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菜單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宋代的豪放詞,以“蘇辛”並稱。蘇軾首開豪放派新風,辛棄疾在繼承其衣缽的同時,青出於藍。

當代詞評家普遍認為,蘇軾詞“疏狂”多於“豪放”,

而辛棄疾才是真正的豪放派。

然而,若論二人成就最高的豪放詞作品,辛棄疾詞還是敗給了蘇軾詞

,這是怎麼回事呢?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辛棄疾在六十六歲時,寫下的壓軸之作。而《念奴嬌·赤壁懷古》,則是蘇軾四十七歲時,寫下的豪放詞代表。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當代學者王兆鵬、鬱玉英依據現代傳播學研究方法,對比了大量宋詞名作在宋、元、明、清四朝,進入選本的次數、唱合次數和搜尋資料。

然後,得出一個

影響力排行榜: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連前十都進不了。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卻在宋、元、明、清皆為“第一名”

因此,

《念奴嬌·赤壁懷古》才是“宋詞第一名篇”。

不過這隻能說明《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影響力大,卻並不能證明它比《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更加豪放。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豪放,體現在作者對眼前的景物,以及三國戰場的描寫上。

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豪放,則體現在作者對風雲變幻的歷史的濃縮,對歷朝北伐戰爭成敗的反思,以及本人的廉頗之志上。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思想深度與廣度,明顯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之上。不過由於用典太多,大大地影響了作品的傳播力

,在抒情方面是不及蘇軾詞的。

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成敗皆在“用典”上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白話翻譯:

江山千載,風物依舊,雄踞東南的孫權,卻不知哪裡去了。歷史就像是一個大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曠世豪傑的風流餘韻,全被雨打風吹去了。

斜陽照在芳草、碧樹上,那裡有一條尋常的小巷,傳說是南朝劉宋武帝劉裕住過的地方。想當年,劉裕兩度揮師北伐,金戈鐵馬,氣吞萬里,收復了黃河南面大片的故土。

他的兒子宋文帝,也想像他老子劉裕一樣北伐中原,“封狼居胥”。結果卻因為草率出兵,落得一個兩淮失守,胡馬飲江的下場。從此以後,南朝人只能倉皇北顧,滿目哀傷。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我南歸已經四十三年了,回望過去,依然還記得當年的揚州路,曾經是烽煙戰場。往事不堪回首,轉眼間,百姓們已經在異族的祠廟裡,燒起了香。

又要打仗了,朝廷到底會派哪一位老將出徵呢?誰又會來問:廉頗將軍已經老了,他的飯量到底如何了?

辛棄疾這一首詞是他晚年的集大成之作,用典已經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詞的上半闕中,辛棄疾先引出東吳孫權與南朝劉宋武帝劉裕的典故,表達出了自己北伐的志向。

而在下半闕中又連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狒狸祠下”等典故,深化了詞作的內涵,透露出了對韓侂冑草率北伐的深深擔憂。

劉義隆“元嘉北伐”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如今南宋的人民過慣了安逸的日子,軍隊想必也沒有什麼戰鬥力。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北伐,風險非常大。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當年在率軍南侵時,在瓜埠山上建了一座行宮,後來被改成了廟宇。由於他的小名叫“佛狸”,所以百姓就把這裡叫“佛狸祠”。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南宋的百姓們安逸的生活過得太久了,早就遺忘了那段慘痛的教訓,居然跑到以敵酋名字命名的寺廟裡,大搞祭祀活動。

這些典故,都體現出了辛棄疾對“開禧北伐”準備不充分的擔憂。可是

儘管如此,辛棄疾仍然希望,朝廷在選定大將的時候,能夠考慮到自己

這位六十六歲,半截入土的老將仍然抱有這樣的心思,才是真的豪放。不過因為這首詞用到的典故的確太多了,在普通讀者中間傳播就很吃力了。

二、《念奴嬌·赤壁懷古》“洩了氣”卻仍然火了

《念奴嬌·赤壁懷古》——北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對比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再來看蘇軾這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你會發現,這首詞的用語十分淺近,幾乎不需要白話翻譯,如今的人就能夠看懂。

這首詞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寫景,並且還做到了情景交融。因為開篇就是滾滾長江向東流,磅礴大氣的場景。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那千古的風流人物,像一粒粒砂礫被浪花淘盡,剩下來的則像金子一般閃耀著光芒。那是誰呢?那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都督周瑜。

跟著,蘇軾就開始描寫,自己想象中的赤壁古戰場。那赤壁是一處怪石嶙峋的地方,奇石穿雲,驚濤拍岸,發出萬馬奔騰似的雷鳴。

波濤激盪,拍打在岸邊,彷彿堆起了千層雪,這是多麼地動魄驚心啊!就在這樣一幅畫卷之中,湧現出了多少的英雄豪傑。

蘇軾在這首詞的上半闕中,基於自己想象的細節描寫,堪稱是出神入化。而下半闕里又從周瑜、小喬這一對英雄美人的結合入手,刻畫了一個足智多謀的英俊儒將形象。

最妙的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句話略過了戰爭場面的描寫,彷彿古龍小說中寫“小李飛刀”,既突出了它的快,又突出了它的輕巧,正是“無招勝有招”。

但是,這首詞到了最後卻“洩了氣”。因為蘇軾在詞的最後突然拐了一個大彎,說他自己只是在“故國神遊”,發夢罷了。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並且他看著自己頭上已經出現的白髮,發現征戰沙場,美人在懷的夢想,早已經不屬於他那個年紀了。這所有的東西,不過是他在“自作多情”罷了。

蘇軾這首詞寫於“烏臺詩案”後他的人生轉折點上,所以也難怪他會“洩氣”。由於前面的“故國神遊”寫得實在是太浪漫了,符合大多數人的想象,所以“洩氣”的地方,也就忽略不計了。

結語

比較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詞顯得沉鬱頓挫,思想內涵比後者更為複雜,可惜太過於理性了。

這可能是因為,辛棄疾當時已經是六十六歲老人的緣故。辛棄疾儘管一生都熱衷北伐,但是他並不主張貿然用兵,所以他在詞中表達了很多複雜的思慮。

在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六十六歲的辛棄疾又一次復出了,不過這只是因為當時的宰相韓侂冑想拿他當幌子

,替主戰派助威而已。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後來,韓侂冑發現辛棄疾和自己根本不是一條心,

又很快把辛棄疾趕走了。辛棄疾內心憤怒不已,直接寫詩大罵對方:“葉公豈是好真龍!”

蘇軾寫《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思想還很單純。因為當時的他雖然已經四十七歲,也不算年輕了,但是畢竟他的前半生一直都過得非常地順利。

而到了黃州時期,蘇軾終於走出了自己的“天真”。他藉著《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來回顧了一下自己在壯年以前的人生理想。

因為蘇軾在這首詞中用的是國人最喜愛的三國故事,所以群眾基礎非常廣泛,再加上語言也淺顯易懂,內容中既有徵戰沙場的豪情,又有英雄和美人的結合,的確是非常有感染力。

因此,蘇軾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傳唱程度,遠超辛棄疾那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至於蘇軾詞最後“漏氣”的那極小一部分,則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

蘇軾《念奴嬌》,辛棄疾《永遇樂》,到底哪一首才是豪放詞第一?

那麼,這兩首傳世名篇,到底哪一首更加豪放呢?我只能說,

“豪放”其實只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而已。如果單從這一方面理解,那麼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確實更勝一籌

至於辛棄疾,他的豪放不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也不在於他其他的詩詞上,而是在他自己的身上。因為,他早就已經把自己活成了一首豪放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