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菜單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字數 2228——閱讀約5分鐘

公元前489年,受困於陳蔡之間的孔子,在子貢遊說楚昭王的情況下,終於有驚無險的被接到了楚國當座上賓。與此同時,楚昭王甚至還有意封給孔子700裡的土地,讓他作為楚國之下的一位附庸國主。眼看孔子即將擁有一處可以實現偉大理想國的地方,但這一切卻被楚國令尹子西全部化為泡影。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孔子的時間地圖

《史記·孔子世家》:“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王之將率有如子路者乎?”曰:“無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且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裡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於城父。”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子西的族譜

令尹子西,是為楚國公子申。他是楚平王的庶長子,更是楚昭王的異母兄。當年楚國被吳國攻入首都郢城,幾乎滅國,令尹子西隨後便在復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楚國復興後,開始再次對外侵略,也碰巧對上了孔子周遊列國的時機,舉手之勞,便救了危難受困的孔子一行人。

正當楚昭王想要給孔子封地時,令尹子西便出來反對了。由於孔子的門生都是當時精明能幹的人才,子西便舉子貢、顏回、子路、宰予等人作為例子,告訴楚昭王孔子門生如此傑出,賜予他封地無疑是如虎添翼,對楚國的將來就是養虎遺患。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楚昭王 (春秋楚國君主熊壬)

另外,孔子本來就提倡正統宗法等禮樂制度,楚國本就是一個位於南邊的諸侯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這才僭越稱王。若是扶植了孔子等人成勢,將來怕是連王之名都要被剝奪了。楚昭王一聽,子西所言不假,因此,楚昭王對孔子一行人的態度180度大轉變,也就不再熱情款待孔子了。

關於孔子來到楚國時,所居住的都城,目前尚未釐清。楚國都城稱為郢,是源於楚人故地“鄖”字改動而來的。最初,楚國應該建都於丹陽,也就是今日湖北的枝江市。後來,吳國攻入的楚都郢城,則是楚文王在位時遷到荊州的新都城。

郢城被攻陷後,楚昭王只得遷往鄀都。現在推測,鄀都可能位於湖北宜城。但由於並沒有明確的都城遺址發現,一切都還無法定論。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現今位於宜城市東南7。5公里處,確實發現了一處楚國都城遺址。此處名叫“楚皇城遺址”,城址四周至今仍儲存有封閉的土築城垣。在城牆東南面還發現了烽火臺遺址,外城城垣共計有6座城門。不過,楚皇城遺址究竟是楚國眾多都城中的哪一座,目前還未釐清。

據記載,楚國自建國之後,遷都達七次之多,依序為丹陽、郢都、鄀都、鄢都、陳都、巨陽、壽春。但根據時間判斷,楚皇城遺址可能是鄢都、鄀都的其中一座,但目前卻眾說紛紜,更有人推測它是郢都。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楚皇城遺址示意圖

公元前489年,已經63歲高齡的孔子,在小國中流浪,又被大國摒棄,最後只得離開楚國回到衛國。可這個時候的衛國,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禮遇他的衛靈公當政,而是衛靈公的孫子衛出公執掌政權。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衛出公的族譜

回到衛國的孔子,對衛國與魯國的政治提出了新的看法。而衛國實際上也打算重要孔子,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衛國內政混亂,即便是想推行孔子的學說,也實在毫無成效。孔子在衛國待了幾年,期間,孔文子曾經想重用孔子,也問政於他。但孔文子想以下犯上的做法實在讓孔子難以接受,於是孔子又打算離開衛國。

碰巧,這時來自魯國季康子派出的公華、公賓、公林等人,帶著禮物恭迎孔子回到魯國。於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旅程終於結束。周遊列國,這是一段自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為期14年的奔波。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

不過,當年孔子之所以開始周遊列國的流浪,正是因為削弱了三桓的勢力。怎麼會在14年後,季康子反而派人恭迎孔子回國呢?原來,在這期間,孔子原先得罪的季桓子早已逝世,繼位的季康子,重用了孔子的學生冉有。公元前484年,齊國入侵魯國,兩方在魯國境內的郎地交戰。結果,冉有用兵有道,順利剋制了齊軍的攻勢。

冉有帶領魯國戰勝的戰役,是稷曲之戰。但這一場戰爭,並不能算是魯軍的勝利。由於魯國三桓不和,出戰的三軍猶如一盤散沙。季康子帶領的中軍,沒有大獲全勝。而由孟孺子帶領的魯國右軍,被齊軍殺的落花流水。只有冉有帶領的左軍,成功擊退了敵兵,才打亂了齊軍陣勢,讓齊國人鳴金收兵。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季康子

事後,季康子相當滿意,更問冉有軍事上的學問都來自何處。冉有於是舉薦了自己的老師孔子,也因此,季康子決定要召孔子回到魯國。但可惜的是,魯哀公並沒有重用孔子,孔子雖然光榮的被接回魯國,卻被視為吉祥物一般供奉起來。

其實,孔子曾直指問題的核心,就是魯國用人不當的問題。魯哀公如果有意再次讓公室壯大,自是不能再用三桓家族的人。但說來簡單,整個魯國的國政都被三桓把持,縱然是公室又有什麼力量能夠奪權。

孔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的流浪,終於回到原點

▲魯哀公劇照(?―公元前468年)

孔子固然明白問題出在何處,但他的學說卻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魯哀公晚年,也曾經想把權力重新聚集於君王之手,結果非但沒有成功,還被三桓逼得只得出逃。

歷經周遊列國的旅途後,年近70的孔子也早已沒了再次到處謀求重用的氣力。孔夫子最後的幾年,基本上都是在魯國度過的。雖然政治生涯並沒有太過突出的表現,但是桃李滿天下的孔子,有眾多門生在世界各地發揚他的思想,也不枉費他動盪勞累的一生。