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什麼人在做夢時不會對夢境裡的不合理之處表示懷疑?

菜單

為什麼人在做夢時不會對夢境裡的不合理之處表示懷疑?

夢境時常出現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場景切換相當快,事情發展不合邏輯等等,但通常都是在夢醒之後才會發現不合理之處。

為什麼做夢不會感到不合理?答案很簡單,

因為你對合理性做出判斷的腦區被抑制了。

最初的證據來自1996年發表於Nature上的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human rapid-eye-movement sleep and dreaming”

[1],這個研究用PET發現,當人處於快速眼動睡眠階段(REM)時,各個腦區的活動會發生相對的變化。

由於我們主要在REM階段做夢,因此瞭解這個睡眠階段的腦活動特徵,有助於幫助我們解釋一些與夢境有關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我們不會感到不合理。

這個研究發現,一些腦區的

活躍

程度提高了,如前扣帶回,腦橋被蓋,杏仁核,丘腦和頂葉島蓋。

而另一些腦區則受到了

抑制

,其中包括

背外側前額葉

,頂葉皮層(緣上回),後扣帶回和楔前葉。

對這些稀奇古怪的腦區名字,你看不懂也沒關係,因為大多數都和本回答無關。

從功能上說,興奮的腦區更多與感知覺、情感相關;從結構上說,興奮的區域更多位於皮層以下,而抑制的區域更多是皮層。我們知道,大腦皮層是最晚進化出來的,功能上比較高階的區域。

在其中,我們重點關注的是

背外側前額葉(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

眾所周知,前額葉是我們進行心智活動的最高階區域,而它內部並非完全同質化,還可以根據解剖位置和功能進一步細化成多個亞區。

其中,

背外側前額葉

一般被認為是參與邏輯判斷,推理和決策的重要區域。

看下霓虹人的這個圖裡的中文可以大概瞭解dlPFC的作用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

REM睡眠時,以dlPFC為代表的前額葉功能的缺失,很有可能是導致我們意識不到夢境中不合理之處的重要因素,

這在後續的研究中也被再次證明[2]。

與之相對應的,在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NREM)時絕大多數腦區都被抑制,我們很少在NREM時做夢。

另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

清明夢。

我們知道,做清明夢的時候我們是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的,因此也能察覺夢境的不合理之處。

盜夢空間的陀螺

這意味著有一部分腦區依然在履行做夢的職責,另一部分腦區已經覺醒,我們可以很合理地推測,

這種在普通夢和清明夢中興奮狀態發生了改變的腦區,其中很可能就有我們要找的、能夠識別夢境不合理的區域

2012年在睡眠領域權威期刊Sleep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3],馬普精神所的研究者們找了一群清醒夢高手(每週至少做一次清醒夢),讓他們躺進fMRI裡睡覺,並且囑咐他們,如果在夢中清醒,那就左右移動眼睛,然後握緊左手十秒,然後再左右移動眼睛,再握緊右手十秒。

以此為時間節點,來看

當從自然夢轉變成清醒夢後,我們的大腦會發生什麼變化

他們發現,

包含背外側前額葉(dlPFC)在內的多個皮層區域都被激活了

我們來梳理一下結論:

以dlPFC為代表的皮層區域,在平時做夢時被抑制,但在做清醒夢時啟用,而它主要參與邏輯判斷,理解和推理。

那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它就很可能是我們要找的那個,讓我們在夢裡失了智的傢伙。

夢境為什麼會不合理?因為REM階段會出現腦區的自發活動,這些自發活動會給夢境提供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素材,而沒有了前額葉皮層的強力組織和抑制,剩下的低階腦區為了“解釋”這些素材,會自動把他們串聯起來,從而編織出一個個光怪陸離的夢境。

當然了,這只是我們基於已有知識的一個推測,真正起作用的未必就是背外側前額葉,因為在這些研究中,還有其它腦區也符合“做夢時抑制,清醒夢時啟用”的特點,比如楔前葉(precuneus),屬於頂葉皮層的一部分,也參與了一些高階認知和自我意識相關的功能。

但總的來說,根據對不同腦區功能分割槽的已有了解,還是前額葉發揮關鍵作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