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菜單

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在沙漠建高鐵,到北極修橋……“基建狂魔”的秘密武器。

作 者丨張保文

圖片:網路、圖蟲創意

非洲的“三峽工程”、孟加拉國的“武漢長江大橋”、波士頓芝加哥的中國地鐵工廠……“基建狂魔”正走出國門,在世界地圖上,不斷留下中國奇蹟。

“中國兄弟幫我們實現夢想!”

2010年,當地時間4月8日,隨著第十臺機組正式併網發電,全長9285米的麥洛維大壩竣工,又一個世界紀錄誕生了!

蘇丹,自此成為首個擁有先進電網的非洲國家。

不到6年,中國人成功截斷世界第一長河,修建全球最長大壩,完成了美、日專家眼中的不可能任務。

麥洛維大壩不僅為蘇丹帶來了清潔能源,也讓周圍的沙漠變成了100多萬畝耕地,蘇丹人民叫它“生命之壩”,堪稱“一個大壩改變一個國家”。

時任蘇丹總統巴希爾稱:“在尼羅河上建造大壩,是我們蘇丹世代人的夢想。今天,

中國兄弟幫我們實現了這個夢想。

蒙內鐵路,被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稱作“世紀工程”,是中國在非洲大地上的另一項創舉。

這條完全採用中國標準和“中國製造”的鐵路,不僅帶動了肯亞的經濟發展,還為當地培養了第一批標準軌鐵路運營人才,其中就包括肯尼亞歷史上首批女性列車駕駛員。

“以前的鐵路是沒有訊號的,火車經過車站時要事先打電話通知。”

這是本格拉鐵路舊線的情形。當年葡萄牙人修建這條鐵路,主要是為了運輸礦產,設計最高時速30公里,由於當地不產煤,就砍伐路邊的桉樹作燃料。

後來,即使這樣一條破舊的貨運鐵路,也在戰火中被毀掉了。

2002年,安哥拉政府決定重建本格拉鐵路,和蒙內鐵路、亞吉鐵路一樣,本格拉新鐵路全部採用中國標準和中國裝置。

本格拉新鐵路通車後,與安贊、坦贊鐵路及周邊國家鐵路網接軌形成了橫穿非洲、全程4300公里的國際鐵路大通道,

完成了連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偉大壯舉,非洲版的“兩洋鐵路”成為現實。

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有了這條鐵路,往返兩大洋,再也不需要繞道好望角或蘇伊士運河了。

不僅在非洲大陸,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腹地,中國也為當地修建了最高時速達360公里的麥麥高鐵,這是世界上沙漠地帶最快的雙線電氣化高速鐵路。

“帕德瑪河好比中國的長江,帕德瑪大橋就相當於孟加拉國的武漢長江大橋。”

“帕德瑪”是印度恆河在孟加拉國的名字,上游是中國的雅魯藏布江,既是孟加拉人的母親河,也是阻擋孟加拉首都達卡與南部城市交通的一道天塹。

僅靠擺渡船,遠遠滿足不了出行需要。高峰時期,連擺渡船頂棚上也坐著人。兩岸的貨物運輸也只能靠擺渡。每逢雨季,帕德瑪河洪水頻發,沉船事故時有發生。

因此,修建帕德瑪大橋成為孟加拉人心頭的夢想。

在中國獨創的技術和裝置加持下,孟加拉人心中的這座“夢想之橋”成功合龍,被英國《衛報》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帕德瑪大橋建成後,原本過河需要8小時,現在只需要10分鐘。

不僅如此,這座大橋還是連線中國和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初步估算,

大橋將為孟加拉國帶來每年1.5%左右的GDP增長。

在馬爾地夫,也有一座“夢想之橋”,中國援建馬爾地夫的“中馬友誼大橋”,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橋。

馬爾地夫前建設部部長漢·烏馬爾·扎希爾曾動情地說,

“當其他國家表示不可能時,是中國建橋團隊最終讓我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中國在泰國修建的曼谷拉馬八橋,還印在了2003年新發行的20元泰銖上。

