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菜單

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當年蒙古大軍兵臨紫禁城,于謙力挽狂瀾,扭轉大局。公元1550年7月9日,韃靼土默特首領俺答率軍進犯大同,總兵張達和副總兵林椿皆戰死。不久後,俺答又揮兵東進,由薊鎮(今天津薊州區)攻向古北口,直逼京師。由此掀開了大明朝繼土木堡之變後的又一次奇恥大辱一-庚戌之變。

這場堪稱土木堡之變再版的戰禍是如何發生的呢?

首先,因為明朝拒絕與蒙古進行貿易。韃靼土默特部是明朝嘉靖年間迅速崛起的蒙古部落,首領俺答,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他的部,崛起之後,與明朝進行貿易的需求越來越大。

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其實,明朝中後期在對外貿易上雖然是閉鎖的,但與蒙古在邊境上一直有一些規模很小的貿易往來,因為蒙古作為遊牧民族,幾乎除了牛羊肉什麼都缺,尤其是鐵器與布匹,所以迫切希望與明朝進行貿易往來。為此,俺答多次遣使者到明朝,希望雙方能在長城各關口進行互市貿易,而且只要可以進行貿易,俺答願意嚮明朝稱臣納貢。結果嘉靖帝就是不同意,而且還把蒙古派來的一個使者給殺了,徹底激怒了俺答,於是嘉靖二十九年(1544年),俺答率兵南下,進犯大同。

其次,是大同總兵仇鸞的“神”操作。本來俺答率兵進犯山西大同,怎麼一下就打到北京去了?這都是當時大同總兵仇鸞的“功勞”。張達和林椿戰死後,朝廷又派了仇鸞去大同當總兵,而這個仇鸞卻是個“坑貨”,他以前是甘肅的總兵,後來因為阻礙軍務被革職了,但他很有錢,賦閒在家的他重金賄賂嚴嵩父子,搖身一變又成了大同總兵。不過他可能除了用錢賄賂以外,沒有別的招數,竟然又拿錢賄賂了俺答,讓他別打大同,去別的地方。蒙古人也是不太熟悉明朝的禮儀,沒見過這樣的退敵之策,而且還能得到一筆意外之財,就索性答應了。但是既然來了,又不能就這麼回去,不打大同,那就直去京師吧。結果俺答揮兵東進,由薊鎮攻向古北口,直逼京師。

最後,是嚴嵩一黨的消極避戰。俺答率領軍隊到京師後,在京師周圍掃蕩個遍,先到懷柔、順義進行燒殺搶掠,接著又去通縣,就是不急著攻入皇城。其實,俺答並沒有攻佔北京的打算,只是想逼著明朝同意此前貿易通商的要求。嚴嵩一看俺答是這樣的態度,下令京師的守軍“堅壁勿戰”,還對嘉靖帝說,皇上不用著急,蒙古人只是餓瘋了,來搶點吃的,搶完就走了。氣得禮部尚書徐階怒斥嚴嵩,說必須想出個辦法來。而此時打是打不贏了,只能講和,讓俺答先退兵再說。

最後嘉靖帝唱了句高調:“苟利社稷,皮幣珠玉非所愛”,意思是,如果為了天下百姓,捨棄掉金銀財寶算什麼。於是,明朝答應了與蒙古貿易的要求。此時俺答的軍隊已經搶差不多了,也是時候該回去了,於是九月初一就退兵了。因為嘉靖二十九年是庚戌年,故後世稱此次事件為庚戌之變。庚戌之變雖然得到了解決,但透過這一事件,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明朝已經處於“重症”之下,存在諸多病端。

首先,政治上官僚體制已嚴重腐壞。此時在朝局之上,不僅嚴嵩一黨勢力龐大,買賣官現象嚴重,而且嘉靖帝在這件事上也是昏庸得可以。俺答退兵之後,嘉靖帝視此事為奇恥大辱,心裡不痛快,一直想要追責此事。丁汝夔做了替罪羊,被斬首示眾。當時朝政之腐朽,可見一斑。

其次,軍事上已無力抵禦北方民族入侵。俺答的軍隊長驅直入殺到京師,嚴嵩當然不是于謙,無力再組織一場京師保衛戰(瞭解于謙請 穿越 到1457年2月16日的北京)。而且就當時京師的守軍實力來講,反擊的話,基本上也沒什麼勝算。當時守衛京師的4萬多禁軍,一半是老弱病殘,另一半多為各權貴大臣的家僕,戰鬥力可想而知。戰鬥力低還不算,素質也不高。俺答的蒙古軍在京師進行燒殺搶掠的同時,大同總兵仇鸞帶來的軍隊竟然也對京師周圍的百姓進行劫掠,這樣的軍隊跟強盜毫無分別,真是苦了京師的百姓。

庚戌之變:土木堡之變的翻版(歷史的今天)

最後,此事也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此事之後數年,俺答一直沒有停止對明朝的擄掠。這當然與嘉靖帝后來出爾反爾有關,說好的“通貢互市”,卻只開放了大同的馬市。而且,自此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幾乎可以中原王朝干預進行自由發展,而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一旦勢力發展起來後,都要對明朝進行擄掠。這在某種程度上,為明朝滅亡埋下禍根,註定了明朝終將被來自北方的女真人所替代。

歷史是偶然的,更是必然的。縱觀庚戌之變整個過程,堪稱當年土木堡之變的再版,只可惜再沒有另一個于謙站出來力挽狂瀾。其實,任何王朝的滅亡都是一個從因到果的過程,不管這個過程是長還是短,其滅亡的原因都是有跡可循的。庚戌之變可能只是明朝歷史中一次蝴蝶的振翅,而它卻也註定了日後明朝滅亡的滅頂之災。

歷代評價:

乃廟堂不為之主議,既大言閉關以絕其意,又不修明戰守之實而為之備,反戮

其使以挑之,至於戎馬飲於郊圻,腥羶聞於城闕。乃詔廷臣議其許否,則彼以

兵脅而求,我以計窮而應,城下之盟,豈不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