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唐中宗登基後,武三思與皇后私通,唐中宗為何不殺他?

菜單

唐中宗登基後,武三思與皇后私通,唐中宗為何不殺他?

唐中宗登基後,武三思與皇后私通,唐中宗為何不殺他?

公元705年,武則天被迫退位,太子李顯登基稱帝,大唐的皇位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李氏的手中,在唐中宗李顯登基後,按照正常邏輯,肯定要連根剷除勢力龐大的武氏家族,首先就是武則天曾經想立為太子的武三思。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在武則天執政期間,武三思拉攏朝臣為他造勢,多次暗示武則天立他為太子,可以說武三思是唐中宗的頭號政敵,但在唐中宗登基後,武三思卻沒有遭到清算,甚至還與唐中宗的皇后韋氏有私情,而唐中宗也知道此事。

其實武三思私通韋皇后與唐中宗有關,在唐中宗登基後,武三通發現大勢已去,因此主動向唐中宗示弱,甚至還費盡心思討好唐中宗,武三思在這方面頗有獨到之處,他很快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諂媚功夫贏得了唐中宗的歡心。

唐中宗也是個奇葩,畢竟在這種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將武三思除之而後快,但唐中宗不但沒有怪罪武三思,還多次前往武三思的府邸飲酒作樂,有時候還會帶著他的皇后一起去。

韋皇后不愧是唐中宗的髮妻,兩人都是一丘之貉,唐中宗如此寵信武三思,韋皇后也不甘示弱,有時候唐中宗在一旁喝酒,韋皇后就與武三思眉來眼去,還經常一起下棋取樂,日子久了,這兩人就發生了不正當關係!

在我看來,武三思肯定看不上韋皇后,畢竟他曾經也是有機會繼承整個國家的男人,什麼樣的美女沒見過,此時的韋皇后已經年老色衰,武三思與韋皇后私通,其目的很簡單,他爭奪皇位失敗了,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只能拼命巴結韋皇后。

使韋后與三思雙陸,而自居旁為之點籌,三思遂與後通,由是武氏之勢復振。

當然了,唐中宗除了喜歡武三思當他的狗腿子之外,他與武三思還是兒女親家。公元684年,李顯被武則天削去太子之位,發配到房州地區,在此期間,李顯和韋氏的女兒李裹兒與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發生了私情,兩人還未成親,李裹兒就有了身孕,後來為了遮掩醜聞,兩人迅速成婚。

如此一來,武三思相當於有了兩道免死金牌,韋皇后是他的情人,公主李裹兒是他的兒媳。

韋皇后野心勃勃,此人雖然沒有武則天的治國能力,但她的野心卻遠超武則天。韋皇后一心想當女皇,因此積極拉攏朝中大臣,在這種情況下,武三思也就成了她最信任的人。

相比於韋皇后,李裹兒的野心也不逞多讓,她也想成為女皇,因此多次鼓動唐中宗封她為皇太女。

這兩人都想成為女帝,自然需要獲得朝中大臣的支援,因此武三思再次進入了大唐王朝政治中心。

韋皇后與李裹兒的野心如此明顯,武三思心知肚明,他很清楚這兩個人都是無能之輩,但這樣的人正好可以為他所用。

唐中宗肯定能發現武三通與韋皇后有曖昧關係,但他卻一直沒有揭穿此事,反而默認了兩人的私情,說實話,一個正常人實在是無法理解唐中宗的思想!

在我看來,唐中宗李顯不像是個正常人,就比如在他被貶房州期間,狄仁傑曾多次勸武則天迎回李顯,並冊封李顯為太子,但在李顯被冊封為太子之後,他卻對狄仁傑頗有微詞,在他看來,狄仁傑如此熱心的幫助他,肯定不懷好意。

如果按照這種思維邏輯,或許也能理解唐中宗為何如此重用武三思了,畢竟武三思一心為私,他巴結唐中宗,只是為了獲得好處,這樣的人與狄仁傑恰好相反,因此狄仁傑得不到唐中宗的認可,武三思反而能被唐中宗另眼相看。

不過,武三通自以為能掌控韋皇后和李裹兒,但他卻高估了這兩人的智商,當一個人的野心遠遠超過他的能力時,這種人經常會做出一些蠢事。

李裹兒頭腦簡單,在她被武崇訓挑唆後,多次詆譭皇太子李重俊,當著李重俊的面罵他是奴婢所生的賤人,不配繼承皇位,甚至在唐中宗面前依然我行無素,數次要求廢了李重俊,然後冊封她為皇太女。

皇室的爭鬥總會伴隨著流血犧牲,李裹兒完全沒有一點頭腦,她要求廢了李重俊,無異於想要殺了李重俊,面對李裹兒的接連挑釁,李重俊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公元707年,李重俊發動政變,他率領300多名羽林軍攻入武三思府邸,誅殺了武三思和武崇峻,之後又入宮搜尋上官婉兒,結果被唐中宗派兵鎮壓,李重俊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武三思也算是倒黴,原本他只是想借著皇后的勢力東山再起,結果卻被韋皇后和李裹兒這兩個豬隊友牽連了,死得如此窩囊,不知武三思臨死前有何感想,或許再給武三思一次機會,他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在武崇訓死後,李裹兒不甘寂寞,因為此前曾與武延秀有過私情,於是就嫁給了武延秀,但愚蠢之人的思維總是難以揣度。

在公元710年,韋皇后和李裹兒頭腦再次發昏,她們兩人為了儘快登基稱帝,直接毒殺了唐中宗,然後立唐中宗的幼子為帝。

韋皇后以為自己可以學習武則天臨朝稱制,然後找機會登基稱帝,但她的能力不及武則天的萬分之一,這種人只顧眼前利益,根本看不清更遠處的危險,就在這一年,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直接誅殺了韋皇后和李裹兒,這兩個蠢人一心想當皇帝,結果卻為李隆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