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二戰爆發的根源探究,德國的野心與英法的縱容,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菜單

二戰爆發的根源探究,德國的野心與英法的縱容,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如果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那麼很多人都會想到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的波蘭戰役,通常這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標誌。可值得一提的是,在即便是在波蘭戰役爆發時,希特勒也沒想過要對英法全面開戰,他一度認為這隻會是一場有限的戰爭,甚至考慮過要在波蘭戰役後和英法媾和,從而恢復雙方的和平。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心目中的有限戰爭,最後還是變成了一場全面戰爭呢?

收益頗大的冒險

事實上,這裡我們要指出一點,希特勒上臺前確實叫囂德國需要一次大戰,但這也僅僅是上臺前,而在他上臺後這一點就被改變了。希特勒這個過去的憤青在1933年擔任德國總理後就深刻認識到了一件事情——德國的人民們懼怕另一次世界大戰,而德國的將領們也憂心忡忡,儘管每個人內心都期望於洗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恥辱,可如果讓他們再打一次世界大戰,那麼無論是德國的平民,還是德國軍官團的將領們,都對此感到了深深的畏懼。

這一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取到的德國檔案中有所體現,德國的將領們在1939年之前都對於世界大戰抱有畏懼心理,原因是他們對於自己的國力並不自信,認為沒有能力再打一次世界大戰。與之相對應的,在1936年希特勒要求德國國防軍出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時,德國國防軍內部就持反對意見。同年的西班牙內戰時期,希特勒決定出兵援助弗朗哥政權時,德國國防軍也再一次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都是擔心挑起一次世界大戰。

然而,事實是當時英、法等國都對德國的舉動無動於衷,至多是有微不足道的抗議聲,雖然希特勒也順應國防軍的反對意見,限制了其行動規模,可是這不能掩蓋這一系列的冒險行為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壯大了希特勒和其麾下將領的“膽量”與“雄心”,具體表現就是在1938年,希特勒決心吞併奧地利,進行一次勝利閱兵,他認為這將是一次光榮的勝利,而他麾下那些往往和他唱反調的將領們卻對此採取了沉默態度。

吞併奧地利的行動異常順利,這讓希特勒愈發覺得自己看清了英、法兩國,認為英、法的態度是隻要能不引發另一次世界大戰,那麼萬事都是可以商談和妥協的。也因此,希特勒決定開始他的另一次冒險——主張奪取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德國當時的陸軍總參謀長貝克將軍曾反對希特勒的決議,因為這有可能會爆發一次世界大戰。可希特勒對此根本不屑一顧,貝克將軍也只能辭去了自己的職務,並在暗中策劃一次政變,以期推翻希特勒來阻止可能的戰爭。

但是貝克將軍完全沒有想到,在他謀求推翻希特勒的時候,英、法兩國卻對希特勒做出了妥協。面對希特勒咄咄逼人的要求,英、法兩國採取了著名的“綏靖政策”。在英、法兩國眼中,只要能夠避免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那麼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受損也不是不可接受的,畢竟德國索取的東西並不是很多,慷他人之慨也無需有什麼心理負擔。也因此,英、法兩國領導人最後同意了希特勒奪走蘇臺德地區,甚至坐視了日後德國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對於英、法兩國而言,慕尼黑會議的召開與《慕尼黑協定》簽署可謂是一次重大的外交與政治勝利,英國首相張伯倫甚至稱讚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然而,張伯倫卻不知道,《慕尼黑協定》對於希特勒才是一次真正的勝利,他不僅讓希特勒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土地,更讓他看到了英、法的色厲內荏,所以希特勒對於戰爭的恐懼心理也有所降低,他覺得自己是時候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了。

英法態度的反轉

不得不說的是,希特勒對於戰爭仍舊是謹慎的,但因為此前多次的冒險行動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又沒有付出任何代價,所以希特勒的行動也就愈發大膽起來。而那些此前不斷髮出警告,聲稱冒險行為將帶來戰爭風險的人,現如今也只能發出微弱的聲音,因為事實與他們的推測截然相反,那麼自然他們的這種警告也就愈發失去意義,甚至他們很多人自己都動搖了,認為這種風險並不存在,也無需做出任何警告。

同一道理,當德國和波蘭就有關但澤走廊問題進行交涉,而波蘭人又斷然拒絕了德國的要求時,希特勒自然也就覺得他可以採取一些較為冒險的舉動了。在希特勒的眼裡,雖然英、法兩國和波蘭有簽訂盟約,但希特勒仍舊不認為英、法兩國會為了波蘭而選擇與德國開戰。畢竟世界大戰是英、法所不能承受的,那麼為了避免大戰的爆發,英、法兩國也必然會選擇犧牲波蘭的利益,用以維持自身的利益不受損害。

