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賈玲悼念張少華翻車,稱其“先生”被罵,肚子裡沒墨水不要硬裝

菜單

賈玲悼念張少華翻車,稱其“先生”被罵,肚子裡沒墨水不要硬裝

前言

信仰是很多人賴以生存的基石,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信仰的理解,或是從一個人身上代入自己的那種神聖感,或是從一種行為上代入自己的信仰。有句話說得好,群眾是盲目的,也是理智的。自人誕生之初便是群居性生物,種群的繁榮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而優秀的領導者就成為了大家共同追隨的目標。這種跟隨主導者的行為已經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基因裡。

娛樂圈的是非之多已經是家喻戶曉了,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站在聚光燈下的明星更是被眾人的雙眼死死盯著,一言一行都充滿了考量的意味。賈玲,一個說起來讓人很自然地就想到嘻嘻哈哈這麼一個形象的女明星。

先生一詞字面意思

作為新晉導演之列的賈玲,儘管身價已經過億,可她那憨厚的形象依然是眾人磨滅不掉的記憶。在看到一代老戲骨張少華去世的訊息後,

賈玲也像很多人一樣發出了悼念之意。可一句“先生千古”卻再次將賈玲推上了熱搜。

先生一詞本指德高望重者或是具有重大貢獻的人,對他們的一種尊稱。

而女先生更是一種難得一見的稱謂,如宋慶齡,林徽因這等人物也不過獲得一聲先生之稱

。因此當眾人看到賈玲的一聲先生千古後,不禁紛紛發問張少華僅僅一介老戲骨,又是如何當得起先生一詞的呢?

張少華

說起張少華,聯想到的第一個形象大概就是“醜娘”了。

儘管一直被叫做醜娘,但張少華不得不說卻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那個讓人們第一時間就想到開啟電視看著各位老戲骨們用驚人的演技揮灑青春的時代。

年輕的張少華也是一位青春靚麗的美人,唱戲出身的她總能把神韻氣質拿捏得很準。

1950年張少華進入中國評劇院,6年的基本功讓張少華對於唱、念、做、打是信手捏來。

戲劇的鍛鍊自然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更是成為了張少華的家常便飯

。出演了眾多的影視劇的張少華,真正讓人記憶深刻的時候卻是在出演了《我的醜娘》之後,從張少華的身上演繹出了一位“醜”孃的經典形象。

這個“醜”是真的醜嗎?並不是的,拒絕了導演刻意醜化的形象方案,用自身的演技和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張少華將母親的角色演活了過來。“

醜娘”不醜,它只是母親形象的一種代名詞。

面對張少華的去世,很多人秉承著逝者如斯夫,死者偉大的心態獻上了屬於張少華應有的悼念。

可也有部分人認為,張少華雖然已經逝去,可她不配她所得到的種種榮譽。賈玲的一句“先生千古”激起的不僅僅是一部分人的憤慨,更是暴露出了群眾隨波逐流的醜態。

用一件事去抨擊另一件事,在抓住了事態的反擊點後便喋喋不休非要爭出個高低長短。

人性的隨機性是無法定向掌握得,當一部分人在群體中發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時,群體就會出現裂縫。

一開始小部分的聲音會隨著拉攏、挑撥等手段壯大自己的力量,當力量逐漸成長到足以和另一股聲音抗衡的時候,兩者便會為了各自的信念而拼得你死我活。

在網路時代發達的如今,媒體的力量將很多狹隘的黑暗暴露了出來,也讓部分出於不善目的的人無處藏身。

可依然有部分人在利用網路去循循善誘,去煽風點火。利用人性的從眾心裡掀起一陣一陣的浪潮。

總結

賈玲錯了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她可能錯了,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成為了一部分目的不善的人的導火索。可從個人角度上說她並沒有錯。每個人心中對先生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同信仰,當你認定一件事時,它便成了你的信仰。群眾是盲目的,跟隨領導者的從眾心理是烙印在深處的。

很大一部分人依然只有簡單的是非之分,並沒有主觀臆想地去思考去理解。這就導致了很大程度上當一部分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的時候,他們很容易迷失自己,開始思考是不是這樣,自己是不是說錯了。未明真相不做言談,從張少華的這件事中看到的不僅僅是眾人對張少華是否當得起先生一詞的抨擊,也透露出了人們在大眾思維的影響下盲目跟從的無理智性。當自己成為眾人中的一份子時就會覺得法不責眾,隨大流的心理狀態,每個人的信仰不同,觀念不同。還望每個人都應做到言論自由,言論正確,思想不偏的合理性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