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被認為軟弱無主見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成功奪取赫魯曉夫政權的

菜單

被認為軟弱無主見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成功奪取赫魯曉夫政權的

大家好,我們的集散化小倉庫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1964年10月14日,赫魯曉夫簽署了一份檔案,內容大意如下:“鑑於年已古稀並考慮到我的身體狀況,我請求蘇共中央滿足我的請求,解除我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表面上看,似乎是赫魯曉夫因身體原因,主動辭去蘇聯黨政大權的,其實這都是反對赫魯曉夫的蘇聯高層所精心準備的一場重大政治行動的最終結局,是一場由勃列日涅夫、謝列平、波德戈爾內等人發動的不流血的宮廷政變,最終將赫魯曉夫趕下了臺。接替赫魯曉夫上臺的正是勃列日涅夫,他執掌了這個超級大國長達18年之久,直到其生命的最後一刻。

被認為軟弱無主見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成功奪取赫魯曉夫政權的

(赫魯曉夫)那麼,勃列日涅夫等人是怎樣將赫魯曉夫搞下臺的呢?讓我們回到1964年10月14日的前一天,看看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13日,赫魯曉夫正在黑海之濱度假,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斷了他愜意的假期。留守在克林姆林宮的蘇斯洛夫在電話中請求他迅速返回,參加一個重要會議,而且語氣強硬地強表示,如果赫魯曉夫同志無法準時參會,他們將對會議內容進行集體表決。下午4時,滿腹疑惑的赫魯曉夫乘坐伊爾-18飛機匆匆返回伏努科沃二號機場,迎接他的只有蘇聯克格勃主席和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秘書。赫魯曉夫和米高揚魚貫走下舷梯,隨即被車隊徑直護送到了克林姆林宮。當天晚上,一場為赫魯曉夫精心準備的中央主席團全體會議悄然拉開了帷幕,他昔日親密無間的戰友和同志們輪番對他進行口誅筆伐,打了赫魯曉夫一個措手不及。首先發言的是勃列日涅夫,他連珠炮般地向赫魯曉夫發問:“為什麼把州委員會分成工業和農業兩塊?五年計劃變成八年計劃意義何在……”赫魯曉夫沮喪而無助地看著他說:“我一直把你們大家看作朋友、同志,很抱歉,我有時容易發怒。”顯然,赫魯曉夫被勃列日涅夫的一通責難打暈了,他似乎還沒明白事態的嚴重性。緊接著發言的是烏克蘭第一書記謝列斯特,他不容赫魯曉夫有喘息之機,又問道:“你在1957年承諾的肉類、奶及黃油產量趕上美國,為何沒能實現呢?住房問題、提高收入等解決了嗎?”

被認為軟弱無主見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成功奪取赫魯曉夫政權的

(勃列日涅夫)接下來輪到部長會議主席沃羅諾夫。他抱怨在赫魯曉夫當政期間,缺乏集體領導,指責其大搞個人崇拜。在長達3年的時間裡,他幾乎無法向赫魯曉夫表達個人意見。還有被赫魯曉夫一手提拔的謝列平,也毫不留情地加入了炮轟的行列。他幾乎咆哮著指責了赫魯曉夫的外交錯誤政策,尤其將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批得體無完膚。第二天早上,會議繼續,在與會者一一表態後,中央主席團一致要求以“自動退休”的辦法,解除赫魯曉夫的全部職務。赫魯曉夫雖然試圖反駁、辯解,但根本沒人聽。他不得不投降,在辭職報告上簽字。於是,後面的事一切水到渠成,在14日召開的蘇共中央全會上,勃列日涅夫全票當選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實際上,由於赫魯曉夫執政期間工農業等經濟政策的失誤,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機,背離集體領導原則,獨攬黨政大權,縱容對自己的個人崇拜等問題,早已引發蘇共黨內高層的不滿。他們密謀將他趕下臺的計劃,早在一年前就已經展開了。只不過在當時的反制陣營中,勃列日涅夫並不是最關鍵的人物,充其量就是個配角。他既不如同輩蘇斯洛夫那樣世故老練,也不如比他年輕的謝列平那麼野心勃勃。實際上,勃列日涅夫是一個膽小謹慎之人,甚至不敢通知正在度假的赫魯曉夫回來開會。在1964年9月,當他聽說赫魯曉夫已知悉密謀之事時,竟然害怕得差點暈厥,還驚恐不安地說:“全完了,赫魯曉夫會把我們統統槍斃的。”

被認為軟弱無主見的勃列日涅夫,是如何成功奪取赫魯曉夫政權的

(蘇聯解體前的情景)也許正是勃列日涅夫在眾人眼裡就是一個平庸之人,即便成為蘇共第一書記後,也不會對其他人構成真正的威脅,大家才將他作為臨時“過渡性”人物,推到了權力的最高峰。就連赫魯曉夫也這樣評價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他太軟弱,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讓人牽著鼻子走。”可就是這個在赫魯曉夫眼裡軟弱可欺的人,在成為蘇共第一書記後,不斷排除異己,安插親信,把上臺之初的“三人駕車”體制變為了他個人獨攬黨政大權,從而執掌蘇聯長達18年。當然了,要對比兩人的政績,總體上講,赫魯曉夫最大的貢獻是打破了斯大林時代“神聖不可侵犯”的堅冰,開啟了一系列改革模式,採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廢除農副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合同收購制;撤銷機器拖拉機站,將農業機器折價賣給集體農莊;放寬對家庭副業的限制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經濟,緩解了社會矛盾。勃列日涅夫則被認為是一個缺乏領袖魅力、喜歡過平靜生活的庸才。他享受了赫魯曉夫改革的成果,並適當予以調整。因此,蘇聯在他當政期間,綜合國力得以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不過,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蘇聯之所以解體,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勃列日涅夫執政的18?年,是蘇聯自取滅亡的決定性的階段。(參考資料:《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和赫魯曉夫》《世界歷史》《赫魯曉夫執政史》等)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