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菜單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1204年拜占庭帝國遭受十字軍的打擊後,由於缺乏強大的中央和完備的官僚體系,拜占庭的財政稅收體系陷入了混亂,出現了中央和地方財政職權範圍不明確、小農稅收被大地主侵吞等問題,導致拜占庭帝國的財政陷入混亂的危機。拉丁帝國皇帝鮑德溫二世在統治時期無力修繕被毀的首都,甚至不得不將許多房屋和公共建築屋頂上的鉛皮、木材變賣。據希臘史學家斯卡特利歐記載,由於無法忍視君士坦丁堡愈發破敗,流亡尼西亞的拜占庭帝國君主約翰三世,甚至向鮑德溫二世匯款,以減輕後者出於財政困難而對君士坦丁堡的掠奪。所有這些使得君士坦丁堡變得滿目瘡痍。

一、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的內外形勢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佔君士坦丁堡後,拜占庭皇室四處流亡。其中一支在塞奧多利一世的帶領下,在小亞地區的尼西亞重建新政府,由拉斯卡里斯家族進行統治,積極準備收復君士坦丁堡。1261年,尼西亞軍隊在非拉斯卡里斯家族出身的“共治皇帝”米哈伊爾八世的率領下,成功趕跑了盤踞在君士坦丁堡城內的拉丁人僱傭軍,完成了收復君士坦丁堡的重任。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雖然米哈伊爾八世成功收復了拜占庭帝國首都,但米哈伊爾八世即位時期,拜占庭帝國的內部環境和外部局勢依然十分危急,在拜占庭帝國內部,由於第四次十字軍的破壞,和拉丁帝國毫無建樹的統治,到1261年米哈伊爾八世入主君士坦丁堡的寶座時,拜占庭帝國的領土縮小,分裂為伊庇魯斯君主國、特拉比仲德王國、雅典公國等眾多政治上互相獨立的小國家。

在經濟方面,拉斯卡里斯王朝在尼西亞時期,曾致力於恢復小亞地區的生產和貿易,並取得了被稱為“尼西亞經濟復興”的成果,但依然沒有恢復到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前拜占庭的經濟實力。此外,領土縮減、政治分裂以及經濟水平的下降,也使得拜占庭帝國的人口出現了不足,為了維持拜占庭帝國的軍力,米哈伊爾八世不得不大量使用僱傭軍,這無疑進一步加重了拜占庭帝國的經濟危機。

而在拜占庭帝國外部,國際局勢的變化同樣給米哈伊爾八世的統治帶來了危機。首先,雖然米哈伊爾八世在1261年趕走了鮑德溫二世,但後者很快在西方找到了同情者,尤其在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國王曼弗雷德,和後來的查理一世,都懷有重新徵服君士坦丁堡的雄心,這使得米哈伊爾八世的皇位,從剛開始就面臨拉丁帝國復辟的威脅。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除了拉丁帝國的復辟力量外,原拜占庭帝國領土上出現的眾多獨立的政權,同樣不服從米哈伊爾八世的統治。外部的威脅也表現在經濟領域:拜占庭帝國面臨著義大利商業共和國競爭的壓力。而在拜占庭帝國東部,突厥人的力量不斷向小亞地區滲透,蒙古入侵的威脅也在不斷逼近,這使得米哈伊爾八世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環境。因此,種種現象表明,米哈伊爾八世在位時,拜占庭帝國正在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

二、拜占庭境內割據勢力強大

1261年米哈伊爾八世收復君士坦丁堡後,很快廢黜了拉斯卡里斯皇室最後一位小皇帝約翰四世,開闢了拜占庭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帕列奧列格王朝(1261——1453年)。雖然帕列奧列格王朝是拜占庭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但也是最為貧弱的王朝。米哈伊爾八世在位時期,他真正能夠直接控制的地區,只有君士坦丁堡周邊,以及薩洛尼卡、莫里亞等地區。小亞北部的特拉比仲德和巴爾幹西部的伊庇魯斯,名義上臣服於中央,但實際上各自為政,與帕列奧列格政府分庭抗禮。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首先是特拉比仲德王國。特拉比仲德王國建立於1204年4月,其並非君士坦丁堡陷落的產物。在第四次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前夕,拜占庭科穆寧家族的後裔——阿萊克修斯逃到黑海南岸的特拉比仲德,建立了特拉比仲德王國。特拉比仲德王國早期領土,幾乎囊括了小亞北岸的所有狹長地帶,以及克里米亞半島南部沿海地區。由於特拉比重的皇室是科穆寧家族直系後裔,因此對尼西亞的拉斯卡里斯家族,以及米哈伊爾八世的帕列奧列格家族嗤之以鼻。

