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9.1 字源:日落草中是為“莫(暮)”

菜單

​9.1 字源:日落草中是為“莫(暮)”

字源:日落草中是為“莫(暮)”

★【基礎必學】:莫,會意字,從日,從茻(mǎng,眾草),茻亦聲,會日落草叢之意,“暮”之初文,後下面的兩“屮”變為“大”字。古文字中亦有從兩木或四木,表示日落林下,後因聲化趨勢固定從茻。《說文》:“日且冥也。”本義即太陽將要沒落。引申指晚、一年將盡、時間將盡等義,也可指昏暗。

​9.1 字源:日落草中是為“莫(暮)”

日暮則昏,由昏暗不清,“莫”在古語中很早就被借為表示“不、沒有、不能”等義,故又加“日”為“暮”表其本義。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漏》:老虎趴在驢圈裡想:“翻山越嶺我什麼都見過,就是沒見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賊蹲在屋頂上想:“走南闖北我什麼都聽過,就是沒聽說過‘漏’,莫非‘漏’比我還厲害?”先生曰:莫非為雙重否定詞語,表示疑問、反問、強化語氣)

★【先生習作】:日暮的圖畫

每個人心中的日暮是不同的。

在唐代詩人崔顥的詩緒中,日暮是勾起思鄉之情的序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歷代文人多尊此詩為唐七律之首,其日暮懷歸之情委實動人。是啊!暮色已漸漸漫起,可我的家鄉在哪裡?江面上煙波渺渺,讓人更加難以尋覓!

而在同朝詩人孟浩然的愁緒中,日暮則如借酒澆愁,又有新愁——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夫子有此愁緒想來自然,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和希望奔入長安,結果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日暮時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日暮的鄉愁,愁更愁。

王維不愁官作,甚至為官場所累,別出心裁地為日暮增添了幾分離別之情: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還藉此來問明天的自己是否要歸隱田園: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不知是不是故意給孟夫子添愁。

而中唐詩人劉長卿感同身受的日暮則有一種說不出的貧寒孤寂: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自己還是說主人?可能作者自己也說不清。

日暮還被晚唐詩人韓翃用來借古諷今: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受到皇宮所賜蠟燭的恩典,晚唐的頹敗在日暮蒼茫中顯得更加搖搖欲墜。

而在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眼裡日暮則是自己依依不捨的少女情懷: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裡的“日暮”是沒有盡興的不捨,更是青春年少的快樂。

……。

日暮之景,因人而異,因情不同。或哀愁,或蒼涼,或廣漠,或璀璨,又或是一道五味雜陳的回憶,抑或是一道美麗絢爛的樂章……

在我眼裡,日暮是一個美麗的夢: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輪太陽將要落下,西天的晚霞揮動著絢麗的紗巾。模糊間,遍地的小草都鍍上了一片金黃色。晚風吹來,一支支狗尾草奏響了一首黃昏的抒情曲,童話般的夢就要來了……。

〇 日就月將

先生問:小練筆——你眼中的“日暮” (200字左右)

〇 上期問題

先生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本句中“磋”的物件是什麼?

A。 獸骨       B。 象牙      C。 美玉    D。石頭

〇 上期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