基於這樣的思維,希特勒在1939年9月1日狀起膽子對波蘭宣戰,在希特勒的心中這將是一場有限的戰爭,即不會導致英、法對德國宣戰,亦不會讓德國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之中,尤其是在蘇聯已經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希特勒就更為堅信這一點了。因為希特勒無法相信,在波蘭無法得到來自東線的援助,將在短時間內被打敗的前提下,英、法兩國會選擇對德國宣戰。

可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卻讓希特勒大跌眼鏡,在德國對波蘭宣戰並展開入侵之後,英、法兩國立刻對德國宣戰,法國軍隊動員並開赴德法邊境,而英國遠征軍也渡過了英吉利海峽來到了法國,整個歐洲局勢頃刻間變得緊張了起來。希特勒無論如何也無法想明白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英、法面對捷克斯洛伐克這種擁有歐洲小國中最精銳軍力的國家尚可棄如敝履,為何反而在德國入侵波蘭時反應如此激烈?

希特勒自然不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事實就是在《慕尼黑協定》簽署後,希特勒一再的違反協定,甚至在1939年3月徹底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這一舉動讓英、法兩國政府都倍感屈辱和憤怒。希特勒的舉動意味著他們遭到了徹頭徹尾的欺騙,國內的反對言論變得強烈,這迫他們開始採取對德國強硬的舉措,縱然英、法兩國政府仍舊畏懼於世界大戰的爆發,現在也不得不做出激烈的迴應。

當然,這種舉措在某些程度上是毫無價值的,英、法兩國都對波蘭做出過安全上的保證,可是他們也不得不做出這樣的保證,即便是為了面子和保住自己不被彈劾,也必須做出這種無法做到的保證。此後的時間裡,英、法兩國軍隊都在法國邊境上和德國軍隊隔空對峙,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靜坐戰爭”,也稱之為“假戰爭”。但無論如何,英、法兩國已經對對德國宣戰,戰爭將不可避免的爆發,德國必須對此做出迴應。

世界大戰的爆發

對於希特勒而言,英、法兩國對德國的宣戰是超過了預估和常理的,這顛覆了希特勒此前對於局勢的所有判斷,儘管從表面上看局勢或許還有挽回的可能——英、法兩國並沒有立刻進攻德國,雙方只是在邊境上維持著對峙局面。可這種對峙還能夠維持多久,對於希特勒可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問題,所以在1939年10月6日,希特勒向英、法兩國提出了召開“和平會議”的提議,然而這個提議卻沒有得到英、法兩國的迴應。

這一局面讓希特勒大感失望,也意識到德國和英、法兩國已經沒有了和平的可能。如果對英、法兩國做出讓步的話,那麼德國就必須退出波蘭領土,恢復波蘭的獨立性。可先不說波蘭一半的領土在同樣出兵的蘇聯手上,作為勝利者的德國也不可能把吃到嘴中的波蘭土地讓出。假如德國對英、法兩國讓步的話,那麼希特勒和納粹黨在德國的威望就將一落千丈,所以無論如何希特勒都不可能讓出土地。

那麼留給希特勒的選擇就只有一個——和英、法兩國開戰,最好是先英、法一步發動攻勢。希特勒自知德國的國力遠不如英、法,因此他需要孤注一擲的投入自己所有的籌碼發動進攻。在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簽署了《元首第6號特別訓令》,著重解釋了德國為何要對英、法宣戰,和為什麼必須先下手為強。在這份冗長的命令中,其實就只透露出了一句話:為了保住德國的既得利益,德國不得不承擔更大的風險和將戰爭繼續下去。

希特勒的所作所為就如同一個狂熱的賭徒,他渴望得到更多的金錢並且也已經贏得了數不清的財富,可是當他有失去所有既得利益的時候,他也必須為自己的野心和貪婪買單,為此他將不惜代價的以戰爭來守住自己的利益。但諷刺的是,讓希特勒的野心愈發膨脹和不受控制的,也恰恰是英、法的綏靖政策與不作為,若他們在捷克斯洛伐克遭受威脅時便挺身而出,則局面或不至如此。可現在一切都為時已晚,戰爭將不可避免的爆發,而且將會是一場更為慘烈的世界大戰。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三帝國興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