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菜單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原文

羅州山中多孔雀,群飛者數十為偶①。雌者尾短無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後復凋,與花萼相榮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妬②,凡欲山棲,必先擇有置尾之地,然後止焉③。

南人生④捕者,候甚雨,往禽⑤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雖至,且愛其尾,恐人所傷,不復騫翔⑥也。

註釋

1、偶

:夥伴,同伴。

2、妬

(dù):同“妒”。

3、焉

:作指示代詞,這裡。

4、生

:活的。

5、禽

:同“擒”。

6、騫翔

:飛翔。騫,飛起。

譯文

羅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幾十只為一群在一起飛翔。雌孔雀尾羽短而且沒有金黃色和翠綠色。雄孔雀出生三年後開始長出小的尾羽,五年後長成大的尾羽。立春的時候尾羽開始生長,三四個月後又凋落了,和花朵的盛開和凋謝同步。然而孔雀喜愛自己的尾羽並且非常忌妒,凡是想在山林裡休息,一定要先選擇可以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後才棲息在那裡。

南方人要捕捉活孔雀,要等到下大雨的時候才去捕捉,這時孔雀的尾羽上沾了雨水變得很沉重,不能高飛。雖然有人走近,但是因為孔雀愛惜自己的尾羽,恐怕被人損壞,就不再飛翔了。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文言知識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說“焉”:

“焉”的本義是一種鳥,但不知道具體的種類。

“焉”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指“豈,如何”。

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指“於是,就,乃”

,承接上文,以表示後果。如《墨子·兼愛上》:“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作指示代詞,相當於“之,此”。

如上文中的“然後止焉”。

作疑問代詞,相當於“哪裡,怎麼”。

如《愚公移山》:“且焉置土石?”

作語氣詞,表示肯定、疑問、感嘆等語氣。

如《愚公移山》:“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又如,《魚我所欲也》:“萬鍾於我何加焉”;

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或副詞詞尾,相當於“然,樣子”。

如“心有慼慼焉”。

文化常識

孔雀的寓意:

孔雀體態優美,丹口玄目,細勁隆胸,被古人認為孔雀是

“文禽”

孔雀羽毛有圓形眼狀斑,如同“孔”,所以又稱

“孔鳥”

。因為當年南越國盛產,所以又稱

“越鳥”

從古至今,孔雀在文學、藝術和宗教上都久負盛名,傳說孔雀就是百鳥之王鳳凰的化身。

孔雀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鳥類,尤其是在開屏時更加光彩奪目。在古時人們便認為,孔雀開屏是一種吉祥如意的徵兆,能夠驅邪除煞,帶來好運。過去富貴之家多畜養孔雀,即希望家裡常有“祥瑞”。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孔雀還有前程似錦的寓意。從明朝開始,官服上會綴有補子,補子上用動物的圖案來對官職進行區別。三品文官用的就是孔雀。

在清朝,皇帝會給王公貴族和有功之人賞賜花翎。花翎即孔雀的尾羽,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所謂“眼”指的是孔雀尾羽上眼狀的圓。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三眼花翎最為尊貴,象徵著無上的榮耀,乾隆至清末被賜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七人。

出處

北宋·李昉等《太平廣記·禽鳥二》

啟發與借鑑

寓言故事“南人捕孔雀”,說明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終將為自己埋下禍根

孔雀以尾羽為傲,甚是珍惜,但也為其所累,因害怕傷害尾羽而不敢高飛,最終被捕獲。孔雀因為愛惜尾羽,反而喪失了自由甚至生命。

一個人有長處肯定是好事,但如果恃才傲物、狂妄自大,將才華當成炫耀和驕傲的資本,以博取大家的讚美和羨慕,那往往就會遭人嫉妒,從而為自己埋下禍根。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愛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