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菜單

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至正十二年(1352年)閏三月初一日,一個衣衫襤褸,頭裹紅巾的年輕和尚堂而皇之地來到濠州城下,要求進城參加紅巾軍。此時的濠州城正被元軍圍困,兩軍對峙,氣氛十分緊張,守城兵士見到這個突然闖來的和尚,覺得十分可疑,於是不由分說便將他捆了起來,準備殺頭去疑。

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這個年輕的和尚便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個十分兇險的瞬間便是他邁向帝王之路的最初時刻。

關於尚未進城即遇險,朱元璋後來在追述其早期生涯的《紀夢》中有一段頗為直白的回憶:“以壬辰閏三月初一日至城門,守者不由分訴,執而欲斬之,良久得釋,被收為步卒。”

有一種說法,朱元璋在濠州城下之所以能化險為夷,那時因為當時紅巾軍大元帥郭子興恰好經過城門,見他相貌雄奇,遇險不懼,申訴有力,便出手救了他,但在最接近史實的《紀夢》中,朱元璋卻沒有提及郭子興的名字,這暗示著朱元璋此次脫險,依靠的也許僅僅是關鍵時刻自證清白的能力以及一些好運氣。

涉險入城,加入紅巾軍後,朱元璋的起點很低,只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喪命的步卒。但低起點往往也能快速呈現出一個人的優點品格。朱元璋在做步卒的兩個多月時間裡,有兩點表現的很突出,一是他體格好,記憶力強,雖沒有多少文化,但明顯不同於普通的草莽武夫;二是他腦子活,性格持重,遇事沉穩,不管是守戰還是出城哨探,都讓人覺得此人是個能擔當的角色。

因為在濠州解圍中表現的十分搶眼,急需用人的郭子興在兩個多月後注意到了他,並將他調入帥府,擔任了親兵九夫長。

在郭子興身邊辦差,雖說能帶的兵只有幾個,但朱元璋還是利用這個小平臺,“見縫插針”地展現出了與生俱來的做事格局。每次得了命令,他都能漂亮地完成。打了勝仗,得了戰利品,不管是銀兩還是牲口,他總是悉數獻給郭子興。得到獎賞,他又總推說是大家的功勞,從不貪功獨享,而是平分給手下的那幾個兵。

對上講效忠,對下講義氣,這樣的做派、氣度讓郭子興覺得眼前的這個親兵九夫長是個可期可用之才,為了籠絡朱元璋,壯大心腹力量,不久郭子興做了一件事,他將自己收養的孤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

成為郭子興的上門女婿,對早期的朱元璋而言,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危機四伏的挑戰。

此時的濠州城內,除了郭子興,還有以孫德崖為首的另外四個元帥,讓朱元璋感到憂患的是,孫德崖這四人與郭子興矛盾重重,而郭子興本人心胸又過於狹隘,行事又頗為剛愎自用,五虎擠在同一個山頭,稍有摩擦,極可能釀出波及自身的災禍。

面對此種情勢,朱元璋曾屢次勸告郭子興要以和為貴,否則會因勢弱吃虧,無奈郭子興沒有真梟雄的胸襟謀略,既不能真心聽進去,更不能有模有樣的做出來。

朱元璋無奈,只好背地裡用情商,在孫德崖面前替郭子興說好話,做好人。

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但隨著至正十二年九月徐州城被元軍攻破,另兩股更大的紅巾軍勢力趙均用部、彭大部湧入濠州城,濠州城內的局面變得更加複雜、兇險了。

趙均用、彭大因為資歷老,名氣大,一入濠州城即來了個“鳩佔鵲巢”,各自稱王,而郭子興、孫德崖這五位元帥,既無真豪傑的應對之策,也無真梟雄的抱負格局,很快就淪為了這兩人的附屬,更糟糕的是,為了內鬥,這五人還分別站隊,郭子興站在了彭大一邊,孫德崖那四人站在了趙均用一邊。

兩“王”之下又聚著針鋒相對的五虎,濠州城內的局面很快就失控了。一日,孫德崖攛掇趙均用,趁郭子興出門之機,派人將他綁走,秘密關押在了自家的祖宅內。

朱元璋此時正在率兵攻打懷遠、安豐,聽說郭子興被綁,他立即返回濠州,直奔郭家而去。朱元璋這次回奔,實則十分兇險,行前身邊人提醒他,“爾主被擒,亦欲擒汝,且勿歸”,但考慮到恩義,自身還無異地避禍立足的實力,朱元璋還是義無反顧地奔了回去。

