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勝利油田臨盤服務協調站轉型發展提升員工群眾幸福感

菜單

勝利油田臨盤服務協調站轉型發展提升員工群眾幸福感

勝利油田臨盤服務協調站做實、做深、做細移交改造與轉型發展這個時代課題,主動作為,用心服務,透過實幹巧幹不斷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新動力、新氣象,與油區居民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交出一份讓員工群眾滿意的轉型發展答卷。

8月4日,臨盤街道宏達小區居民自發來到臨盤採油廠辦公樓前送錦旗。居民們說,宏達小區地勢低窪,往年遭遇暴雨總是帶來嚴重內澇,協調站為群眾辦實事,前期做了大量疏浚工作,小區經受住了颱風“煙花”考驗,讓居民切實感受到了民生服務保障溫暖。

勝利油田臨盤服務協調站轉型發展提升員工群眾幸福感

這樣的場景在臨盤服務協調站轉型發展後,已經多次出現。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解決辦社會等歷史遺留問題,讓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職責歸位於政府,成為服務協調站的主要職責。

協調站充分結合實際,大力推進區域統籌的油地融合協調平臺、後勤服務管理平臺、關心關愛員工服務平臺建設,以專業化服務力量為支撐,構建區域管理協調機制,提升服務供給質量,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員工群眾普遍反映,水質更好了,用氣更安全了,供熱更有保證了,馬路更平了,路燈更亮了……臨盤油區的社群管理正式納入政府管理平臺,逐漸融入地方公共服務體系,小區住戶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在臨盤小鎮生活多年的油田職工正經歷著從“企業小區”向“城鎮小區”、從“油田人”向“城鎮居民”的轉變。

家住曙光區的退休職工劉師傅和老伴兒,拒絕了兒女們接他們去城市養老的建議,選擇留在奮鬥了40多年的老地方。這其中原因,除了割捨不下臨盤的老同事和許多老鄉鄰里,更重要的是他們最關心的醫療健康問題有了很大改善。

協調站以臨邑中醫院臨盤院區為載體,連線外部醫療資源,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做到線下線上融合,做實社群公共醫療服務,切實做好區域關愛服務員工工作。

勝利油田臨盤服務協調站轉型發展提升員工群眾幸福感

他們藉助服務一條街、醫療進小區、到班站等活動載體,送醫送藥到家庭、到崗位,讓行動不便的患者居家享受到醫療專家團隊的貼心服務;邀請齊魯醫院、省立醫院等專家定期坐診,員工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享受省內外一流醫療服務。

隨著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主體任務完成,轉型過渡期即將結束,協調站明晰定位,將工作重心轉向辦公區域,服務主業,實現協同發展。在臨盤採油廠黨委領導下,協調站及時進行架構調整,做好接續業務運營,推進服務協調新機制建設。

“今年我們由小區維修改造站調整為礦區服務管理部門,維修改造的工作量更多了,承擔了整個區域內的礦區資源最佳化、維護改造提升和監管區域後勤服務業務,利用專業優勢長期創效,我們的飯碗更牢固了。”新成立的礦區服務管理部經理甘罡興奮地說。

發展就要讓人員“流動起來”,盤活人力資源。協調站透過最佳化內部激勵考核措施,體現價值導向,讓“真幹活、真受益、真創效、真激勵”的機制落到實處,截至今年10月,協調站完成創效1957萬元,實現了外部創收,員工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我們把各小區居委會事務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健全網格管理機制,打造一個良好的協調政府、聯絡居民、油地融合平臺。透過一站式服務,讓居民不出小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努力提升居民滿意度。”居民服務專案部負責人蔡國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