1261年十字軍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剿尼西亞政府期間,特拉比仲德曾派兵與十字軍聯手進攻尼西亞。1280年,約翰·科穆寧(約翰二世)繼承特拉比仲德王位後,接受米哈伊爾八世的建議,將特拉比仲德的稱號從“帝國”改為“王國”,並將其標誌從“雙頭鷹”改為“單頭鷹”,表示對米哈伊爾八世的中央政府的臣服。但特拉比仲德的臣服只是名義上的,直到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為止,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也未能在特拉比仲德實行徵稅權和任免官員的權力,後者實際上成為了一個獨立於拜占庭政府的,割據的希臘王國。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伊庇魯斯政府政府同樣建立於1204年,其建立者是杜卡斯王朝後裔——米哈伊爾八世·科穆寧·杜卡斯。伊庇魯斯王國的統治中心位於巴爾幹西部沿海,1210年,伊庇魯斯君主米哈伊爾八世一世滅亡了十字軍建立的帖撒羅尼迦王國,佔領帖撒羅尼迦。1224年,其君主塞奧多利·安苴利又消滅由十字軍建立的國家——薩洛尼卡王國,收復薩洛尼卡,成為巴爾幹半島上的重要勢力。

與特拉比仲德相同,伊庇魯斯君主認為,自己是“安苴利家族、科穆寧家族和杜卡斯家族的當然代表”,拒不承認尼西亞政府和米哈伊爾八世的統治權,並認為收復君士坦丁堡的大業應該由伊庇魯斯完成。因此早在約翰三世時期,伊庇魯斯就一直阻撓尼西亞政府收復君士坦丁堡的計劃——1225年,其君主塞奧多利二世率軍驅逐了駐紮在亞德里亞堡的尼西亞軍隊,使約翰三世收復君士坦丁堡的行動功虧一簣。約翰三世時期,伊庇魯斯表示曾表示向尼西亞臣服,但僅僅是表面功夫。

1259年,伊庇魯斯君主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西西里國王曼弗雷德,和雅典公國的威廉·維利哈頓,建立了反對尼西亞政府的聯盟。1265年在米哈伊爾八世的進攻下,伊庇魯斯君主米哈伊爾·科穆寧·杜卡斯表示向米哈伊爾八世臣服,但當米哈伊爾八世面臨安茹的查理進攻的威脅時,伊庇魯斯君主尼基弗魯斯便再次宣佈脫離拜占庭帝國,並與米哈伊爾八世為敵。直到1479年伊庇魯斯王國被奧斯曼人消滅,其都沒有真正成為拜占庭帝國中央政府的一部分。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三、拜占庭帝國外部強敵環繞

對於米哈伊爾八世來說,國際格局的變化中,最大的威脅來自拜占庭帝國西部的西西里王國。西西里王國國王曼弗雷德一直致力於組建“反拜占庭聯盟”,推翻米哈伊爾八世的統治,將力量擴充套件到希臘地區。

而在拜占庭帝國東部,米哈伊爾八世同樣面臨嚴峻的威脅。1071年的曼濟科特戰役以拜占庭軍隊的慘敗告終,此後,突厥人不斷向小亞滲透蠶食著拜占庭帝國東部的領土。米哈伊爾八世收復君士坦丁堡後,將部隊從小亞轉移到君士坦丁堡,使得東部地區實力空虛。此外,米哈伊爾八世為了打壓異己,在拜占庭帝國東部大肆掠奪,尼西亞時期構建的農兵防禦體系不復存在,帝國東部邊界暴露在突厥人入侵的威脅之下。

到1270年時,小亞的東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區已經完全被突厥人所佔領。1243年6月,蒙古軍隊與羅姆蘇丹國軍隊在柯塞達決戰,羅姆蘇丹凱庫斯二世率領的羅姆—特拉比仲德聯軍,慘敗於蒙古軍隊,之後蒙古軍隊又相繼攻佔了錫瓦斯、託卡特、塞利等城,羅姆蘇丹凱庫斯二世被迫向旭烈兀稱臣成為蒙古的附庸,這使得蒙古帝國的勢力直接與尼西亞帝國的領土接壤。

米哈伊爾八世時期拜占庭帝國所面臨的內外形勢,使帝國面臨困境!

1264年,另一支來自金帳汗國的蒙古軍隊,在保加利亞人的配合下,入侵拜占庭帝國領土。米哈伊爾八世率軍前往色雷斯地區迎戰,卻被蒙古軍隊打得慘敗,險些命喪沙場。第四次十字軍後,崛起於拜占庭帝國故土的塞爾維亞王國和第二保加利亞王國,感受到米哈伊爾八世的威脅,同樣對光復後的拜占庭帝國虎視眈眈。因此保加利亞沙皇君士坦丁·提奇、塞爾維亞君主烏羅斯一世、乃至拜占庭帝國邊境地區的斯拉夫人,都是反對米哈伊爾八世的積極參與者。

總結

米哈伊爾八世之所以實行竭澤而漁式的經濟搜刮政策,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在登上拜占庭帝國皇位後,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國際環境。1261年米哈伊爾八世收復君士坦丁堡後,在拜占庭帝國西部,野心勃勃的西西里王國快速崛起,並與被米哈伊爾八世趕出君士坦丁堡的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聯合,對君士坦丁堡虎視眈眈。在拜占庭帝國東部,米哈伊爾八世面臨著突厥人、蒙古人入侵的威脅。由於米哈伊爾八世並未把整個希臘的“核心部分”聯合在一起。因此原拜占庭帝國境內湧現出了眾多獨立的小國,這些國家名義上向米哈伊爾八世臣服,但實際上各自為政,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與米哈伊爾八世倒戈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