試想,如果此時朱元璋膽小怕事,一味只求保全性命,郭子興極有可能被殺,而郭子興被殺,朱元璋必將成為失盡名聲的喪家之犬。

然而,當朱元璋冒著兇險奔到郭家後,他隨即又遇到了另一個難題,郭子興家人並不完全相信他,甚至懷疑他有趁人之危的野心,關鍵時刻,朱元璋很磊落,很果斷地對郭家人表示,“我家人也,釋疑。從我謀,請知舍人(郭子興)所在。”

這一句“我家人也”瞬間打消了郭家人的所有疑慮,朱元璋這才得知郭子興讓孫德崖綁架了。

如何解這個危機四伏的險局?朱元璋沒有逞匹夫之勇,而是冷靜地謀定了以矛盾化解矛盾的策略,在他看來,孫德崖之所以敢鋌而走險,一定是得了趙均用的支援,而他只需把孫德崖惡行轉化為對彭大的叫囂挑釁,彭大為自家權勢安危計,必將出手相救,否則趙均用、孫德崖一方殺完雞,就會來謀劃殺猴。

果然,當朱元璋將此事如此這般地描繪給彭大的時候,彭大頓時勃然大怒,嘴裡直呼,有我在,看誰敢害你家元帥。

此時的濠州城尚在被元軍二次圍困的險局中,趙均用、彭大雙方即便再是草莽之輩,也不敢去做激烈火併,魚死網破之事,因而當彭大率領朱元璋等人氣勢洶洶來到孫德崖祖宅時,自覺理虧的趙均用、孫德崖一方只好怏怏而去,任由朱元璋救人。

這一次內訌被朱元璋成功化解後,濠州城也迎來了轉機,元兵退去,城中的紅巾軍得到了喘息重整的機會。

經此事,朱元璋雖然得到了郭子興的進一步信任,但他的處境依舊不容樂觀。

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至正十三年六月,朱元璋受命回鄉,招兵買馬。此次回鄉,對朱元璋崛起以及後來的大明開國均有重大意義,朱元璋一共招募了七百人,將這七百人帶回濠州後,郭子興很高興,隨即提升朱元璋為統率這七百人的鎮撫。

然而,隨後不久,朱元璋便做了他一生之中第一件“帝王”級別的大事。他先是從這七百人中挑出了二十幾人,組成了自己的嫡系班底。也許是自劉邦以來,華夏大地再一次迎來了草莽豪傑井噴的盛況,也許是朱元璋本就有幾百年不遇的帝王造化,他挑出的這二十幾人除了耿再成、花雲在大明開國前戰死,其餘的如徐達、周德興、郭興、郭英、張溫、張興、耿君用與耿炳文父子等人,盡是大明的開國元勳,百年難遇的名將、悍將。

如果是尋常之人,此時的朱元璋手握七百人馬,理應選擇在濠州城內趁機經營,待到羽翼豐滿時再做其他打算,但行事一向持重的朱元璋卻在此時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選擇。

他向郭子興提出,願將這七百人交給別人統率,自己只帶湯和、徐達等二十四名親兵離開濠州,向南去尋找出路。

郭子興大惑不解地問:身在濠州畢竟有城池掩護,我待你不薄,為何要孤身遠走?

朱元璋解釋說:南下不是有異心,而是濠州趙均用、彭大二王並非真豪傑,為爭私利,他們之間遲早會發生火併,到那時元帥恐遭連累,我此去南方若能闢出一片新領地,萬一濠州有事,元帥也好從容進退。

關於此事,朱元璋後來在《紀夢》中有另一段自述:“當時,予雖在微卒,嘗觀帥首之作,度之既久,甚非良謀。明年春,元將賈魯死,城圍解,予歸鄉里,收殘民數百,獻之於上官,授我為鎮撫。當年冬,彭趙僭越,部下者多凌辱人,予識彼非道,棄數百人,內率二十四名銳者,南遊定遠。”

比起說給郭子興聽的解釋之辭,《紀夢》中的記載顯然更接近朱元璋的真實所想——欲南遊定遠,歸根結底是因為此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自己的大局觀,彭趙僭越稱王,部下四處凌辱,濠州上下不得人心,跟著這樣的人混,絕無可能走上成就功業的大道,相反有陷入兇險泥潭的危險。而處在夾縫中的郭子興,本質上也非力挽狂瀾的真豪傑,跟在他的身邊,得勢只是暫時的,不遠的將來一定失勢,兩害相加,與其貪圖眼前的一點便宜,不如果斷捨棄,以濠州城外的廣闊天地和自家的能力來搏一個前程。

聯想到小兩年前,朱元璋在是否要投奔紅巾軍一事上的猶豫謹慎,此時的朱元璋可謂是膽魄大的驚人。然而這一前一後的判若兩人恰恰能說明朱元璋的過人之處,,邁出大事第一步時,以持重為先,邁出三五步後,能果敢而行。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的果敢之內有持重,持重之餘,又有極冷靜的判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濠州城內外的局勢。

此話怎講呢?

