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菜單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他以微笑戰勝暴力,以嘲笑戰勝專制,以譏諷戰勝宗教的自以為是,以堅毅戰勝頑固,以真理戰勝愚昧。微笑,就是伏爾泰。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

前言

1694年11月21日,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

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在伏爾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國家領袖的名字來命名時代的先例;伏爾泰比國家領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領袖。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

雨果所說的新紀元就是號稱啟蒙時代的十八世紀,沒有這個時代,就沒有我們今天所見到的西方文明樣態,而沒有伏爾泰,啟蒙觀念的影響力則會大打折扣。

這個在思想史上幾乎被神化了的男人,身上也有著許多複雜又有趣的面向。正是這些面向,讓伏爾泰深刻的思想得以廣泛流傳。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伏爾泰 (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位哲學家的幾個側面:

第一、伏爾泰是當時沙龍中最受歡迎的段子手

一般人大概會覺得,像伏爾泰這樣的大思想家,難道不應該像康德那樣,正襟危坐,埋頭苦讀,不苟言笑,不娶妻生子,甚至一輩子都不出遠門麼?然而並不是,伏爾泰是個非常愛社交的人。

十八世紀的法國,沙龍是上流社會最熱衷的社交場合。名媛貴婦、王公貴族、文人墨客都相聚於此,要想在社會中脫穎而出,先要成為沙龍里的主角。而要成為沙龍的主角,前提就是必須得

有情商、有才華、有幽默感

,三者缺一不可。

伏爾泰就是這麼個“三有人士”。他伶牙俐齒,很擅長講段子,是當仁不讓的沙龍明星。當時,巴黎的貴族太太們都以能請到他出席自己舉辦的沙龍為榮,連路易十五最寵愛的情人蓬皮杜夫人都是他的粉絲。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蓬皮杜夫人 (路易十五的情婦)

伏爾泰出品的段子很多,比如他評價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這樣的句子,朗朗上口、易於傳播、又飽含諷刺,難怪幾百年過去了,一提到神聖羅馬帝國,人們還是忍不住會想起這句話。

再比如,有一次,一位年輕人慕名前來拜訪。伏爾泰問他從哪裡來,年輕人告訴伏爾泰自己是從當時很有名的生理學家、近代生理學之父阿爾布雷希特·哈勒那裡來的。

伏爾泰立刻誇讚:“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偉大的詩人、自然主義者、哲學家,幾乎是個全才。”年輕人說:“您說的這一切更加讓人心生敬佩了,因為哈勒先生可不是這樣對待您的。”伏爾泰笑著說:“啊,也許我們都錯了。”看,伏爾泰就是這麼機智又幽默。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沙龍里的伏爾泰

第二、國王之友

如果十八世紀有微信,那伏爾泰的“友圈”絕對是超級豪華陣容,從羅馬教皇到路易十五的老丈人、從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到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都把伏爾泰奉為上賓。腓特烈為了把伏爾泰據為己有,不僅給他開出高於法國10倍的年薪,甚至還使出“離間計”。

為什麼會這樣?當然和伏爾泰有才華、筆桿子夠硬有關係,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拎得清、會做人。面對王公貴族的賞識和恭維,他從不擺譜,知道對方要什麼,自己能給什麼。

比如,法國王子和西班牙公主大婚,伏爾泰就獻上專門為這場豪華婚禮定製的戲劇《納瓦爾公主》;路易十五御駕親征,在豐特諾瓦重創英國和漢諾威的聯軍,伏爾泰一聽到捷報,加班加點趕出了長篇讚美詩《豐特諾瓦》,路易十五凱旋歸來之際,聽說這首頌詩已經家喻戶曉了。國王大喜之下,把伏爾泰送上了法蘭西學院院士的競選席,伏爾泰不出所料地拿到了那個覬覦已久的席位。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路易十五 (法蘭西波旁王朝第四位國王)

再比如,當腓特烈大帝還是王子的時候,曾經寫過一本小書來反對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宣揚君主應該崇尚和平、愛惜民眾。伏爾泰對這本書大加讚頌,稱讚他是自己心目中理想君主的典型,而且還幫忙修改文字,聯絡出版商。

後來,王子成了腓特烈二世,也就是後來的腓特烈大帝,剛繼位沒多久,就發動了入侵西里西亞的戰爭,那本已經交到書商手裡、準備付印的冊子一旦出版,會立刻成為笑柄、打臉神器。危急關頭,又是伏爾泰出手,將書稿觀點清晰、文辭犀利的部分修改得儘量模糊、保守,才挽救了腓特烈的面子。

伏爾泰的“拎得清”還有一個體現:他不光知道對方要什麼,還時刻謹記自己的底線在哪裡。不管是路易十五、腓特烈二世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大都沒有把伏爾泰看成是能指導國事的人,他們只想豢養他,用他的名氣裝點自己的王冠,博一個開明君主的好名聲。伏爾泰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不管身在何處的宮廷,他都時刻給自己留著後路,而他的後路就是——財富。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老年伏爾泰的畫像

第三、非常愛錢,也非常有錢

說到伏爾泰愛錢,腓特烈二世有過一句名言:“我們這位哲學家朋友,在錢的問題上可真不像個哲學家。”

的確,伏爾泰從他父親那裡繼承了兩樣寶貴的財富,一個是一筆不菲的遺產、另外一個就是一顆精於算計的商人頭腦。有了這兩樣本錢,伏爾泰很早就走上了致富之路。

他用父親的遺產、貴族友人資助他寫書的贊助費和出版所得的稿費做本金,買彩票、買國債券、買期貨、做投機生意,每一樣都做的風生水起、賺的盆滿缽滿。這在當時是很多文人不屑於做的事,認為這有辱斯文,伏爾泰卻能從現實的角度考慮:金錢和財富可以保障個人的自由和精神的獨立。

伏爾泰:18世紀歐洲思想界的首席男神,打破你對哲學家的刻板印象

▲德尼·狄德羅(1713年10月5日 —1784年7月31日)

小結

事實證明,伏爾泰是對的。當同為啟蒙思想家的狄德羅還在為錢發愁、準備賣掉藏書給女兒換嫁妝的時候,伏爾泰已經過上了莊園別墅、養花種樹的逍遙日子了。而他晚年躲避政治、支援百科全書派活動靠的也是多年經營累積下來的財富。

瞭解伏爾泰,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簡單又深刻的道理:每一種言說,都同時是一種遮蔽。

【參考資料】《最坑的伏爾泰 》《 伏爾泰:法蘭西思想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