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北京人聊北京

菜單

北京人聊北京

北京人聊北京

點選載入圖片

大家好,我是京師玩兒主,今兒和各位聊聊北京人的“優越感”。

其實說到北京的優越感,我個人是真沒感覺到。至於北京呢?就像我前幾期講過的一樣,那是我的家,我的家鄉。這每個人都有個家鄉,如果我們提到自己的家鄉,一點兒自豪感都沒有,那對的起自己的家鄉嗎?誰的家鄉誰不愛啊。北京人受北京歷史文化的影響,一提到往昔,北京曾經是有優越感,但就北京的現狀,如天氣,環境,交通,住房,教育,就醫等等,這那樣兒不讓北京人糟心,北京人哪兒還有什麼優越感啊?北京人不排外,要排外也不會是現在這樣了。現實生活中,很多北京人都不能說自己是北京人,一說,人家就覺得您在炫耀您的優越感,而侵犯了他。

有人認為北京人愛矯情,說是街頭遇到一些小事兒,沒必要斤斤計較,對於不文明現象,更沒必要矯情半天。北京人在生活中講素質,碰到不文明的現象,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堅決會和不文明現象說不。這就是北京人的作用銘。您覺得見義勇為的朝陽群眾也是矯情?北京人絕不矯情,反而我們很局氣,再大的恩怨我們也能哪兒說哪兒了,並扭頭就忘。但對於那些在北京散德性的人,我們不能忘,這是在用實際行動保護著北京,並守衛著這裡。

北京人天生傲氣,不稀罕跟別人打交道。有人說“這也看不起,那也看不上的,就是北京人”。我的回答是“放屁”。北京人的熱情都熱情到國外了,您放心,北京人從來不排外,我們只排毒。那些在北京沒禮貌、不守規矩的人,才被排擠。北京人的熱心腸兒絕對不只是說說而已。只要您講禮貌守規矩,不禍害這裡,那就齊了。至於您是哪兒的人,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您真心愛這裡,那麼北京就歡迎您。

對於北京人來說,聽到京腔兒,就別提多舒服了,但對於某些人來說,京腔兒就代表著優越感。貧嘴又帶著京腔兒的北京人,更讓他們反感。口音這個東西,我們真沒法兒改,因為打小兒的環境就是這樣,久而久之,它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實在是沒法想象,這個京腔兒,到底有多麼的扎耳兒。更是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有些人不能接受北京人的“貧”。生活中北京人追著您問這問那,那不是“貧”,那叫熱情。跟您貧是看得起您,要真有優越感,我們連搭理您都不搭理呢。

很多人會說,北京人就是靠收租子生活的。但那是少數,大部分北京人也得工作賺錢養家,北京人不奢望功名遠揚,我們更喜歡活的自在,過得舒服。準點兒下班兒,拒絕加班兒,是我們生活的態度。工作是為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而放棄生活中的其它的東西,北京人懂生活,會生活,這不是不上進,更不是懶。

北京人的愁:生活在北京這座號稱帝都的城市,可能看上去光鮮亮麗,可是北京人心裡的愁,又有誰知道呢?前幾年,北京人是霧霾愁。在那以前,北京是以衚衕、烤鴨和京腔兒聞名,當時北京城裡流傳著“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京津冀不相信好肺”的說法兒。尤其是到了冬季,我們就盼著北京的天是晴朗的天,通州區的人們好喜歡,遠望豐臺後,高聲喊道:“我愛你,海淀”的年代。北京人的愁:拆字愁。在您家門口兒上,寫哪兒個字能體現您家的富貴呢?答曰“拆”字。在外人看來,我們能夠從草根一枚,搖身一變從而成為百萬富翁,殊不知一個拆字寫在家門口兒,意味著我們要離開這熟悉的地方兒,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距離。意味著住了家裡幾代人的衚衕,我們要說再見了。意味著以後再也不能隨隨便便約發小兒出來喝酒耍貧了。拆字背後有我們北京人太多的愁了。北京的愁:擁擠愁。在北京有沒有見效最快的減肥方式呢,答曰“出門擠公交”。乘坐交通工具,無論是地鐵還是公交車,就是各種的擠呀,擠的您喘不過氣來。您說家門口兒路達溜達把,全都是人,看到的景色,雖說是既有山又有海的,但卻都是“人山人海”。北京人的愁:看病愁。比生病更鬱悶的事兒是什麼呢,答曰“看病”。看病在北京有多愁人呢,首先是找醫院,北京醫院多如牛毛,但要找到一家離家近,水平高收費有低的醫院,真的很難,掛號呢,想掛專家號,您沒天亮就得去排隊,想掛普通號,去的時候,基本就沒了。北京作為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聚集地,也正是因為過於集中,使得全國各地的病友都往這裡匯聚,這裡有再多的著名醫院也沒用,因為這裡真的是一號難求。至於看病呢,您得樓上樓下的來回跑,不是照片子就是做各種檢查,做為一位病人,有時候您要比醫生還要有耐心。而到了醫生診斷完了、開了藥了,看著藥品的價格,你要有顆非常強大的心臟才行。北京人的愁:搖號愁。在北京最貴的鐵製品是什麼?答曰“北京的車牌子”。在北京,搖了幾十期,甚至全家總動員的,那是比比皆是。有的搖號人已經開始釋出“生命不息,搖號不止”的誓言。這些事實,足可以證明搖號對北京人來說,真是愁,真是難,且難於上青天。北京人的愁:買房愁。帝都的房價如何呢?答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真是愁死我了。北京人的愁:上學愁。大家這麼奮鬥都是為了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孩子。雖說現在是義務教育,但您去看看,每年九月開學前,學校門口或申請、提交入學資料的單位門口兒的人,您就能體會了。北京人的愁:土著愁。電影兒老炮兒裡最讓您淚噴的一句臺詞是什麼?那就是“這宣武都沒有了,咱這信往哪兒寄呢”。是啊,2010年,崇文、宣武分別與西城、東城合併以後,北京人多了一愁。宣武和崇文回不來了,沒了宣武和崇文,感覺北京味兒都淡了,沒了宣武區,陶然亭的大雪山,爬起來感覺都沒感覺了;沒了崇文區,新世界百貨逛起來都沒勁了。宣武和崇文真的就再也回不來了,這真是愁壞南城的一大幫北京孩子們了。據不可靠的“小道訊息”稱,再過幾年,東城、西城也要沒了。北京人的愁:身份愁。最不敢跟別人說第一句話是什麼?那就是“我是北京人”。因為就算我說我是北京人,我一樣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一樣開的車,也沒有北京的號。作為北京人,在自己的家鄉,出門在家門口兒找個能聊天的人都少了。在自己的家鄉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土著身份,有時真的是一種愁,一種悲哀。