經過小兩年的征戰,朱元璋對自己,對風雲湧動下的各色人等一定是有了極冷靜持重的判斷,正是這種判斷讓他果斷放棄了眼前的一些便宜,相信自己能開闢出一片新局面。

這種捨得之膽,捨得之智,捨得之信,當是朱元璋邁向帝王之路的最初關鍵一步,沒有這一步,歷史也許會滑下另一番境地。

朱元璋投軍,憑什麼一年多就有了三萬人馬?這幾步棋常人走不出!

觀朱元璋在隨後短短數月內創造出來的傳奇,直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前途無量的人生真是需要及時抽刀,該出手時就出手。

率領二十四名心腹親兵,剛走出濠州城沒多久,朱元璋就以敏銳的嗅覺捕捉到了一個好機會,他聽說定遠張家堡有一支三千餘人的搖擺武裝,因為孤軍無緣,在元軍與紅巾軍之間左右為難,不知投向哪一方為好。

朱元璋當機立斷,決定單刀赴會,招降這三千人馬。進到張家堡寨中,朱元璋既攀交道,又虛張聲勢地對寨主表示:“彼此無食,但吾主兵者郭元帥與汝故友,知汝壘於是,亦知他敵欲來相攻,恐汝無知,特遣吾報,肯相從之,否則移兵避之。”

張家堡寨主一聽來人是郭子興部將,又帶來了元軍即將大舉進犯的訊息,一念故交,一緊張,倉促間就落入了朱元璋的說辭中,當場表示願意歸順。

見目的達成,朱元璋留下信物,隨即率領第一批歸順士卒先行返回,將跟隨自己的親信之一費聚留在寨中,等待張寨後續人馬收拾完備後跟進。

孰料三天之後,費聚突然折回來向朱元璋稟報,事情出了變故,寨主探知朱元璋此前所言有虛,元軍並沒有大舉進犯,變卦了。

朱元璋一聽,立刻生出急智,他親率三百人前去與寨主會面再議。絕的是,行前,朱元璋密令手下這三百人,“若帥至則叢而視之,往則開而縱之,凡此者三。”

清代史家趙翼對朱元璋曾有一句後世頗為認可的評價:蓋太祖一人,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者也。

可以說這一道智擒張家堡寨主的密令,即鮮活地體現了朱元璋豪傑、盜賊兼而有之的本色。

這三百人按照朱元璋的密令行事,待寨主到來後,他們便圍上去觀看,而當寨主有意告辭時,他們又迅速散開,如此反覆幾次後,本就猶豫不決的寨主覺得朱元璋只有誠意,沒有敵意,便放鬆了警惕。

然而,當眾人再次湧上來圍觀時,寨主在毫無防範下直接就被綁了去,等他那些手下察覺之後,寨主早已被綁的不知了去向。

這時,朱元璋當即對在場的寨主手下宣稱,寨主已決意歸順,如今已抵達紅巾軍營寨,爾等須立即來歸。

如此將寨主順利拿下後,朱元璋又火速下令,即刻趕往張家堡,宣佈寨主已經歸順的訊息,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燒了張家堡所有營寨。

張家堡眾人見大勢已去,只好乖乖就範。

得到這三千人馬後,為穩定軍心,朱元璋沒有像普通的草莽那樣,向這三千人馬許諾有酒同喝,有肉同吃,而是搖身一變,變成了豪傑與聖賢的混合體。

朱元璋登在高處對這三千人馬說,你們原本是一支很大的隊伍,何以一夜之間被端了老窩?一是為將的沒有定見,二是士卒沒有紀律,缺乏訓練。如今亂世,爾等要清楚,只有建立紀律,嚴格訓練,才能活命,才能建功立業。

冷水有時候比酒肉更能收攏人心,凝聚力量。

讓歷史驚歎的是,收攏這三千人馬後,僅僅過了七天,朱元璋即率領這一支原為烏合之眾的新軍攻破了元軍張知院營,並且俘獲了兩萬精壯人馬,用朱元璋自己的話說,“不逾月而眾集,赤幟蔽野而盈崗。”

這一段洪武大帝的歷史講到這裡,諸位是否有雄才識大勢,一步吞山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