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宋宮詞》40歲劉濤演少女翻車,中年女演員為何總有“大女主”情結

菜單

《大宋宮詞》40歲劉濤演少女翻車,中年女演員為何總有“大女主”情結

劉濤主演的新劇《大宋宮詞》,開播幾天,評分斷崖式滑落。

遭遇差評,觀眾的吐槽點主要有三個:劇情漏洞、剪輯混亂、演員不適合。

而作為絕對女一號的劉濤,顯然成為第三個槽點的話題中心。

一時之間,劉濤在劇中的顏值、身材引發觀眾的熱議,而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40歲的劉濤演15歲的少女,翻車了!

這樣的話題,似曾相識。因為在不久前,章子怡也因同樣的事被推上了熱搜。

中年女演員演十幾歲的少女,也不是這兩年才有的。

但觀眾對於這個事情的反應會這麼熱烈,恰恰是在“大女主”概念誕生之後。

“大女主”和“扮嫩”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兩者卻常常一起出現。

這就要從“大女主”劇說起。

為什麼女演員愛“大女主”劇?

大女主劇,從很早就有。但“大女主”這個概念,則是在2011年《甄嬛傳》之後流行開來。

從《甄嬛傳》到後來的《羋月傳》《楚喬傳》《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無一不是大女主劇。

大女主劇,以一位女性人物為主要核心,以其成長經歷為敘事主線,全面展示女主角在經歷各種情感波折、人生磨難後,跨越原有階層,最終達成所願,實現自我蛻變的型別電視劇。

《甄嬛傳》中的甄嬛,從一個大臣之女參加進宮參加選秀女,被皇帝看中後,不斷打怪升級,從貴人最後變成太后,成為後宮中權利的最高者。

在這個過程中,她經歷了和皇帝、果郡王的感情,也經歷了和其他嬪妃鬥智鬥勇,最後甚至和皇帝對抗。

“大女主”劇有幾個特點: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

一個故事就是一個女人的一生,而作為著名的女人,必然也要經歷起起伏伏的人生。

因為情節夠複雜,衝突夠激烈,往往也最吸引觀眾。

年齡跨度大

一部大女主劇,往往講的是女主的一生,因此角色常常從少年到老年,年齡跨度非常大。

大部分有原型

這些大女主劇大部分有真人原型,尤其是古裝劇,因此,觀眾在看的時候,即使是個歷史人物,但也會更有親近感。

綜上因素,大女主劇也常常有爆款劇的潛質,這也意味著對演員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甄嬛傳》殺青,孫儷才29歲,拍完就去結婚生孩子了。

朋友氣她不爭氣,一個女演員怎麼能在30歲之前、事業巔峰時就跑去結婚生子呢?

但是,她生完孩子,劇也播出了,她的人氣卻隨著劇爆紅而被推向另一個高峰。

而這事也屢試不爽。生完二胎,孫儷馬上又拍了《羋月傳》,儘管這劇口碑不如《甄嬛傳》,但作為一部大女主劇,它仍然有難以匹敵的人氣。

此後,孫儷的產量並不多,但在電視劇領域,她一直有話語權。

所以,為什麼女演員愛大女主劇?因為大女主劇本身就具備讓演員走紅或翻紅的因素。

但為何劉濤和章子怡還會翻車?

“大女主”演員,翻紅或翻車,根本原因在哪?

大女主劇考驗女演員的演技實力,這一點,不可否認。

正如前文所說,大女主往往年齡跨度大,呈現主角人生不同階段的經歷和狀態。

外形可以藉助服化道來實現,但不同階段的人物心理變化,這個確實考驗演員對於角色的把握和呈現能力。

一部大女主劇,絕不是隻靠演女主角的女演員撐起來的,而是各個方面要配合得很好,才有可能取得預想中的成功。

《延禧攻略》有秦嵐、佘詩曼、譚卓、王媛可等實力派女演員,為何吳謹言能夠火出圈?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於正對她的清楚認識,並且把她放在一個很恰當的位置。甚至可以說,魏瓔珞這個角色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這些年,劉濤有不少很好的作品,如《琅琊榜》《歡樂頌》等,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大宋宮詞》是她的第一部大女主作品。

歷史上的劉娥,這個人物半身就足夠有傳奇色彩。

當大家對這個人物的故事瞭解之後,要吸引大家追劇,靠的就是細節了。

但是,《大宋宮詞》做得並不好。

劇情魔改,人物的光芒,全靠拉低其他角色來襯托,以及莫名其妙的技能設定。

劉娥不但會蜀繡,頗得蜀地點茶真傳,還學過舞蹈,更重要的是人家還會畫畫。

對於一個15歲就遇上戰亂、顛沛流離的蜀地孤女,這些技能到底是怎麼來的?

而作為一個少女,完全沒有向上、昂揚、朝氣的神態,反而是歷盡千帆後的淡然;作為一個顛沛流離,經常沒飯吃的少女,這個壯實的身材也不知道是怎麼來的?

劉濤在社交平臺說“我的身材我做主”,這種自我欣賞非常值得讚賞和倡導,但這也無法掩蓋角色不匹配的事實。

當然,也有扮嫩翻車但劇仍然受好評的。

陳寶國和斯琴高娃在《大宅門》裡,一開始演的白景琦和白文氏,角色年輕時候的年齡和是和他們本人不相符的,但兩人硬是靠著演技,讓大家忘掉年齡的事。

那些放棄“少女”的中年女演員,都怎樣了?

對於扮嫩翻車的情況,觀眾最常說的一句是:

就不能找個年輕的來演嗎?

沒找年輕演員來演大女主的少女時期,無非有幾個原因:

1、找不到既有演技片酬又合適的年輕演員;

2、主演的女演員保養得很好,無論是片方還是個人,都覺得可以;

3、女演員多一種嘗試,體現自己的可塑性;

4、也許女演員的片酬夠高了,就不再另找年輕演員了。

但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曾經演了《甄嬛傳》《羋月傳》的孫儷,在2020年演《安家》的時候,少女時期已經不再由她來演了。

姚晨在《都挺好》裡的少女時期,也另找她人來演。

但不演少女時期,就影響了她們在這些劇裡的表現了嗎?

事實證明,並沒有。

反而她們在自己所塑造的人物裡,更加縱向深挖,讓人物更出彩。

中年女演員扮少女,有過劉曉慶演武則天、趙雅芝演胡媚孃的成功案例,但大部分是翻車的。

像孫儷、趙薇等,利用大女主完成事業轉型,都是在她們的30歲之前。

中年女演員熱衷於大女主戲,無可厚非,但在本身形象不合適的情況下,實在沒必要自己把少女時期都給演了。

此外,“大女主”劇的核心是體現女性成長的複雜性和多面性,而不是流於表面的形式主義,更不是披著“瑪麗蘇”外殼的傻白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