除水壩、鐵路、大橋之外,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CBD)專案、沙特吉贊經濟城、科倫坡人工島港口城、吉隆坡雙子塔,也是中國建設者們留下的閃亮名片。

數年前還是一片汪洋,不到5年就成了269公頃土地,中國和斯里蘭卡共建的科倫坡港口城專案見證了滄海變桑田的奇蹟。歐盟代表團參觀後,說在這裡看到了斯里蘭卡的未來。

這些海外工程,既是工程奇蹟,更是發展奇蹟。

中國建設者們一邊修建工程,一邊帶動當地就業,培養當地工程人才,不僅幫助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跟上全球化的步伐,也憑藉過硬的實力折服了歐美等發達國家。

施瓦辛格州長說,“我是振華橋樑建設工人的粉絲。”

2013年9月,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東段新橋正式通車,新建的大橋與自由女神像隔海相望,成為美國的地標性建築。

這座橋創造了四項世界之最:重1。3萬噸的單塔柱支撐全橋重量7萬噸,是世界同類橋樑之最;8級抗震設計,為世界橋樑抗震之最;雙向12車道,中間一條腳踏車專用車道,橋面寬70米,為世界單塔橋樑之最;每天汽車流量達30萬輛,是世界橋樑透過能力之最。

而這四個世界之最,都離不開一家中國公司——中國上海振華重工公司(ZPMC)。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振華重工打造奧克蘭海灣大橋 抗震程度世界之首”,“vid”:“d0019l42hsw”,“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3151315263_960495/0”,“desc”:“”})

新海灣大橋是世界同類橋樑中難度最高的專案。

美國的橋樑專家稱,能建造新海灣大橋,就能建造世界任何難度的鋼橋。

面對這樣的超高難度專案,上海振華重工提前5個月完工,不僅全部驗收合格,而且還將橋塔加工的精度提高了一倍,美國人要求垂直度1/2500,中方做到了1/5000。

當地交通廳還表示,選擇振華重工,為新橋節省了4億美元。

同樣是2013年,上海振華重工承建的世界最大跨雙車道窄幅橋面懸索橋——挪威哈當厄爾大橋也成功開通。

這意味著中國設計、修建的橋樑,已成功打入美國和北歐市場。

5年後,四川路橋承建的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也正式通車。由於橋址距離北極圈只有200公里,因此也被稱為“極光之橋”。

除了橋樑,中國的地鐵、高鐵、公路也不斷走進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2019年8月14日,在波士頓運營了40年的老橙線列車,換上了“中國製造”的新橙線地鐵列車。

馬薩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試乘後滿意地說,“納稅人值得擁有、乘坐最安全、準時、舒適的現代化地鐵。”

2014年以來,中車先後與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通局簽訂了404輛地鐵合同(合同金額8。17億美元),首批合同還未交付,便又接到了120輛加車合同。

2016年,中車與芝加哥交通管理局簽訂了846輛地鐵合同(合同金額13億美元),佔到了芝加哥全部運營地鐵車輛的一半,創下了我國向發達國家出口地鐵車輛的紀錄。

拿下訂單後,中車相繼在馬薩諸塞州、芝加哥設廠,透過“購買美國”的方式,實現地鐵車輛生產60%以上的本地化。

2020年,中國鐵建承建的莫斯科地鐵專案首條隧道雙線貫通。

歐美基建,為中國基建轉型升級提供了目標市場。此外,中國企業還透過併購當地知名企業,進入西歐、北美、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市場。

2010年8月9日,中國交建在美國收購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鑽井平臺設計公司F&G公司,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大型海工裝備核心技術的壟斷。

2012年4月,中工國際收購了加拿大普康公司60%的股權,開始進入北美採礦領域和工程承包市場。而此前,這幾乎是中國企業的禁區。

中國企業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意味著

我們已從早期的勞務輸出,不斷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階邁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個個超級工程和“世界之最”背後,是中國裝備、中國方案、中國標準等硬核力量。

在修建帕德瑪河大橋時,為了在缺乏堅硬岩石支撐的沖積平原上建造一座永久橋樑,中國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將240根直徑3米、總長120米、超過550噸的鋼樁傾斜打入河床。

