而且在實質上削弱了各封國,使其不能再威脅中央政府,從而成功地解決了漢初百餘年的政體問題。漢武帝以後各代,都承襲了“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國策,並不斷加以完善。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將“舉孝廉”經常化,每年推舉一次,孝道因而成為兩漢士子進入仕途的第一臺階,很多傑出人物均出身於此。

第二,加強了與孝有關的法制建設,如為了使百姓能“盡孝”,免除祖父母、父母喪者的徭役,子為父、孫為祖父隱瞞罪行可以不受連坐等。

第三,將孝親推及敬老,並予以法制化。國家明令規定,凡年滿七十歲的老者,均授予王杖,其杖長九尺,頂端雕刻鳩形。凡持有王杖的老人,可以受到國家和社會的許多優待:如在政治上可以享受“六百石”(相當於郡丞、小縣縣令)的待遇;生活上除了定期發給米、酒、肉以外,還可免除其子或孫的賦役,使之專心供養老人;在法律上凡對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謾罵、毆打等行為的,比照大逆不道罪論斬等。

第四,加強《孝經》教化。兩漢的治國經典共有七種,即《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論語》、《孝經》,其中最受重視的是《孝經》和《春秋》。所謂的“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即指此而言。而《春秋》並非《春秋經》,也不是指“春秋三傳”,而是特指《公羊傳》(漢前期盛行)或《穀梁傳》(中後期盛行),真正在兩漢長盛不衰的只有《孝經》。在“七經”之中,《孝經》是必讀的,不論男女老幼,文武貴賤,甚至外來留學生,都不例外。而其他經典則可以不必全部通曉,原則上只通一經即可。兩漢對孝的重視,還直接反映在皇帝們的諡號上,除了劉邦和劉秀之外,其他所有皇帝的諡號中均含有“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