北京人的痛。北京的馬路寬的跟平原似的,堵車堵的跟停車場似的,北京的堵車,自帶相親功能,從這個車,能看出您的財力和社會地位、從態度能看出您的性格、從憋尿時間,能看出您身體的健康程度。“一行白鷺上青天,老子被擠在路中間”、“猶抱琵琶半遮面,車上得備點兒泡麵”“借問酒家何處有,我又被堵在收費口”。北京人的痛,北京的物價高的和瑞士似的,而工資條兒上的數字,卻跟開玩笑似的。北京動不動平均工資就多少,多少的,而自己的工資條兒,感覺都快把北京的褲子都要給拽掉了。北京的房價,漲的跟火箭似的,而搶著買的主兒,就跟搶著買白菜似的。年薪300萬以上,北京二環內,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年薪100萬到300萬之間,二環到四環,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年薪50萬到100萬之間,四環到六環,您愛買哪兒,買哪兒;年薪在10萬塊錢以下的,您就給自己挖個坑兒,愛“埋”哪兒,“埋”哪兒吧!有人問我說,“如果您中了500萬,要怎麼花”?我說“我要先把房貸還了”;他又接著問“那剩下的呢?”我說“剩下的,我慢慢再還”。北京人的痛,北京的古建築多的和歐洲似的,拆遷的頻率跟吃飯似的,您怕或者不怕,拆遷就在那裡,不怠不慢;您躲或是不躲,拆遷就在那裡,不緩不急;您服或者不服,拆遷就在那裡,不逃不理,默然、生死、寂靜、歡喜。北京節假日逛故宮的時候,跟下餃子似的;春節的時候,城裡的人少的卻跟空城一樣。“欲窮千里目,堵在高速路”、“舉頭看國旗,低頭看垃圾”、“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擠成蛋”、“會當凌絕頂,香山擠成餅”。北京的節假日各個景點兒吃飯,就兩個字“挨宰”。北京各個景點兒停車,兩個字“無位”。北京各個廁所如廁,兩個字“排隊”。北京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也是一座寄予著青春與夢想的城市,那些北京的痛,恐怕也只有北京才懂。北京面積大的出奇,但人口密集度跟孟加拉國似的。在北京,您座一個小時的車,您在朝陽,一個小時後,您依然還在朝陽。有人曾經調侃說,提到“人流”這個詞兒,在北京分兩種,一種是在婦產醫院裡,屬無痛型的;一種是在高峰期的北京地鐵站裡,屬巨痛型的。那時的北京地鐵,是人進去,相片出來;餅乾帶進去,麵粉帶出來。

不少人都說,北京人都喜歡活在過去裡,張嘴閉嘴的就是衚衕什麼的,這都顯得有點兒落後了。甚至有些人感覺北京城裡人,都是滿族的遺老遺少,本質就是優越感太強了。其實不少北京人,您甭管是什麼族人,我們都很懷念過去,尤其是住在衚衕裡的生活,那是一生難忘的。雖說當時的條件不比現在,但日子卻過得更美。這不是我們在“秀”優越,而是我們真的無法割捨的回憶。北京在成長的過程中,把我們的家也給淘汰掉了。現在留給北京人的,就只剩下這麼一個念想兒了,這個念想兒看似美好,實際上也是很痛苦的。難道我們想念一下我們的家鄉,也算是優越感嗎?我們沒有什麼優越感,那是強加給我們的。任何一個人的家鄉,都是應該值得尊重的,任何一個人的童年,也是應該值得回憶的。

那好了,今兒就先和各位聊到這兒,咱們回頭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