這還不算什麼。

帕德瑪大橋主橋是由41孔跨度為150米的鋼桁梁組成,現場組拼後,每孔重達3200噸。

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4年間,由中鐵大橋局自主研發的“天一號”運架一體船,將這41孔、累計13萬噸的鋼樑穩穩架設到預定位置。

在莫斯科地鐵專案中,我國製造的盾構機取代了來自德國的海瑞克盾構機。

除了10米級的“勝利號”大盾構機之外,俄羅斯還一口氣從中國採購了5臺6米級的盾構機,並以俄羅斯情景喜劇《爸爸的女兒們》中5個女兒的名字命名,分別為波麗娜、瑪利亞、達利亞、耶甫蓋寧和加利娜。

昔日的工業老大哥,為什麼會對我們的重型機械裝置鍾情有加?

不僅因為我們是莫斯科地鐵建設專案的承建商,更重要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盾構機,能夠更好地適應莫斯科零下幾十度的極寒天氣,好用。

除了俄羅斯,中國生產的盾構機還出口到北歐的丹麥、法國(盾構機的發源地)、義大利、新加坡等國,佔據全球三分之二的份額。

在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榜單上,中國企業共有11家入榜,銷售額總計達到362.29億美元,佔比18.37%,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除了中國裝備之外,紮根泥土的“中國工夫”也是中國基建的硬實力。

比如,在蒙內鐵路的修建中,中國人因地制宜,採用了“開山架橋”的施工方式。

98座鐵路橋,最高的離地43米,長度215米,當地人被這麼多架在半空的鐵軌驚呆了。

這種技術在地形複雜的中國其實再正常不過。有資料表明,我國的鐵路橋樑總數已超過20萬座,這種中國智慧不僅節省了土地成本,也保證了線路的平穩順直。

阿爾及利亞北方幹線的甘塔斯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了混凝土開裂、剝落等現象,原因是這裡的岩層為沉積泥灰岩,遇水膨脹,失水收縮,歐洲標準在此完全失靈。

法國塞斯達公司對此束手無策,稱這是“工程師的災難”。

關鍵時刻,中國鐵建召來國內專家團隊,借鑑國內鐵路建設經驗,提出了新的設計方案,破解了在泥灰岩地質施工的世界性難題。

在沙特吉贊經濟城專案中,中國港灣針對沙特當地現狀,利用國內早已成熟的砂袋充填和柵欄板安裝等施工方式,完成了用疏浚土就近填造人工島的方案。

“中國人的能力太不可思議了!”工程方在驗收時忍不住稱讚道。

“得標準者得天下。”

我們不僅用紮實的“中國工夫”攻堅克難,

也在向世界輸出越來越多的“中國標準”。

資料表明,

在“一帶一路”沿線對外專案中,中國標準佔到了35%;蒙內鐵路、本格拉新鐵路、衣索比亞復興大壩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等,全部採用的是中國技術標準。

中國獨有的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既是中國標準,也是世界標準。

在高鐵、核能、5G等高階製造領域,中國標準正在成為世界標準。

這些“中國裝備”“中國工夫”“中國標準”,展示的是中國基建的硬實力,而這一切,說到底還是我們的工業強大了。

世界第一工業製造大國,是“基建狂魔”的底氣。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

1分鐘新建改建596。66米的公路、2。5個小時完成一座跨線大橋的拆除、43小時完成北京三元橋的換梁施工、10天左右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一個個驚人的中國速度,一項項“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工程奇蹟,讓“基建狂魔”的名號越傳越響。

在2020年公佈的ENR“全球承包商250強”榜單中,中國以74家入圍企業名列榜首,入圍企業的數量比美、日、韓加起來還多。

1979年,我國對外承包合同才3400萬美元,

2020年,對外承包新籤合同額達到了2555.4億美元,40年間增加了接近8000倍!

在“全球承包商250強”承包的國際基建專案中,中國企業的專案佔25。4%,

相當於每4個國際基建專案中就有1個有中國企業的身影。

德國媒體報道稱:

中國基建正在為世界打造越來越多的“超級工程”。

中國基建,正在改變世界!

