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歷史上十大狀元

菜單

中國歷史上十大狀元

中國的科舉制度至隋朝而來到清代廢除科舉,經歷1300年的歷史,其中出現了許多傳奇出色的狀元。那麼中國有哪些有名的狀元呢?

下面小編就 根據相關人物的歷史事蹟,所在朝代、人物生平等,來選出中國歷史上十大狀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注:本章的人物排名為非正式的排名,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中國歷史上十大狀元

十、最僥倖的狀元-畢沅

畢沅,清代官員、學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從沈德潛學於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死後二年,因案牽連,被抄家,革世職。

畢沅經史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續司馬光書,成《續資治通鑑》,又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

中國歷史上十大狀元

九、作詞最好的狀元-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張孝祥狀元及第,授承事郎,籤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

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1163年)任建康留守。又為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府、靜江府、潭州等地的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次年在蕪湖病逝,年僅三十八歲。

張孝祥善詩文,尤工於詞,其風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等傳世。

八、最有傳奇色彩的狀元-史大成

史大成,1621年生,1682年卒,字及超,號立庵,浙江鄞縣人。清朝順治12年(1655年)漢榜狀元,為清朝浙江第一位狀元。殿試時,其考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探花),順治御覽時,推崇其行文雅正,書法端莊秀麗,推其人品,於是欽定他為狀元。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狀元,在他中狀元之前,浙江民間便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浙江的狀元在大清朝是“始於史,終於鍾。”殿試時,他的試卷被主考官擬為第三,皇上御覽時,十分推崇他的書法,說:“此人楷書工整,必定是個正人君子”於是欽定他為狀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後一個狀元叫鍾駿聲,驚人地驗證了“始於史,終於鍾”的說法。

浙江民間有諺,說浙江的狀元在清朝是“始於史,終於鍾。”恰巧,清朝浙江所出的最後一個狀元名叫鍾駿聲,驗證了“始於史,終於鍾”的說法。

七、最受人推崇的狀元-康海

康海(1475——1540)中國明代文學家。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西安府武功縣人(今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滸西莊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六月二十日,死於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十二月十四日,享年66歲。

生平經歷: 弘治十五年(1502年)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時宦官劉瑾敗,因名列瑾黨而免官。以詩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詩文集《對山集》、雜劇《中山狼》、散曲集《沜東樂府》等。

六、最悲慘的狀元——陳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間,福建閩縣人陳安於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為大明第六個狀元。巧的是,這次中進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佈,北方士子不服。紛紛上告主考官偏袒同鄉,貶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張信、陳安等12人複查。這時又有人舉報張信、陳安有意將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試卷交皇上審閱,這本來莫須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將陳安革除功名,車裂而死。陳安僅僅做了不足20天的狀元,便死於非命,下場極為悲慘。

五、身份最高的狀元-趙楷

趙楷(1101年-1130年),宋徽宗第三子,封鄆王,母懿肅貴妃王氏。跟他的父親宋徽宗一樣是個琴棋書畫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聰明伶俐,深得徽宗寵愛。他曾經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他文采的確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在殿試中發揮更是出色,奪得了頭名狀元。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閒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為狀元。

四、最自信的狀元-胡旦

胡旦(955-1034),字周父,山東惠民人,一說德安(今屬江西)人。太平興國三年(978)中狀元。初為將作監丞,秀州通判。歷官保信軍節度副使,工部郎中,史館修撰等。晚年雙目失明,以秘書少監退休,寓居襄陽。景佑元年病卒,在襄陽生活十七年。

十七年間,雖然目盲,但卻著述不斷。經常令人誦讀經史,自己憑几而聽。就這樣,所著甚豐,有《漢春秋》、《五代史略》、《將帥要略》、《演聖通論》、《續演聖論》、《唐乘》、《家傳》等300餘卷。

生前曾兩次獻所著書於朝廷,第一次在天聖二年(1024),獻《漢春秋》,被升為秘書監,兒子胡彬也因此得官。第二次在天聖四年,獻《演聖通論》,得賞錢十萬,米百斛。死後,其妻盛氏又代獻了《續演聖論》。由於家貧,其靈柩未能及時安葬。二十年後(1054),襄陽知州王田請示朝廷,得到撥款,方予以安葬。

三、歷史上唯一可考的駙馬狀元-鄭顥

鄭顥,字奉正,唐朝的滎陽(今河南鄭州境內)人。後落籍河清(今河南孟津)生年不詳,卒於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鄭顥在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考中狀元。鄭顥為唐憲宗宰相鄭絪之孫。登第後任右拾遺,詔授銀青光祿大夫。

宣宗三年(公元849年)充翰林學士。宣宗為萬壽公主招婿,白居易的堂弟、當朝宰相白敏中薦舉鄭顥,其時鄭已赴婚楚州(今江蘇淮安),將娶盧氏。已行至鄭州,為白敏中所發堂帖追回,宣宗為其完婚,拜駙馬都尉,又提為中書舍人、禮部侍郎,但鄭又懷念盧氏女,深恨白敏中,後常於宣宗前告白的狀。宣宗皆不以為然。

二、文天祥(狀元中的狀元)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

文天祥二十歲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宋理宗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

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東下,於贛州組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後脫逃至溫州,轉戰於贛、閩、嶺等地,曾收復州縣多處。

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興元年)兵敗被俘,誓死不屈,就義於大都(今北京)。能詩文,詩詞多寫其寧死不屈的決心。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作品。

一、孫伏伽(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孫伏伽,貝州武城(今山東德州武城,一說河北邢臺清河)人,為唐代第一科狀元,也是我國曆史上記載完備、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

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至隋煬帝末年,成為京畿萬年縣(今陝西西安)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賂,是萬年縣頗有點要勢的官員。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舉甲榜第一名狀元及第,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