▲“十三五”期間中國對外承包合同

新籤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威廉·伊布斯就曾感嘆道,

數十年來,都是美國公司在世界各地建造標誌性建築,輸出美國工程技術,而如今卻是中國的工程技術正在向美國出口。

在舊金山新海灣大橋專案中,曾修建香港國際機場、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美國建築公司柏克德工程就在舊金山,美國人卻捨近求遠,選擇了上海振華重工。

中國的地鐵、高鐵技術,也開始走進英國、德國、美國這些老牌製造業強國。英國人為修建高鐵2號線,還專門跑到北京與中國公司座談。

為什麼這麼多工程,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都拿不下來,唯獨中國能做到?

我們先來看一些資料:

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鐵營業總里程已達到3萬公里,超過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全國高速公路里程14。3萬公里,也是世界第一。

2017年,全球有144棟高層建築完工,中國獨佔76棟;

世界跨度超400米的斜拉橋114座,中國佔了59座。

全球十大港口,中國佔7個。

中國幅員遼闊、地貌多樣、人口眾多,城鎮化率較低,這在客觀上為中國基建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資料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基礎建設投資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由此培養出大批的基建生力軍。

有人說,哪有什麼“基建狂魔”?無非是吃苦耐勞,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哪有什麼大型神器、獨門絕技?無非是因地制宜,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的確如此,

“基建狂魔”並沒有什麼秘密,不過是搭的橋、修的路比別人多了一些;不過是比別人更勤勞,更拼命一些。尤其是當這些更有經驗、更勤勞的人團結起來,更會形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每一項超級工程背後,都是成千上萬名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裝置共同合作的奏鳴曲,其中尤為值得驕傲的,是中國人艱苦奮鬥的精神。

阿爾及利亞當地人曾這樣評價中國工人,

“中國人太厲害,他們3個人只需要一張床就夠了,因為一個人在睡覺時,另外兩個一定在工作!”

從阿拉伯半島沙漠到寒冷的北極圈,從東非大草原到東南亞熱帶叢林,到處都有這樣的中國建設者們奮鬥的足跡。他們不僅要面臨施工上的挑戰,還要克服當地艱難的施工條件。

例如,在本哥拉鐵路的施工者,不僅要面臨血吸蟲、芒果蠅等寄生蟲傳染病的威脅,更加瘋狂的是,內戰時期留下的1000多萬枚地雷,成了施工者的噩夢。

據統計,在近十年的鐵路建設過程中,有20餘名中國工人因交通事故、疾病、地雷等原因喪生。

除了這些身體上的艱辛之外,當我們和歐美等發達國家同臺競技時,還要面對冷遇和懷疑的目光。

當初,上海振華重工承建美國新海灣大橋專案時,一開始美國方面懷疑中國企業的製造能力,有時一箇中國焊工作業時,背後甚至會站著10個美方的焊接監理專家。

更尷尬的是,以前中國企業參加國際標準會議,還會被人挖苦為“3S代表”:只會Smile(微笑)、Silence(沉默)、Sleep(打瞌睡)。

如今,隨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這樣的局面已經大大改觀。

在“基建狂魔”的光環下,是中國工業和國力的日益強大;而基建大發展,也在反哺“中國製造”的整體升級,拉動機械、冶金、精密儀器、計算機、人工智慧、通訊裝置等相關產業的飛躍。

從上世紀60年代的手搖車床、手搖計算機,到現在的北斗、量子計算機、“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國的基建正在與工業的相互促進中快速發展。

從最早的勞務輸出,到中國裝備、中國方案、中國諮詢、中國標準的輸出;從分包打零工,到現在的投建營一體化、跨國併購;從傳統的亞非拉市場,再到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在共建美好世界這條道路上,我們從未止步。

1。《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中國造》建築設計管理

2。《沙特麥麥高鐵上的“中國隊”》人民網

3。《中國的基礎設施,為啥能世界領先?》人民日報

4。《海外大專案折射中國擔當》國際先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